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的区别?
2024-10-24 20:15:58 责编:小OO
文档


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含义不同:

1、后浇带的含义: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2、膨胀加强带的含义:膨胀加强带是通过在结构预设的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或取消后浇带和伸缩缝、延长构件连续浇筑的长度的一种技术措施,可分为连续式、间歇式和后浇式三种。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

1、后浇带的作用:

(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4)减小温度收缩: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

2、膨胀加强带的作用:

(1)实现结构自防水:取消外防水措施,提高经济效益2/3。

(2)取消超长现浇结构后浇带:地下工程60M长不设后浇带,超过60M,以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3)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控制:采用膨胀加强带,放宽温控指标,一般不必再采用冷却骨料、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管等传统施工方法,节约施工费用。

(4)屋面现浇施工:进行现浇屋面,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防水耐久性好等特点,已获广泛使用。

三、两者的设置要求不同:

1、后浇带的设置要求:

(1)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

(3)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

(4)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有的规定封顶后28天。“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是45d后浇。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规定是28天。

(5)后浇带的砼配制及强度,原砼等级提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

(6)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一般小工程常用的是用14天左右,赶工或工程要求才7天,大工程自建民房常用28天或者一个月左右。

2、膨胀加强带的设置要求:

(1)膨胀加强带要求设置在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一般也就是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各每间隔30m~50m设一条加强带,带宽1.5m。

带的两侧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Ф6mm钢丝网,网格尺寸为35×35mm,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的分隔开。

(2)膨胀加强带外混凝土设计强度按设计要求,高效能膨胀剂掺量为8%~10%(等量替换水泥),带内混凝土设计强度应比带外设计强度提高一级,高效能膨胀剂掺量为12%~13%(等量替换水泥)。

带内的比带外的强度提高一级是为提高膨胀加强带的抗拉强度,防止混凝土在最易开裂的部位开裂带内掺高效能膨胀剂量比带外混凝土高效能膨胀剂提高2%~3%,从而提高最易开裂部位的混凝土的膨胀率,消除该部位混凝土内的拉应力,避免开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浇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后浇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膨胀加强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膨胀混凝土加强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