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25-09-29 18:22:00 责编:小OO
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

1、晓军向老师报告:“安安偷看我的试卷。”老师说:“安安怎么会偷看你的试卷,她的成绩比你好。”晓军红着眼睛坐在座位上,无心考试了。该老师的做法表明,他没有做到公正待生。做出此评判的依据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根本目的

B.因材施教是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要求

C.教学相长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特征

D.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基本要求

参: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观。题干中老师的做法没有做到公正待生,评判的依据是违背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D项正确。全面发展体现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故A项有误。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观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故B项有误。教学相长是教师观的要求,体现老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故C项有误。

2、詹老师在介绍教学经验时说:“在课堂上,小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任凭老师在上面写写画画,学生的知识就是这样获得的。”詹老师的说法( )。

A.不恰当,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

B.恰当,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人

C.不恰当,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导

D.恰当,教师是传递知识的人

参: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观。学生的主体性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题干中,该老师的做法错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3、薛老师习惯运用PPT进行教学。某节课上他自始至终不停地呈现PPT内容进行讲解,不管学生是否明白其所表达之意。关于薛老师的做法,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忽视了教学的本质

B.忽视了教师的中心地位

C.忽视了教学的目标

D.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三个角色: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激励者。B项说法有误,教师是主导地位,非中心地位。

4、在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开展一项环保小调查,调查结束后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为学生创造了合作学习的机会

B.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C.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方式

D.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式

参:C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观。混合式教学是指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题干中的做法未体现混合式的教学方法,故选C。

5、《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和地方各级

参:A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6、教师李某未履行请假手续,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一次学术研讨会,让学生在教室自习。学校给予李某记过处分并扣除其当月部分绩效工资,李某对此处分不服。关于此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不应该处分李某,李某享有学术研究权

B.学校不应该扣除工资,李某享有报酬待遇权

C.李某对处分不服,可以向上级纪委提出申诉

D.李某的旷课行为,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参: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题干中,的行为违背了教师的义务。耽误教学工作,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故选D。

7、某小学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组建成一个实验班,安排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上课。该小学的做法( )。

A.合法,学校有自主办学及自主管理的权利

B.不合法,学校不得变相设重点班

C.合法,有助于教师分层分类教学

D.不合法,学校不应安排最优秀的教师上课

参:B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故题干中小学的做法不合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出,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下列名言警句蕴涵“尊师”道理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学莫便乎近其人”

D.“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参:C

解析:A项意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B项“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C项意为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D项意为教师,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并且纠正他们各自缺点的人。体现了尊师道理的名言警句为C项。

9、教师张某拒不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张某的做法( )。

A.合法,教师有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有安排教学进度的权利

C.不合法,教师有执行学校教学计划的义务

D.不合法,教师有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参:C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 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 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题干中张老师的做法错误,违背了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的义务。故选C。

10、教师王某因为小学生李某在用上曾经偷拿过别人的东西,拒绝推荐李某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王某的做法( )。

A.正确,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B.正确,学生李某理应受到惩罚

C.不正确,王某侵犯了李某的荣誉权

D.不正确,教师应公平对待全体学生

参:D

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第十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 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 成年学生。题干中教师王某的做法错误,不应当因为学生曾偷拿东西就差别对待,应公平对待全体学生。故D项正确。C项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

11.图1中,该学校的做法( )。

A.合法,有利于家长督促孩子学习

B.合法,学校有接受助学捐款的权利

C.不合法,学校不得收取任何保证金

D.不合法,学校不能只收差生的保证金

参: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漫画中某小学让差生交2000元保证金是违规收费的行为。D项不能只收差生的保证金,说法片面,学校不得违规收费。

12.班上有人遗失了财物,孔老师未经调查就怀疑是学生熊某偷拿了,尽管熊某一再否认,但孔老师还是要求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承认“罪行”。孔老师的行为( )。

A.侵犯了熊某的人身自由

B.侵犯了熊某的人格尊严

C.侵犯了熊某的隐私权

D.侵犯了熊某的荣誉权

参: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权利。A项人身自由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C项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D项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B项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荣誉权。题干中,老师的做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故B项正确。

13.小周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同学们视为差生,班主任刘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小周这次考试的成绩是差了点,但在我看来他很不错,他一向都认真做值日,做事很踏实。关于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注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注重评价学生的多元性

