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各种植物的生长都有自己适宜的土壤酸碱性,大多数植物在pH情况下都难以正常生长,杜鹃属、越桔属、茶花属、杉木、松树等植物喜欢酸性土壤,而柽柳、沙枣、枸杞等喜欢盐碱土质,大田作物对中性土壤比较适宜。
2、地下害虫往往要求一定范围的pH环境条件,如竹蝗喜酸,而金龟子喜碱。
3、有些病害只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才能发作,如猝倒病往往在碱性和中性土壤上容易发生。
4、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铝和土壤溶液中的铝离子,它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对自然植被的分布、生长和演替有重大影响。在强酸性土壤中含铝多,生活在这类土壤上的植物往往耐铝甚至喜铝(如帚石兰、茶树等);但对于一些植物来说,如三叶草、紫花苜蓿,铝是有毒性的,土壤中富铝时生长受到抑制。研究表明,铝中毒是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5、在正常范围内,植物对土壤酸碱性敏感的原因,是由于土壤pH值影响土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从而影响各种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
6、土壤酸碱性对营养元素有效性的影响。氮元素在pH时有效性较高,是由于pH值小于时,固氮菌活动降低,而pH值大于8时,硝化作用受到抑制;磷元素在pH值6.57.5时有效性较高,由于pH值小于6.5时,易形成磷酸铁、磷酸铝,所以有效性降低;在pH值高于7.5易形成磷酸二氢钙;酸性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钾、钙、镁容易流失,导致这些元素缺乏。
在pH值高于8.5时,土壤钠离子增加,钙、镁离子被取代,形成碳酸盐沉淀,因此钙、镁的有效性在pH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较高;钼酸盐不溶于酸而溶于碱,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盐在pH7.5时有效性较好。
土壤质地与植物的生长关系十分密切,土壤的酸性或碱性过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从而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研究土壤酸碱性与植物的关系,加快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