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开花后需要掐花,掐掉分支。
对于大量结实的品种,要摘除过多花蕾,节约养分,尤其节约光合产物,促进地下部结薯。摘除花蕾时,不要伤害旗叶。
土豆在4℃以上块茎的芽就能萌动,在0℃以下块茎受冻。土豆块茎的最佳贮存温度为0℃-4℃。土豆喜欢冷凉气候,块茎上芽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2℃-16℃,18℃-25℃时发芽迅速,但长成的幼苗苗体弱小。块茎发育的适宜土温是16℃-18℃,以不超过21℃为好,高于25℃时不利于块茎膨大。高温会使块茎停止生长。
块茎形成期为需水最多的时期,在结薯初期和盛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比较适宜,结薯末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
所以早熟品种在地上部孕蕾期到开花末期,茎叶急速生长,块茎大量形成,需水量最大;中熟品种自开花后直至茎叶停止生长前的整个阶段,都属块茎膨大期,比早熟品种需水期更长。
土豆为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间,光照强度不足或栽植过密,会使茎叶徒长,块茎形成延迟,抗病能力降低。日照长短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块茎的形成,长日照可促进茎叶生长和现蕾开花,短日照有利于块茎形成,在每天11-13小时日照下,茎叶发达,光合作用旺盛,块茎的产量也高。
土豆最适宜于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透气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如汉中平川的水稻土(壤土)、沙壤土等。土壤粘重影响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使块茎畸形,芽眼凸出,薯皮粗糙。土豆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碱性土壤中马铃薯易得疮痂病。
扩展资料
马铃薯施肥的基本原则: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平衡施肥,做到前促、中控、后保。前期应尽可能地使马铃薯早生快发,多分枝,施肥以氮磷为主,出苗后60天内将90%的肥料施下。
中期控制茎叶生长,不让其疯长,促使其转入地下块茎形成与膨大;后期不能使叶色过早落黄,以保持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多制造养分供地下块茎膨大,施肥上以钾肥为主,适当补施氮肥。距收获期30天应将肥料全部施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种马铃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铃薯栽培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