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蜈蚣是怎样产卵的?
2024-10-23 23:37:55 责编:小OO
文档

蜈蚣的繁殖过程

蜈蚣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孵化等。

(1)交配:性成熟的蜈蚣有发情求偶的表现。开始雄蜈蚣行动极度不安,不断摇动双触角,东爬西爬,爬爬停停,当闻到雌蜈蚣的气味后,立即向雌蜈蚣爬去,雌蜈蚣开始爬转周旋,很快雄蜈蚣便爬到雌蜈蚣的背部,立即将生殖肢插入雌蜈蚣生殖孔内,经过微微振动后,慢慢注入精液,历时2~5分钟,交配时间均在晚上8时至凌晨4时进行,其他时间一般不进行交配。

雌雄蜈蚣交配一次,雌蜈蚣可终生产出受精卵。交配后雄蜈蚣很快会因精皮力尽而死亡。

怀孕后的蜈蚣有大量进食和积蓄营养的习惯,故这时应投喂足够量的高营养的混合饲料,使蜈蚣吃饱吃好,便于多产卵和提高孵化率,同时不要翻动其窝穴,以免蜈蚣受惊而影响产卵及孵化。

(2)产卵:自交配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蜈蚣体内发育30天左右趋于成熟,不久即行产卵。

产卵前的表现:怀孕蜈蚣由于受精卵的成熟使腹部不断膨大,行动不便,后来用虚土将其窝穴的洞口赌注,不吃不喝也不出来活动,之后蜈蚣即在其窝内产卵。这时千万不要惊动它,更不能扒开其窝穴窥视,否则,蜈蚣会把它所产的卵全部吃掉。

蜈蚣产卵时,身体多弯曲成s形,,触角悬空地斜向前上方,步足平伏在饲养土上,尾节搭在身体中部的背板上,尾足高高翘起。这时生殖孔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同时翻开软皮,卵粒便一粒一粒的排出体外落在8~9节背板上,经过2~3小时产卵完毕,蜈蚣触角不再悬空、尾足也不再翘起,随即巧妙的侧转身体,用身体的腹面和步足把卵团环保起来,使之完全悬空,不和饲养土接触而进行孵化。

一只蜈蚣每次产卵40~70粒,平均产卵50粒,受精卵呈金黄色(未受精的卵呈白色)、透明、椭圆形、如高粱米大小,卵粒表面富于粘性,卵粒常粘成团,卵膜有弹性可保护卵不受侵害。

(3)孵卵:产卵后的蜈蚣把卵团抱住进行孵卵,这期间不吃不喝也不活动,它用躯干驱赶前来的小虫,并常分泌唾液用颚爪舔舐卵团,保持卵的清洁,防止病虫害的侵入。

孵卵期为40天左右,这期间蜈蚣不吃不喝,我们可以不畏食,但必须像往常一样按时浇水,使之栖息的窝穴保持适宜的湿度,同时把温度控制在20℃~36℃之间。如果温度、湿度不合适,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孵化终断,胚胎停止发育而死亡。如果孵化条件合适,经过40天左右时间的孵化,3厘米左右长的淡蓝色小蜈蚣便开始离开窝穴出来活动觅食了

从外形上未成熟的蜈蚣难于区分,成熟后才有点差异,成熟后细心比较才可以区分开来。一般的区别是:第一,雌性蜈蚣头部扁圆,大些成饼状;雄性蜈蚣头部稍隆起,椭圆而小,呈孢子状。第二,雄性蜈蚣的21节背板后缘较平、圆,而雄性蜈蚣的后缘稍见隆起。第三,雄性蜈蚣体型较大,躯干部较宽,腹部肥厚,身体较柔软;而雄性蜈蚣体型较小,躯干部稍窄,腹部紧缩较瘦。此外,在人工饲养场内,雌性蜈蚣活动较少、迟钝,雄性蜈蚣则活动频繁,动作灵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