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2024-10-24 22:12:08 责编:小OO
文档


1、“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最早源自于《韩非子·喻老》和《淮南子·诠言训》,后来在鲁迅的《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又再次被诠释了一番。

2、这则典故主要讲的是晋国有个很有名的驾驭能手叫王子期。有一次卿大夫赵襄子(真国国群的先人)向他学习驾车的技术,但学习没多久,就自以为很了不起了,便要同王子期比比高低。

3、最先明确提出“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还是鲁迅先生,不过他当时以国民劣根性的标签给以定义的。在鲁迅看来,“不为最先”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一种表现,认为“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4、“不耻最后”则是一种希望,特别是他每每观看运动会后的那种感触:“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