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为什么我养的黄粉虫后来都变成甲虫了?而且黄粉虫越来越少?
2024-10-24 00:06:53 责编:小OO
文档

黄粉虫为全变态昆虫,其一生(指一个生长周期),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少的原因

卵:椭圆形,乳白色,表面有斑纹。卵长(1.72±0.27)mm,卵宽(0.91±0.09)mm。8月份室内饲养所产卵的孵化率为88.24%。

幼虫:身体细长,呈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24~29)mm,初孵幼虫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各节背面前后缘淡褐色,节间及腹面为黄白色,各龄幼虫体长及头壳宽比较稳定,是幼虫分龄的主要依据。

蛹:幼虫长到50天后,长约2-3厘米,开始化蛹。蛹头大尾小,头部基本模样,两足(薄翅)向下紧贴胸部。蛹的两侧呈锯齿状,棱角。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

成虫:扁平长椭圆形,体长(13.02±0.91)mm,体(4.11±0.33)mm,刚羽化成虫的鞘翅为米黄色,前胸背板为褐色,3h后鞘翅变为红褐色,3~4d后,成虫鞘翅颜色变为黑褐色,触角念珠状,第3节长度短于第1、2节之和,末节长宽相等,且长于前一节,鞘翅表面刻点很密。

成虫的产卵前期约为3~5d,卵多为散产,既可产在饲料中,也可产在饲料底层的纸上。成虫在经过20目筛的上层疏松麦麸饲料中产卵,有97.4%的卵都产于纸上,而在同等厚度(5cm)条件下,用面粉代替麦麸,只有21.4%卵产于纸上,没有饲料时成虫一般不产卵或产卵很少。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

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