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狮头鱼为什么会得白点病
2024-10-23 22:48:39 责编:小OO
文档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

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易流行,是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苗种期间感染率极高,尤其在鱼种下池初期体质未恢复或因管理不当鱼体质较差时感染率极高。如环境条件适于此病,几天内可使鱼全死亡。

扩展资料:

一、白点症状

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二、白点病的预防

1、保持适当的水温,避免越冬水温过低。越冬鱼提早入温室,避免在水温低时捕捞、搬运。

2、低温季节避免可能对鱼体表黏膜造成伤害的操作。

3、使用对黏膜没有伤害的药物如聚维酮碘、氟哌酸进行鱼体消毒。

4、尽可能使温室照到一些阳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瓜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点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瓜虫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