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言骥虽老”的出处是哪里
2024-10-22 23:51:24 责编:小OO
文档
“人言骥虽老”出自宋代周必大的《次韵张安国二首》。
“人言骥虽老”全诗
《次韵张安国二首》

宋代周必大
子房思赤松,冠挂带不束。
高风动缙绅,盛事争诵读。
向来进匪锐,今退那得速。
皇帝六载冬,熏燎郊再卜。
均厘际盖壤,赍予首耆宿。
煌煌旧使星,密映紫微北。
要令对青黎,聊复寓天禄。
人言骥虽老,万马未易逐。
方为帝者师,敢请罢辟谷。
鲁公从周公,荣哉佩联玉。
《次韵张安国二首》周必大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次韵张安国二首》
作者:周必大
朝代:宋代
子房思赤松,
冠挂带不束。
高风动缙绅,
盛事争诵读。
向来进匪锐,
今退那得速。
皇帝六载冬,
熏燎郊再卜。
均厘际盖壤,
赍予首耆宿。
煌煌旧使星,
密映紫微北。
要令对青黎,
聊复寓天禄。
人言骥虽老,

万马未易逐。
方为帝者师,
敢请罢辟谷。
鲁公从周公,
荣哉佩联玉。
中文译文:
子房思念那颗红松,
头戴的冠冕无法束缚。
高风吹动着缙绅服饰,
盛大的场面争相诵读。
过去一直在进取,锋芒毕露,
如今却退缩得何其之快。
六年皇帝的冬天,
再次熏燎郊野进行卜辞。
为了平衡和调和各个领域,
我愿把我所拥有的献给那些有智慧的长者。
辉煌的古代使星,
密密麻麻地映照着北方的紫微星座。
希望能让人们与青黎一同对话,
让他们重新感受到天命的荣禄。
人们说骥马虽然年老,
但仍然无法被万马所超越。
身为帝王的导师,
我敢请辞退离辟的生活。
鲁公效法周公的榜样,
佩戴着联玉,充满了荣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周必大的作品,以次韵张安国二首为题。诗中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事和官场的思考和观察。
诗的开头,子房思念着红松,意味着作者思念着那些高尚的品质和志向。冠挂带不束,表示作者不愿受到束缚和拘束,希望追求自由和进取。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官场风云和社会盛况,高风动缙绅,盛事争诵读。这里通过动态的词语和形容词,展示了官场上激烈的竞争和繁忙的场面。
然而,在进退之间,作者提出了反思。过去一直在进取,锋芒毕露,但如今却退缩得很快。这可能是对个人遭遇或者是对整个时代局势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皇帝六载冬,熏燎郊再卜,抒发了对朝政的担忧和对未来的预测。熏燎郊再卜,可能指的是进行卜辞以探测吉凶,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切。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平衡和和谐的追求,希望能够平衡各个领域的利益,将自己的智慧和财富奉献给那些有智慧的长者。煌煌旧使星,密映紫微北,描绘了星空中璀璨的使星和北方紫微星座的壮丽景象,暗示着希望能够有智者来引导和平衡社会。
诗的最后几句,人言骥虽老,万马未易逐,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自信,即使年老,也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方为帝者师,敢请罢辟谷,表示作者愿意放弃避世的生活,甘愿担负起帝王的责任和教化的使命。
最后一句,鲁公从周公,荣哉佩联玉,以周公和鲁公为例,表达了作者追求荣耀和追随先贤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进退之间的思考和对社会和个人角色的思索。诗中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以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意丰富,值得欣赏和品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