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油条为什么铝超标
2024-10-24 20:10:19 责编:小OO
文档


按照老工艺制作油条,会在面粉里加入明矾,明矾就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明矾是传统的食品改良剂和膨松剂,但其化学成份是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份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

国家已明文规定,馒头、油条等面制品中不能添加“明矾”等含铝食品添加剂。同时,推荐周某使用一种叫“碳铵”的不含铝的添加剂。

扩展资料:

从2014年7月1日开始,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曾表示,铝含量较高的食品主要是面粉及其制品。相关检测结果显示,面粉对全人群膳食铝摄入的“贡献率”最高(44%),其次为馒头(24%)、油条(10%)和面条(7%)。

根据2011年颁布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允许使用的含铝食品添加剂共有13种,其中9种是作为脂溶性食用色素的铝色淀,另4种为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硅铝酸钠、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其中硫酸铝钾、硫酸铝铵即俗称的明矾,复合型膨松剂“泡打粉”的主要成分即是这两种物质。

泡打粉在馒头、油条及各种膨化食品中应用广泛,起着快速发泡和起酥的作用。而膨化食品在我国的市场非常大,而且主要消费人群是儿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将禁用 馒头油条面条里最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