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PPP项目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2024-10-24 00:27:19 责编:小OO
文档


项目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集中八个方面,这八方面任务分别为:
开发项目储备池,保障项目可行性,使项目获得市场认可,保障项目落地实施,管理项目合同,管控项目风险,解决项目过程中的争议或纠纷,实施合理有效的监管与考核。
1.开发项目储备池
PPP项目管理机构的任务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需求、自然资源禀赋等开发出一系列项目,形成PPP项目池供进一步论证和选择。开发项目的基本要求是有效地将PPP项目开发与顶层设计紧密地联系起来,并能够解决或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共服务等需求。换句话说,PPP项目最好能够符合地方战略发展意图或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2.保障项目可行性
在PPP项目管理中,第二项重要任务是进行全面充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PPP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将决定着项目能否成功实施。可行性论证应该包括的关键内容有法律法规和可行性、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技术可行性、商业和财务可行性等方面。因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长和复杂度高等特点,没有进行充分论证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诸多或重大隐患。
3.使项目获得市场认可
PPP项目通常资金需求量大,复杂程度高,所以项目管理机构不仅要保证项目的可行性,而且还要与市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良性的沟通和交流是PPP项目执行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但通常被忽视。PPP项目的落地实施需要社会资本和技术的支持。项目管理机构的工作焦点要将前期项目论证结果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渠道,向市场公开发布,与市场进行良性互动。这样既保证了项目的公开与透明,同时也可以提升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从项目的识别与开发到正式招标,项目管理机构要邀请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和支持,不断地获得市场反馈,进而修改和完善项目商业计划。一方面,项目管理机构通过与市场的不断沟通,可以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一方面,项目管理机构通过沟通激发广泛的投资兴趣和热情,为项目的招标奠定坚实基础。
4.保障项目落地实施
在完成上述基础工作后,项目管理机构的工作要转移到项目招标、
合同谈判和最终协议的签署上来。为了保障项目落地实施,项目管理机构既要对整个招投标流程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又要与潜在的意向投资者进行充分信息沟通和交流,确保其理解项目招标说明书和项目合同的具体要求,以保障有效投标比率。保障一定的投标比率即可以为项目融资营造有利的竞争氛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项目承包方加快项目融资和资金到位速度,或获得其他有利的条件。
5.管理项目合同
在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项目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任务转向对项目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以保障项目最终输出满足公共服务需求,满足顶层设计意图,达成战略发展目标。项目的合同管理分为两个部分,即项目的施工建设阶段和项目服务递交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合同管理过程中,PPP项目工作中心需要确保合同执行过程与协议本身不出现巨大的偏差;在必要的情况下,果断采取适宜的措施予以纠正。
6.管控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的管控是PPP项目监管机构重中之重的任务。在项目开发和论证阶段,项目监管机构就要将项目实施和后期运营过程中潜在风险予以识别,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或设计风险管理体系,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除此之外,能否制定出合理的风险分配机制是项目对社会资本是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或能否获得较多社会资本青睐的先决条件。风险在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合理分配将影响市场对风险的评估定价,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融资成本,即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7.解决项目过程中的争议与纠纷
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争议与分歧在所难免。项目监管机构要将这种争议或分歧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尽可能地降到可容忍和接受的范围内,以保障项目整体规划、实施的质量、进度和绩效。在项目尚未正式开工前,争议的解决主要通过与利益相关方多频次、高质量的沟通来保障,使项目各方对项目的理解达成一致,减少项目后期分歧发生的概率;在项目执行后期,主要通过合同事先约定的条件和程序来疏导和管理项目的分歧,以保障项目执行的稳定和持续性。
8.实施合理有效的监管考核
PPP项目采购的是公共服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资产。项目最终所移交的资产质量和状态有效地保证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准才是PPP项目的目标所在。为了保障项目最终服务采购的质量、水准和运营效果,项目管理机构必须在项目整个周期中实施有效的监管与考核。在项目开发前期,项目管理机构必须对最终输出的服务质量和水准做出详尽的表述和清晰的定义,以保障监管和考核有据可依;在建设施工期间,监管重点要放在对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监督与认证上;在项目服务正式递交阶段,项目管理机构要对项目服务方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水准和价格变化等进行持续监督和考核。对于项目服务方所提供服务质量、水准和价格变化等考核,项目管理机构可通过设置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KPI)来保障和制约项目输入和输出环节。这个环节的工作才是PPP项目的意义所在,其直接关系到PPP项目的成败。监管不到位可能给和地区带来重大社会和经济影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