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古代文学(隋唐时期诗词)
2025-09-29 18:21:34 责编:小OO
文档
古代文学(三)复习资料

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赏析:这首诗托“古意”,实抒今情。它的词采虽然富丽华赡,但终不伤于浮艳。诗的写法近似汉赋,对描写对象极力铺陈泻染,并且略带“劝百讽一”之意。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长安大道连狭斜”到“娼妇盘龙金屈膝”)铺陈长安豪门贵族争竞豪奢、追逐享乐的生活。汪洋恣肆的,长安城中娼妓的生活,对爱情的渴望。

第二部分(从“御史府中乌夜啼”到“燕歌赵舞为君开”)主要以市井娼家为中心,写形形色色人物的夜生活。

第三部分(从“别有豪华称将相”至“即今惟见青松在”)写长安上层社会除追逐难于满足的情欲而外,别有一种权力欲,驱使着文武权臣互相倾轧。这些被称为将相的豪华人物,权倾天子(“转日回天”)、互不相让。灌夫是汉武帝时的将军,萧望之为汉元帝时的重臣,都曾受人排挤和陷害。“意气”二句用此二典泛指文臣与武将之间的互相排斥、倾轧。

第四部分即末四句,在上文今昔纵向对比的基础上,再作横向的对比,以穷愁著书的扬雄比喻作者自己,与长安豪华人物对照作结,可以看出左思“济济京城内”一诗的影响。(以穷求著书的杨雄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自我宽解。)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中心思想:朋友(杜甫)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真切的生命体验,诗的意境和哲理性,青春短暂之思考(兴)。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辞藻婉丽,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老师)层次:景物美(春江花月)→人生痛苦,离别痛苦,青春美丽(情景交融)→哲理美(宇宙人生)→情感美(思妇游子)。形式上:五言短篇进为七言长制,语言风格清新俊朗婉华美丽。章法整齐而颇有变化,整句散句反复穿插使用。

诗内容分析:1)融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总结:即景抒情诗,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怀。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始终抒发年华虚度,无路报国之愤怒,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朓诗歌之豪情逸兴,末复消极出世情绪,感情激荡,章法跳跃多变。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欧阳修: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主旨: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赏析: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赏析:诗的前四句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说: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和所经历过的事情,象什么样子呢?该是象天上飞翔的鸿雁踩在积雪的地上;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机会,留下了脚爪的痕迹,可是鸿还得继续飞行,飞向何方,哪里还去考虑南北东西!因为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而且深刻,所以后来便成为“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  

    第三联写渑池当年寄宿过的那座佛寺的情况:当时接待咱们的那个老和尚已经死了,按传统习惯,他的尸体经过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就是说,多少年过去了,人变了,和尚死了,物变了,寺壁坏了,世间已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当年在雪泥上留下的鸿爪,象是雪化了,这些爪印也不见了。言外颇有为人生的短促叹息和对自己漂泊不定的感伤。  

最后两句,作者自己加了个注脚:“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是说:当年要去赴考时,我骑的马在渑池西边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没法子,只好骑着小毛驴到渑池。所以诗中说:你还记得吗?当时我骑着小毛驴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么遥远,人是那么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驴也累得叫个不停。诗人抚今追昔,抒发了对人生的深深感叹。

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赏析:本篇为词人的名篇,融写景抒情于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上片写所望之景色,词人以如椽之笔描绘江野暮秋萧瑟寥廓、浑莽苍凉的景色。下片写登高远眺的感想,抒写了思乡怀人欲归不得的愁苦。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一直不得志,便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来引起孙何的注意,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中心思想: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赏析: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下片中“青楼薄幸”亦值得玩味。此是用“杜郎俊赏”的典故:杜牧之,官满十年,弃而自便,一身轻净,亦万分感慨,不屑正笔稍涉宦郴字,只借“闲情”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词意怨愤谑静。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朱敦儒:鹧鸪天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赏析:上片主要写作者在洛阳时纵情于山水,豪放不羁的生活。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写自己热爱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尘世,流连山水。上片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鄙弃。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现作者赛神仙的淡泊胸怀。下片将高洁与疏狂的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词清隽婉丽,自然流畅,前后呼应,章法谨严,充分体现了作者蔑视权贵、傲视王侯、潇洒狂放的性格特征。

