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水稻晒田是干什么的?
2024-10-23 23:14:09 责编:小OO
文档

水稻晒田,又称搁田或烤田,是水稻拔节孕穗期水分管理的重要环节。晒田可改良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加强微生物活动;改善田间小气候,可防治或减轻水稻螟虫、稻瘟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禾秆坚硬,增强抗逆能力,防止水稻后期倒伏。经生产实践证明,晒田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一般可增产8-15%。

一、适时晒田:晒田应掌握“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的原则,所谓“时”,就是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即在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始期进行晒田最适宜,过了这段时间,水稻对水的敏感性增强,就不宜断水晒田。“苗”是指包括主穗和分蘖在内的单位面积上的总苗数,一般常规精稻亩产超过500公斤的应有30万穗以上,杂交籼稻亩产超过千斤的应有20万以上的有效穗。只要主穗和三片叶以上分蘖达到要求的有效穗时,就应晒田。

二、适度晒田:晒田要适度,其轻重及时间长短都要看苗、看田、看天气而定,标准以“禾苗褪色,田面开坼,秧根露白”为好。晒田的程度有重晒、轻晒之分,应根据苗情、肥力、耕层、土质、地势等进行综合考虑,凡发棵早,叶色浓,长势旺,泥脚深,冷浸田,底肥足的均宜早晒、重晒、且晒的时间可稍长,特别是对那些长期渍水,土体糊烂,脱水缓慢的田块,更应重晒;反之,则宜迟晒、轻晒,且晒的时间要短。但无论轻晒或重晒,都要达到“新根跑田面,老根往下扎,叶片硬且直”的要求。为提高晒田质量,插秧时要预先留好晒田沟,每次中耕均把田扒平,晒前开好腰沟,以利排水。

三、注意事项

1、晒田后的水肥管理:晒田之后,要灌好“保胎水”,直到抽穗前,一般不宜断水。抽穗后仍要坚持间隙灌溉,既保证水分供应,又能和气养根;晒田后每亩追施2-3公斤尿素作拔节孕穗肥。

2、错过时间补晒田:错过了晒田时间要补晒,补晒的程度应越迟越轻,因为从幼穗分化到抽穗前,对水分的敏感性逐渐增强,缺水会影响幼穗发育,使穗型变小,空秕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从而造成减产。

3、晒田过度的补救办法:由于受气候、水源等条件影响,使禾苗晒过火了,表现为复水后的一段时间内,田不变软,苗难转青。对这类田块必须及时追施肥料,每亩用腐熟的人畜粪400-500公斤追肥。

4、晒田要因地制宜:沙田不保水,不宜晒田;白胶泥田,排水后土质变硬,复水后泡不软,不宜晒田;望天田灌溉困难,也不宜晒田。晒田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源作保证才能进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