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叱滩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2024-10-22 23:51:13 责编:小OO
文档


地名,位于湖北秭归县西二里,是川江中的一个险滩。唐诗中提到,这处名为“叱滩”的地方,在经过这里之后,十里河段仿佛被完全改变,水流变得平缓如河,阴冷的险境变成了温暖的春天。

宋朝时期,这一带的险滩闻名于世,宋代范成大的《吴船录》中记载,从归州到此地的九十里路程中,最后几里路就是叱滩,这里的险峻程度甚至超过了东奔。而宋代周煇的《清波别志》也提到了归州西门外的蜀江叱滩,这处地方因其险峻而被称为“人鮓瓮”,意指这里的大石头横跨在江道上,夏季和秋季行船时,很容易遭受其危害。

叱滩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川江的险滩是航行的重要障碍,而叱滩因其特别的险峻和位置,成为了蜀江上著名的险滩之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通过对叱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以及对航行安全的忧虑。

在宋朝,人们对叱滩的认识更加深入,从《吴船录》和《清波别志》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叱滩的危险性,并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以及对航行安全的关注。

综上所述,叱滩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信息,是研究古代交通、航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资料。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