C.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D.注重教育学生的示范性

参: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A项阶段性指学生当下阶段的特点,要求老师做到针对性教育,题干中刘老师对小周成绩、品行的评价能够体现阶段性的特点。BC两项评价的多元性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D项示范性要求老师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D。

14.在课堂教学中,文老师不仅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学科知识,而且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文老师做到的是( )。

A..教育价值的融合

B.教法与学法的融合

C.师生互动的生成

D.传授与习得的互补

参:A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题干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注重了教书育人,体现的是教学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融合,反应为教育价值的融合。故A项正确。题干体现了老师的教法,但没有体现学生的学法,故B项有误。师生互动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在题干中并无体现,故C项有误。题干中体现的是老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思想品德的引导,没有体现学生习得方面的内容,D项有误。

15.特级教师经常去听年轻教师的课,并给予指导。一次,听孙老师上课时,发现孙老师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存在偏差,便当场打断教学予以纠正。这说明( )。

A.帮扶心切,严慈相济

B.甘为人梯,示范失当

C.教学严谨,循循善诱

D.严于律己,缺乏尊重

参: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题干描述“特级教师经常去听年轻教师的课,并给予指导”是甘为人梯的体现,甘为人梯指心甘情愿的为帮助他人进步,但是“发现孙老师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存在偏差,便当场打断教学予以纠正”这样的做法不当,属于“示范失当”,会伤害年轻老师的自尊心。故B项正确。严慈相济是关爱学生的内容,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另一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项有误。教学严谨,循循善诱指教学工作认真,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与题干不符,故C项有误。严于律己是指教师对自己严格要求,与题干不符,故D项有误。

16.小明学习习惯不好,汪老师安排小明独自坐到教室最后面,还不让其他同学跟小明做朋友,汪老师的做法有违( )。

A.教育公正的可互换性

B.教师关怀的连续性

C.教师关怀的传递性

D.教育公正的对等性

参: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汪老师的做法有悖教育公正。“不让其他同学跟小明做朋友”这忽视了教育公正的对等性,故D项正确。教育公正的可互换性是对等性的要求和保证。要真正做到对人对己一个标准,就必须能够让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时,仍然接受自己原先承认的法则。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A项有误。题干中老师的做法与“关怀”无关, BC两项排除。

17.1953年, 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结构,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从此由细胞阶段进入了分子阶段。他们所认识到的DNA结构是( )。

A.三链螺旋

B.球状

C.双链螺旋

D.单链

参:C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常识。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在《自然》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发现。根据X射线衍射数据,首先提出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它所描述的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是以双螺旋状存在的。

18.生物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属性。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需要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都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得以生长发育

C.都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D.都会通过遗传保留种族特性

参:A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常识。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必须进行呼吸,但不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为生物的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在微生物中常将无氧呼吸称为发酵。其不完全氧化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时,称为酒精发酵;为乳酸则称为乳酸发酵。

19.平原是绝对高度低于200米、相对高度小于50米的平缓陆地,是陆地地貌最基本的类型之一,世界大部分人口均居住在平原地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A.东欧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参: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20.我国的成语很多来源于含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典故。下列选项中,来源于汉代的人物和事件的成语是( )。

A.竭泽而渔

B.完璧归赵

C.马革裹尸

D.洛阳纸贵

参:C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C项源自东汉时期名将马援,他年过花甲自愿请缨出战,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A项源自于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之间的城濮之战。B项源自于战国时期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D项源自西晋时期,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

21、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独特称谓,具有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三大特征。下列关于中国戏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元杂剧、京剧都属于戏曲

B.戏曲要有人物和故事情节

C.它包含散曲、话剧、说书、相声等

D.《西厢记》《牡丹亭》是其代表作品

参: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散曲属于元曲一种,因此属于戏曲。话剧、说书、相声和戏曲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是戏曲内容。故C项错误。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故A项描述正确。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特点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因此需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B项说法正确。D项《牡丹亭》是传奇,《西厢记》是杂剧,但都属于戏曲,D项说法无误。

22、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以十干同十二支循环相配,古代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现今夏历的年和日仍用干支计。下列干支名称中,属于地支的是()

A.甲

B.壬

C.癸

D.申

参:D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十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ABC三项属于天干,D项属于地支,故本题选D。

