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公德包括什么,私德包括什么?
2024-10-25 03:44:51 责编:小OO
文档


1、公德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

2、私德包括: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

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私德通常以家庭美德为核心。学校中的私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

扩展资料

今天的中国人讲的公德与私德,最早是受到梁启超的影响。

梁启超当年在学习到了西方伦理学后,感叹中国传统伦理学太重修身,太注重私人关系,而忽略了对公共事务、陌生人的关注,因此梁启超后来力倡公德。

梁启超说:“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在梁启超看来,公德、私德是一体两面的概念,前者是个人在公共空间下,对其他人表现的德行,而后者属于个人在私人生活下的操守和行为。

因此,公德与私德不必刻意的去区别,两者都是为人立身处世的必备品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私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