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巴蛇吞象的介绍
2024-10-24 00:08:14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蛇。

相传能吞食大象的蛇,经过三年,象的骨头才被吐出。"

巴蛇吞象"原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意思是:有一种巴蛇能吃大象(传说巴蛇生于南海,黑身子,青脑袋,长800尺),它把象吞下去后,消化三年,才把象的骨头吐出来.这种象骨服食后可治腹内的疾病。

后来遂以此比喻人心贪得无厌.久而久之即演变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语。明代学者罗洪先曾有诗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临头螂扑蝉。

扩展资料

巴蛇吞象的由来:

宋仁宗年间,位于太行山麓的深泽县某村,有一贫寒人家,年迈多病的母亲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唤作王妄,三十多岁了,还没讨上老婆,靠卖柴草维生。有一天,王妄到村北去打柴,发现草丛里有一条七寸多长的花斑蛇,浑身是伤,动弹不得。

王妄动了怜悯之心,给他冲洗涂药,一会功夫,蛇便苏醒了,不断冲着王妄点头,以此表达感激之情。处于好奇和怜爱,王妄把蛇带回了家。从此,母子俩精心护理,花斑蛇的伤逐渐痊愈,蛇也慢慢长大。

这蛇很通人性,看起来似乎总想跟他们说话似的,母子俩单调寂寞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妄照样砍柴,母亲照样守家,花斑蛇整天在家陪伴。有一天,花斑蛇觉得闷,便爬到院子里晒太阳。

没想到太阳一照,蛇身突然变得巨粗巨长!母亲见状立即惊叫一声,当场吓晕过去。

王妄回来时,花斑蛇已回到屋里,恢复了原形,它着急地跟王妄说:“我今天失礼了!把您娘给吓死过去了......不过别怕,您赶快从我身上取下三块鳞片,再弄些野草,放在锅里煎熬成汤,让您娘喝下去,立马就会好的。”

王妄说:“不行,那样会伤害你的身体,还是想别的办法吧!花斑蛇几番催促,王妄只好流着眼泪照办了。母亲喝下鳞汤后,很快苏醒过来。母子俩既感激又纳闷,王妄又回想到每天晚上蛇篓里金光闪烁的情形,更觉得这条蛇非同一般。

话说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宫里的生活日复一日,觉得厌烦,突然想要一颗夜明珠玩玩,就张贴告示,谁能献上一颗,就封官受赏。这事传到王妄耳朵里,他回家便对花斑蛇说了。

蛇沉思了一会儿,说:“这些年来您对我悉心照料,而且有救命之恩,我总想报答,可一直没机会,现在总算能为您做点事了。实话告诉您,我的眼睛就是两颗夜明珠。您将我的一只眼睛挖出来,献给皇帝,就可以升官发财,老母亲也就能安享晚年了。”

妄听后非常高兴,可他毕竟和蛇有了感情,不忍心下手。花斑蛇说:“不要紧,我能顶住。”王妄便挖出蛇的一只眼睛,果然是一颗稀世的夜明珠!于是把宝珠献给宋仁宗。满朝文武从没见过这么奇异的宝珠,赞不绝口。

宋仁宗也非常高兴,封王妄为官,并赏他很多金银财宝。西宫娘娘见了,也想要一颗。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寻找宝珠,并许诺第二个献宝的人可以当丞相。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只眼睛献上,那丞相不就是我了吗?于是,王妄便找花斑蛇商量。

碍于情面,花斑蛇又把剩下的一只眼睛给了王妄,王妄如愿当上了丞相。此时身为丞相却依然单身的王妄喜出望外,直接找到花斑蛇把事情的原委一一说了。双眼失明的花斑蛇听后有点哀怨地含泪说:“您有没有想过,我把我的肝给您,我也就死了。”

“可是我救过你的命啊,”丞相王妄继续哀求:“你理应报答我的。”花斑蛇听后,叹了口气,说:“那好吧,一会儿我张开嘴巴,您自己从我嘴巴爬到我肚子里,把肝取去吧!”

当王妄拿着屠刀钻进花斑蛇的嘴巴后,花斑蛇却突然闭上了嘴巴,丞相王妄再也没有出来......从此,“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劝世典故也就流传开来。后来,人们以讹传讹,把丞相的“相”误作大象的“象”,于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传至今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蛇吞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