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土壤含水率进行分析,含水量在12%~15%就有缺水现象,土壤植被就需要灌溉浇水。
土壤湿度亦称为土攘含水率,是表示土壤干湿程度的物理量。是土壤含水量的一种相对变量。
通常用土壤含水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也称土壤质量温度,如用土壤水分荣基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表示,则称土壤容积湿度。通常说的土攘湿度,是指质量湿度。还有用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土壤湿润程度的,称土攘相对湿度。
扩展资料
在野外进行剖面观察时,区分土层湿润的程度,以干、稍润、润、潮、湿衡量,以手试之,有明显凉感为干;稍凉而不觉湿润为稍润;明显湿润,可压成各种形状而无湿痕为润;用手挤压时无水浸出,而有湿痕为潮;用手挤压,渍水出现为湿。
测定方法
1、重量法。取土样烘干,称量其干土重和含水重加以计算。
2、电阻法。使用电阻式土壤湿度测定仪测定。根据土壤溶液的电导性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测定土壤湿度。
3、负压计法。使用负压计测定。当未饱和土壤吸水力与器内的负压力平衡时,压力表所示的负压力即为土壤吸水力,再据以求算土壤含水量。
4、中子法。使用中子探测器加以测定。中子源放出的快中子在土壤中的慢化能力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借助事先标定,便可求出土壤含水量。
5、遥感法。通过对低空或卫星红外遥感图象的判读,确定较大范围内地表的土壤湿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墒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湿度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