23、百老汇是美国的一条大街,由于集中了著名的影剧院、音乐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因此百老汇成为了美国戏院业和娱乐业的代称。其所在的城市是( )。

A.华盛顿

B.洛杉矶

C.纽约

D.费城

参:C

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百老汇大道为纽约市重要的南北向道路,南起巴特里公园,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由于此路两旁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剧院,是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因此成为了音乐剧的代名词。

24、乐器是指能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古今中外乐器多达四万余种。按照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我国民族乐器中,古琴属于(),

A.打击乐器

B.弹拨乐器

C.拉线乐器

D.吹管乐器

参:B

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古琴是弹拨乐器,中国传统弹拨弦鸣乐器。它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音色深沉,余音悠远,音域宽广,在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

25、小明某学期的数学平时成绩70分,期中考试80分,期末考试85分,该校规定学期总评成绩的构成为:平时:期中:期末=3:3:4,以此计算,小明总评成绩是( )。

A.82

B.81

C.80

D.79

参:D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常识。根据题意,小明总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70x0.3+80x0.3+85x0.4=79,故本题选D。

26、在word中,需完成如图2所示“插入表格”功能,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可以选择需要的行数和列数

B.只能使用表格设定的默认值

C.只能选择行数

D.只能选择列数

参:A

解析:本题考查Word操作。Word中“插入表格”功能中,插入表格可以选择拖拉自己需要的行和列,自由选择所需行和列数目。

27、下列选项中,可以改变一张幻灯片中各部分放映顺序的是( )。

A.采用“预设动画”设置

B.采用“自定义动画”设置

C.采用“动画方案”设置

D.采用“幻灯片切换”设置

参:B

解析:本题考查PowerPoint操作。选中一张幻灯片中的某个部分,在动画效果功能下选择“自定义动画”,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即可实现效果。故选B。

28、下列选项中,与“马一白马”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篮球”和“球鞋”

B“炊具”和“电饭锅”

C“苹果”和“香蕉”

D“彩电”和“手机”

参:B

解析:本题考查类比推理。马一白马词组关系为包含关系,白马是马的一类品种。炊具包括电饭锅,B项为包含关系,篮球和球鞋无关系,A项有误。C项苹果和香蕉均属于水果的一种,属于并列关系。D项彩电和手机都是家用电器,属于并列关系。

29、按照给出图形的逻辑特点,下列选项中,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是( )。

参:A

解析:本题考查图形推理。题干中每组图形都由三个部分组成,选项中只有A项方形被圆形分成三个部分,BC选项分为两部分,D选项分为四部分,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大题,每道大题14分)

31、在讲解《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张老师问哪位同学愿意读课文。明明主动举手,但他将课文里的“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句话读成了:“天,不,不过,井,井口,那,那么大。”他的结巴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学习委员说:“明明,你怎么又捣乱呢?”

张老师愣了一下,问故作结巴的明明:“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啊?”明明说:“因为青蛙长时间呆在井底,没有人和它讲话,时间长了,它就连话也说不好了。” 听了明明的回答,张老师灵机一动,大声问:“大家觉得明明的回答有道理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一点道理!”“怎么可能呢?” 看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那么感兴趣,张老师说:“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体会一下青蛙到底是怎么想的。” 5分钟后,张老师让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课文,这一次同学们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

张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合理的,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首先,张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材料中,张老师面对故作结巴的明明并没有批评指责,而是询问明明这样做的原因,并运用教育机智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张老师的教育行为注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允许提问、鼓励质疑、提倡对话,鼓励争辩,宽容“错误”,提倡“求异”。材料中,张老师根据明明的回答,并没有直接给出定论,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们去议论探讨,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再次,张老师的教育行为注重了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材料中,面对明明的回答,张老师抓住了教育契机,对学生展开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张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合理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2、因我的一条腿有残疾,刚上小学时常被同学取笑,心里很自卑,害怕和同学在一起。这种情况被班主任关老师知道了。他找我谈话,跟我讲怎么面对这样的事才好。关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顽强的意志和勤奋努力,会让很多人敬佩你。”从那以后,关老师常常主动找我交流,有时还站在或坐在我身边。渐渐地,取笑我的同学少了,有几个同学还热心帮助我,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关老师的课,我们都很喜欢,他在教育教学中,总能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切实的帮助和指导。他进行的培养“四会能力”教育教学探索,还引来不少校内外同行向他请教。他不仅诚恳地向他们介绍自己教育的成败得失,也虚心向他们请教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后来,关老师通过了成人高考,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并获得了本科学历。这就是我难忘的关老师。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关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

