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搭架 火龙果喜温暖、怕霜冻;喜强光、较耐荫;喜湿润、耐干旱、忌积水。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以排水良好、土层肥沃、疏松透气、有机质丰富的壤土为好。
2.定植 定植前,每柱种植穴施腐熟有机肥5~10公斤,钙镁磷肥1.0公斤,回土拌匀填平地面后盖一层10厘米左右的土,整成高于地面10厘米的土盘。待土盘下沉后,开始种植
3.幼龄树管理
(1)1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保持树盘土壤湿润。施肥以施薄施为原则,新梢长出20厘米左右转绿后开始淋施稀释10倍的腐熟粪水或花生麸水。以后每月施用1~2次。
(2)病虫防治 定植后每月喷洒一次杀虫剂农药防治蚂蚁、毛虫、蜗牛、介壳虫等,以防虫吃生长点而停止生长。
(3)枝蔓管理 幼苗上架前,仅仅保留一个主蔓,将其余侧枝萌芽剪除。用布条或绳子将主蔓绑缚固定于水泥柱上,每隔30厘米左右绑一道,引导主干贴紧水泥柱往上生长。当长至接近柱顶时,将顶端嫩芽剪断,即打顶摘心,促进分枝。此后任分枝伸长下垂至自然停止生长或待其生长至距离地面约40厘米处时进行打顶。长度为100~120厘米,浓绿饱满下垂的枝条,是优良的结果枝。
4.第二年以后的管理
(1)肥水管理 火龙果根系浅,提倡将草剪短或地表铺干草、稻壳等以抑制杂草生长。遇较连续七天晴天无雨的天气时,应立即灌水。以下时期应主要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发芽前后至开花期、新梢生长、幼果膨大期、果实迅速膨大期、采果前后。雨后应及时排除园内积水。
每年12月份每亩施堆沤发酵过的有机肥3000公斤+花生饼3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硫酸锌2公斤+硼砂或硼酸2公斤。全年追肥分4~6次进行,自3月份回暖开始,每隔1~1.5月施一次,每次每柱施复合肥0.20公斤,加有机肥10公斤。沿树冠滴水线挖宽约20厘米,深约10~20厘米的环形沟,接着将肥施入沟内混匀,最后覆土。
(2) 花果管理 火龙果一般从定植第二年开始投产,但当年不可让植株结果过多,以免影响营养枝抽发,大大影响次年产量。
每批花现蕾后7~8天,进行人工疏花,每条结果蔓只留1~2个生长正常饱满的花蕾。
开花时,于晚上9时以后花冠和柱头充分展开时,用小毛刷刮扫雄蕊上的花粉使其脱落,用塑料碗等容器于花冠口下方接收脱落的花粉,收集完一排火龙果的花粉或容器的花粉装到半满以上时,将花粉充分混匀后用毛笔将花粉涂到柱头上。
(注意!!!涂到柱头上的花粉越多,果实越大)开花后约30~45天果皮变红后即可采收。对于长途运输或须长时间存放的果实,宜在果实软化、颜色变暗前采收。
(3)枝梢管理 第三年后,进入盛产期的树体,每柱宜保留有效结果枝60~80条,枝条应均匀分布于不同方位和方向。
(4)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害防治原则。改善果园通风、日照、排水、土壤管理,减少病源虫源。冬季修剪后营养生长期间,可用石硫合剂800-1200倍喷布。修剪下来的病枝,应及时清出果园。一旦进入开花结果期则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农药。重视应用果实套袋技术。
(5)冷害预防 每年12月中下旬至1月下旬的霜冻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段,要密切注意当地的长期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关注短期天气预告,预测霜冻发生时间和强度,提前采用稻草或塑料薄膜整株严密覆盖,全园灌透水、熏烟等综合措施,预防植株被冻死。
红心火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多年生蔓性植物,是一种新兴的有良好保健功效的水果,原产于西半球赤道附近,中美洲热带雨林地区。是一种长寿植物,自然环境下可成活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因其含有的独特成份,对人体有绝佳的保健功效。
心火龙果的生物特性:
耐热,不耐低温。能耐40-50℃,而在8℃以下则有不同程度的寒害,低于0℃会冻死。
它不出自干热沙漠而出自热带雨林,故“天性”非喜干旱而喜湿润。它的根不耐水浸,并非怕水,而是不耐缺氧。由此决定其栽培特点,不求深植而应浅植,排水便利,地表最好能保持一层疏松透气湿润的覆盖物,例如枯枝落叶或生长中的杂草,仿照它祖先的生长条件,使气生根能在近地浅表蜿蜒伸展吸水吸肥。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