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捉蚁后,养蚂蚁
2024-10-23 23:49:57 责编:小OO
文档

一、捉蚁后

捉蚁后的方法就是直接对着它们巢穴直接挖就可以了。

当你发现小型蚂蚁的时候,从开挖或翻开巢的时候就要找蚁后了。

当你挖了2分钟之后,还没有发现蚁后,那么你就不要急了。先清理周围,找附近还有没有巢口,如果有把这个范围清场,开始往下挖,挖的时候找蚁道。一般来说在巢深度50~80%的时候会发现蚁后。

二、蚂蚁养殖

1、场地选择:

应根据养殖数量的大小来确定,无论室内、室外,必须具备有充足的光线,无杂物堆放,无不良气味。

2、养殖设施:

在场地四周用砖块(或塑料薄膜)。砌一宽25厘米,深5厘米的水槽,水槽的内沿要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可有效地防止种蚁掉入水中,水槽修建时要留一个利于换水的排水孔。

在距水槽内沿20-25厘米处搭架,材料可用竹竿或木棒、并排排列为轨道型,第一层架到离地面30厘米以上,层架与层架之间的距离35厘米以上,层架的底部放置10-15厘米厚的腐殖沙土。

3、饲养箱的制作与排列:

自制的饲养箱一般为装过食物,服装的纸质箱、规格一般为长35-40厘米,宽20-25厘米,高10-15厘米。箱内放置蚂蚁最喜欢做窝的马尾松,其次是豆科植物秸秆如小豆、大豆、蚕豆等,野生植物有小叶樟、大叶樟、老草等,均需晒干,防止霉变,草把的松紧度要适宜,既不能太紧又不能太松,这一条很重要。

蚂蚁不在即将发霉或已发霉的草把上分化做窝,将草把连同分好窝的种蚁一同放入箱内,四周用胶布带闭封,在箱的一端钻一小孔即可,蚁箱的排列间隔应不低于60厘米,如间隔太近易引起蚂蚁互相争斗。

4、投食与管理

蚂蚁的食料种类很广,凡是香甜的食品及动物性食料都喜欢吃。可分为两大类:

A、动物性饵料:如牛、羊、鱼、猪、鸡等肉类残渣及浓血等,各种昆虫也是蚂蚁的好食料,如地鳖虫、蝇蛆、蚕蛹、蚯蚓等。

B、带有香甜的食物如红白糖、西瓜、蜂蜜、梨核、苹果核等。

扩展资料:

蚂蚁放养注意事项:

1、蚁窝的选择

蚁窝选择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野外放蚁的效果。在取巢时,应选择大而老熟的蚁巢。这种蚁巢,蚁、卵及蛹都较多。蚁巢老熟意味着蚂蚁本身将有分巢的趋势。

2、扩散时机

为增加蚂蚁的繁殖数量,可将蚁巢打烂,使蚂蚁离开原巢走散,重新筑巢。散养时间应于温度在27℃~33℃,相对湿度在66%~73%时进行。这时水源和食物都充足,有利于筑巢和分巢后繁殖。江、浙地区5月初可进行放蚁养殖。放蚁量为0.2~0.4窝/平方米。

3、湿、温度

在树上的蚁巢和地下的蚁巢中休眠的蚂蚁,约在惊蛰后,开始苏醒出蛰。

但早春气温偏低,江苏、浙江地区月平均温度为9.2℃。此期间管理重点以防寒、保温为主。清明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月平均温度达15.2℃,蚂蚁开始出巢爬到地面上和树上活动、觅食。这时,若林地土壤干燥,应喷水,同时应将防逃水沟灌满水。

立夏后,温度继续升高,蚂蚁进入活动、觅食、生长发育的旺季。此时要保证林地的湿润,特别在气温超过35℃,天气干旱,最好早晚各喷一次水。

立秋后,气温仍旧很高,这时要保持林地的潮湿。秋分后,天气转凉,气温开始下降,蚂蚁处于入蛰冬眠的准备阶段。此时可根据空气湿度适当减少喷水量。

立冬后,气温下降,蚂蚁逐渐停止活动和觅食,进入冬眠状态。冬眠期,要做好蚁巢保温防寒防冻工作,确保蚂蚁安全越冬。

4、饲料选择

放饲蚂蚁的饲料主要来源于树上的昆虫。大规模放养,仅靠自然的昆虫不能维持蚁群的生长繁衍,必须经常补喂食物。

补喂方法一般是在放饲蚂蚁的林地多施有机肥,如人粪尿、禽畜粪等,这样孳生大量蝇蛆、小蚯蚓和其他昆虫。有条件还可定期喷喂稀释的糖蜜,以促进蚂蚁的活动和生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蚂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