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治蜜蜂巢虫用什么药?
2024-10-23 23:12:29 责编:小OO
文档

巢虫又叫绵虫、蜡蛀虫,是蜡螟的幼虫,属蜡螟科。常见的有大蜡螟和小蜡螟。在夏末秋初,如果将巢脾从蜂群中提出来,容易遭受蜡螟的为害,若将巢脾储藏在温暖的室内,就会加剧蜡螟的为害。蜡螟白天隐藏在隙缝里,晚上出来活动。雌蛾和雄蛾在夜间交配,然后潜入蜂箱里产卵。每只大蜡螟雌蛾可产卵2000--3000粒,小蜡螟可产卵300--400粒。卵多产于蜂箱的缝隙、箱底的蜡屑中。初孵化的幼虫先在蜡屑中生活,3--4天后上巢脾,然后在巢脾前或蜂箱壁及巢框等处啮成小坑,结茧化蛹,再羽化为成虫。
由于巢虫在巢脾上穿隧道,蛀食蜡质,吐丝作茧,不但严重毁坏巢脾,而且还造成蜜蜂幼虫或蛹死亡,引起所谓的“白头病”,严重时还会引起蜂群飞逃,尤以中蜂受害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强群,入秋时及时除螨,在蜂箱内保证充足的饲料蜜,经常保持蜂多于脾是防止巢虫侵害的首要条件。此外,还要保持箱内洁净,经常清除蜂箱内的残渣蜡屑。
2、治疗方法:当群内出现巢虫为害时,除了及时进行人工清除外,可将受害巢脾从蜂群中提出用二硫化碳、冰乙酸或燃烧硫磺(SO2)等药物熏杀,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