关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合理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首先,关老师做到了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是作为一个教师师德的灵魂。材料中,关老师对腿有残疾的“我”进行了鼓励和安慰,常常主动找我交流,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其次,关老师做到了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材料中,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关老师能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切实的帮助和指导,体现了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爱岗敬业。

再次,关老师符合教书育人的规范。材料中,关老师告诉“我”,“顽强的意志和勤奋努力,会让很多人敬佩你。注重对学生品行意志的培养。

最后关老师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也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材料中,关老师通过了成人高考,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体现了他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技能,体现了终身学习。

综上所述,关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合理的,值得学习借鉴。

33.逼真和如画是艺术批评的两个标准。看到一幅画,一个雕塑品,赞美它好,说逼真。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画得活像,雕塑得像真的一样,这是说“逼真”好。我们游览风景,赞美风景好,说风景如画,就是“如画”好。究竟作品像真的事物好呢,还是真的事物像作品好呢?再说“逼真”又有什么好?“如画”又有什么好呢?用到文学批评上来,作品描写一个人,写得活像,是好的。作品描写风景,诗中有画也是好的。就作品说,究竟“逼真”好呢,还是“如画”好呢?还是两者都好呢?弄清这些问题,对掌握这两个批评标准是有帮助的。

先说逼真,《水经注·沔水》:“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山石像真的白马又有什么好呢?朱自清《论逼真与如画》里说:“这就牵连到这个‘真’字的意义了。这个‘真’固然指实物,可是一方面也是《老子》《庄子》里说的那个‘真’,就是自然,另一方面又包含谢赫的六法的第一项‘气韵生动’的意思,惟其‘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死的山石像活的白马,有生气,有生意,所以好。‘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朱自清文集》三)逼真的好处是有生气,有生意,是活的,所以光求外形相似是不够的。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就是光求外形相像,只是儿童的见识;好的画,要把东西写活,要传神,这才是逼真的要求。再说如画,风景如画,或作品中所写的景物如画又有什么好呢?画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从生活中来的,但它又和生活不一样,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那末说风景如画,就是说这里的风景像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比起普通的风景来具有典型性,那自然是好的。如苏轼的《念奴娇》:“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写的景物极雄伟壮观,能表现出长江的壮阔景象,并反映作者的阔大胸襟,具有典型性,所以说如画是好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就文学作品来说,写得逼真,同真的一样,把人和物写活,写得有生气,或写得如画,写得形象,有画意,而这形象要具有典型性,这都不容易。能做到这样,都成为好作品。

问题:

(1)就艺术批评的“逼真”和“如画”这两个标准,文章强调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下面是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请用文章论及的“逼真”和“如画”这两个艺术批评标准,简要分析。

参:

(1)“逼真”类似于我们俗语中所说的“像极了”“像极真的”,不仅像真的,而且像极真的。且“逼真”一次的好处在于栩栩如生,十分灵动;所以仅追求外形上的逼真是不够的,还需要传神。

“如画”:画是艺术 的一种表达形式,“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创作艺术作品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但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即使是非常丰富的主观想象,也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对生活的洞察力越强,对生活的体会越深刻,创作的艺术作品越成功。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2)上段文字是五年之后鲁迅再见到祥林嫂的肖像描写。

从逼真的定义看,“全白”“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下端开了裂” 这些外貌和细节描写十分生动的将祥林嫂的外貌和衣着还原出来。“木刻似的”“眼珠间或一轮”等带有比喻、报考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祥林嫂呆滞的模样,更体现出她的灵魂已经木讷,做到了生动形象的“逼真”的程度。从如画的定义而言,整段文字像一幅肖像素描一样,使祥林嫂的形象跃然纸上,十分具有画面感。

三、写作题(共1道大题,50分)

材料一:古代诗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材料二︰有一位现代出版界人士说︰真正的大文章家、以政治家、思想家为多,而专攻文章,以文为业的反而少。

综上所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作文立意: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知识拓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