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词中那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正是作者的化身。(是词人人格的化身,自身形象,表达高洁品格)

文学史

初唐:(1)贞观时期形成的贞观诗风。初唐的诗歌创作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的,最初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贞观诗风琢磨表现技巧,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趣味方面却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2)上官仪的上官体:“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诗境。重视是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早春桂林殿应诏》,《奉和山夜临秋》。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反对“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唐初四杰代表了当时文学的前进方向,力求摆脱“齐梁诗风”,图跑了上官体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注入离别,怀乡,边塞,市井生活,山川景色。透露着极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

(4)沈佺期,宋之问:五律的定型“律诗”,主张回忌声病,讲求声律约句准篇,限定字句。

(5)陈子昂:称“风骨”为“魏汉风骨”“建安风骨”,内容充实,情调慷慨,语言刚健,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均有鲜明特色。“兴寄”指比兴寄托的表现方法,即“托物起兴,因物喻志”的表现方法。陈子昂诗歌具有壮伟之情,豪侠之气的个性风采,提倡风骨和兴寄(唐诗风骨)。

陈子昂贡献:擅长五言古诗,在近体诗风行之时,为古体诗在诗坛上挣了一席地盘,此后古体诗,近体诗双峰并峙,同时流行。把诗歌创作从宫廷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的风云气象。强调了一种浓烈昂扬的感情,力量的抒发,以后风骨成为盛唐诗歌的重要审美追求与时代风貌。

(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长篇歌行,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创造的诗歌意境美(刘希夷类似),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

盛唐:(1)盛唐诗歌特点:诗歌走向社会,全方位地表现特点,境界阔达,有新的体验(如边塞诗。)

(2)盛唐气象的表现:是一种美学风貌(雄壮深厚为主),与诗歌内容不能简单等同。两类盛唐气象诗:感动激发,希望趁势而起,建功立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针对自卑所受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

(3)静逸明秀之美:王维(静逸明秀之美),五言,空灵,自然派(佛教)。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色彩美,线条美,构图美,音乐美。(张九龄是王维的先导诗人),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的地位。

杜甫,七律,沉郁,社会派(儒家)

孟浩然(静逸明秀之美),山水诗更贴近日常生活《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

(4)清刚劲健之美:王昌龄,七绝,边塞诗,用乐府旧题写的五言诗和七言绝句各10首(统称七绝)。性格豪爽,思致缜密,讲究作法《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国豪情,悲壮浑成,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豪爽笔调中,添了一层清丽空远的韵味,明丽俊逸。

(5)慷慨奇伟之美:高适,边塞诗,《燕歌行》《塞下曲》,向往边功的慷慨豪情,诗壮大雄浑,骨气端翔,境界壮阔。

岑参,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登黄鹤楼》《凉州词二首》其一。

(6)李白:歌行,飘逸,纵横派(道教)。思想:驳杂,具有儒道纵横家和任侠思想。

艺术风格:飘逸潇洒的韵致(水、月)。想像的奇特,夸张大胆,比喻新鲜。豪迈奔放。自由格律,“清水出芙蓉”的语言风格,随手拈来,脱口而出。《行路难》《蜀道难》官场的黑暗,心中充满愤慨与不平。李白擅乐府旧题的创新与个性特色,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古风,《将进酒》。李白的绝句,明快的语言表达的无尽情思,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艺术个性: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

(7)杜甫,七律,沉郁,社会派(儒家),唐代由盛转衰时期。读书漫游期,读书壮游(35岁前,712—746);长安十年固守与求仕(35—45,746-755);陷贼与为官(左拾遗)(45-48,756-759);漂泊西南及流落湖、湘(49-59,759-770)。

杜甫,律诗在杜诗中占有重要地位,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以律诗写组诗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艺术风格:沉郁顿挫,悲慨,萧散自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