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四年级数学下册《营养午餐》教案
2025-09-29 18:23:00 责编:小OO
文档
四年级数学下册《营养午餐》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01-102页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与综合运用"是一种新增设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教学,既要让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交流合作。同时让学生懂得科学、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几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首先是民主路小学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其次是营养专家介绍了10岁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接着是让学生尝试合理搭配自己喜欢的午餐菜谱,最后通过统计、排列组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课标解读

  总目标是这样阐述的: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4.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段内容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

  。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我对课标的理解:课程标准中的这些目标,归结起来实际就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营养午餐”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课题,熟悉的是学生每天都必须接触,陌生的是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搭配才是合乎营养标准的“营养午餐”还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认识,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在学生群体中比比皆是。本节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源于生活中的数学实践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计算等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是进行综合应用活动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

  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活动

  活动步骤(时长)

  活动目标(教学目标的分解)

  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内容和形式)

  指导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信息技术应用(应用什么技术工具来帮助活动的有效)

  教学评价(突出内容与方式)

  活动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

  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

  .学生观看对比照片,并提出问题。(预设为何有这么大变化?)

  2.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爱吃)

  3。学生试着追问。(预设:怎样饮食才科学?)

  。谈话:这是老师以前的一张照片,和现在老师的样子对比一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3.教师小结变化的原因。(由于不注意科学饮食,所以才变得这么胖)

  4。谁还能追问?

  5.这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板书课题

  .出示以前的照片。

  。学生对老师的身材对比后进行简单的评价,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予以小结,点评。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亲身经历的身材变化,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科学饮食的重要性,更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30分钟)

  .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学生齐读营养专家的话。

  2。学生先思考,然后说给小组同学听,各组讨论后汇报。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学生分组检验,看看是否符合营养标准,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可用计算器计算)。

  5.学生汇报检验过程、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尽可能荤素搭配方能符合营养标准)

  6.学生思考配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检验、修改,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本组最满意的方案来。写好的由汇报员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

  7.学生分工合作,统计全班最喜欢的菜式.

  .究竟怎样吃才有营养,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

  2。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营养专家的话,的?(营养专家说的“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中的“不低于”是什么意思?“脂肪不超过50克”中的“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

  3。谈话:那么谁知道如果我们长期获取的热量和脂肪过多、过少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4。引导学生按照专家提供的这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检验一食堂师傅推荐的三种菜式,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引导汇报交流发现:怎样配菜才能容易达到这两条标准?

  6.根据你的发现,能结合营养专家所说的两条标准,在这些菜中也选择三道菜搭配出符合标准的菜谱来吗?你觉得在配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7。引导学生统计全班最喜欢的五道菜式。

  。出示营养专家的话。

  2.出示食堂师傅推荐的三种菜式。

  3。出示检验结果。

  4。出示菜谱,及其营养成分。

  小组互评对“不低于”“不超过”的理解是否正确。

  学生依据专家提供的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判断食堂师傅推荐的三种菜式,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并说明理由。

  学生互评相互的发现,并提出不同看法.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的合理性予以评价.

  学生小组内互评方案,评出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我力图充分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把探究、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探究过程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让学生经历信息的选择与处理的过程,经历观察、猜想、探索、比较、选择、判断、调整、统计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此活动,并且自己喜欢去验证自己搭配营养午餐的实践活动。

  活动三

  回顾总结、引申问题(3分钟)

  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学生自由对老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2.先相互交流对自身饮食习惯的评价,再全班交流.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给老师提一点合理化的建议吗?

  2.能再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或身材做个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吗?

  学生对老师、同学或自身的身材及饮食习惯进行自评或互评,并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总结式的提高,进一步明确学了知识后自己心中迸出的感悟与想法,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活动四

  拓展提高、实践应用(2分钟)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

  教师口头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出示实践作业:

  。将全班最喜欢的5种搭配方案,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给父母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午餐或晚餐菜谱。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践是数学知识的延伸,也是数学知识的。

  板书设计

  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96千焦

  脂肪不超过50克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