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在微信上被别人骗了钱,会立案吗,被骗多少钱才会立案
2024-10-25 03:31:55 责编:小OO
文档


无论多少钱,机关都会立案,因为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无论金额多少,机关都立案。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扩展资料:

2018年2月,董先生上班时收到妻子的微信消息:“我在超市买点东西,没带钱,你给我转200元吧。”董先生想到网上诈骗横行,谨慎地问了一句:“老婆,是你吗?”很快董先生收到一条语音:“是我是我。”董先生一听确实是妻子的声音,便依言转钱。

下班回家之后才发现,妻子整天都在家里看孩子,根本没去超市。虽然被骗的钱算不上多,但董先生还是马上报警。

反诈骗民警告诉记者,此类“是我本人”的语音都是骗子提前录好的。那么骗子是怎么拿到这些语音信息的呢?

以董先生为例,他妻子是家庭主妇,沉迷某款手游。骗子以“帮你充值游戏点券”为名跟她在微信上语音聊天,并诱使她提供微信账号、密码。期间,骗子故意问她,是否是该游戏昵称的本人,轻松就得到了董先生妻子的语音回复“是我是我”。

民警进一步介绍,骗子还用到了一种“高科技外挂”,也就是山寨版微信。他们盗走微信账号后,会通过山寨微信软件克隆一个相同的,然后再通过克隆的外挂技术,直接转发语音。

腾讯官方表示,这些声称可转发语音的软件均属于微信外挂软件,不仅严重侵犯微信的软件著作权,还会留有后门及木马,具有严重的安全风险。所以千万不要下载所谓的“开挂微信”“克隆微信”。

警方强调,市民上网时一定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透露微信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如他人在微信上提出转账请求,应通过电话、视频等能产生实际交流的方式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

在微信中应养成设置好友备注的习惯,有助辨别“克隆”好友;若发现微信账号被盗,应及时冻结账号,及时报警,并通知其他好友切勿上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编总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高人民印发《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假冒“微信好友”发语音骗钱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