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重庆秀山县属于哪个市
2024-10-25 03:59:27 责编:小OO
文档


重庆秀山县属于重庆市直管。

1949年11月7日,秀山。11月20日,建立了秀山县,隶西南区川东行政公署区涪陵专员公署。

1950年1月23日,涪陵专区所辖之秀山、酉阳、黔江3县别置“川东酉阳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治酉阳县城。秀山县随隶酉阳专署。

1952年9月5日,撤销酉阳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复并入涪陵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秀山县亦改隶之。

1983年4月4日,建立“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未变,自治县驻中和镇,仍隶属涪陵地区专员公署。

1988年5月,经批准,置黔江地区,秀山土家苗族自治县改隶黔江地区。1997年3月,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随黔江地区改隶重庆市。

2001年,撤黔江开发区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隶属重庆市直管。

扩展资料:

秀山县建县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1983年成立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23个乡镇,总人口66万,其中土家、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5%。

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秀山地处武陵山腹地,位于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是重庆市东南门户,武陵山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物资集散地,成渝经济圈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重要通道。

周边有3个机场(铜仁凤凰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张家界莲花机场)可用,距离80—180公里。境内渝怀铁路、秀松高速纵贯南北,渝湘高速横穿东西,国道319线、326线在县城交汇,渝怀铁路二线稳步推进,渝湘高铁即将动工。

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境内平坝、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县境中部是武陵山区最大的平坝(758平方公里),素有“湘黔锁钥、武陵明珠”和“小成都”美誉。

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优质粮油、油茶、高端猕猴桃,蕴藏极具开发价值的黄花、玄参、白术、金银花、杜仲等中药材,中草药资源1270余种,其中道地中药材资源4种,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中药材种植大县。

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可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锰、硅、矾等20余种,其中汞矿储量1万吨(属全国特大型矿床),锰矿储量1亿吨以上。旅游资源丰富,有边城洪安、川河盖草场、凤凰山、百年西街、大溪酉水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极具价值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民族和谐,文化深厚。秀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民风淳朴,民俗独特。境内梅江民族小学是重庆市唯一保留苗、汉双语教学的学校。

是中国花灯歌舞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有“秀山花灯”“秀山民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歌曲《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名扬海外。

是著名的红色老区,1934年贺龙元帅在此开辟根据地,境内洪安是刘邓大军大西南的第一站,也是沈从文名著《边城》的原型地。

商贸繁荣,生态宜居。秀山经商传统悠久,早在18世纪中叶,各族群众就奔走在321公里省际边界线上,以米换钱、以油易物。

秀山盛产桐油、朱砂、水银,曾是川东南隅最闻名最有悠久历史的桐油市场。物流体系健全,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是重庆市率先挂牌的市级重点物流园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应急物流实践基地,拥有渝怀铁路上唯一的300万吨战略装卸点和国内首条民营危化品铁路专线。

城镇生态宜居,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达19.2平方公里、1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9.94%。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2.1%,城区绿地率达36.4%。

参考资料来源:秀山县—建制沿革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