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 教 学 计 划
2025-09-29 18:17:24 责编:小OO
文档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17—2018第二学期

一、 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及全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确定把教育作为法治教育为主要任务,教材根据这一要求,在重点讲解的基础上,落实或渗透课程标准中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相关教学内容。随着学生生活领域扩展和行为能力增强,他们必将深入参与社会与国家生活,并作为公民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以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为主要内容,开展公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教材设计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两课。

二、整体教学思路

生本教学是教师为学生而设计和服务的教学。要真正地为学生设计教学,做到心中有生,目中有人。“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参与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心理能力和情感需要,不在一厢情愿地谋划教学内容和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自始至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包括他们对活动对象的兴趣和初始认识水平。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共四个班,大部分学生聪明自信,接受能力强,自觉性高,求知欲旺,成绩优秀;三、四两个班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很努力,有很强的潜力可挖;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基础差,好玩好动,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等现状。针对这些情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本学期学习有关与人交往的一些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标。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用老方法教新教材,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学生和本校的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特别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正面积极的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明辨事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主要任务是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4.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律实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为学生的终身服务的教学思想。

6.采用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7.扎实基础、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能够坚持学习。

8.充分运用生本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练习。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拓展学生视野及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既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又是治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保障的实施是国家和公民共同的责任。

4.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以及财产权利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和其他权利,懂得公民的权利是有边界的,既受法律保障,又受法律的约束,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5.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懂得这些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

6.认识自由平等的真谛、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树立尊重自由平等的理念,并力所能及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能力目标

1.以法律知识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法治思维养成与法治行为能力提升。

2.教材通过“方法与技能”“相关链接”“拓展空间”等栏目培养学生法治行为能力。

3.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情境,引发思想碰撞,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学生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六、奋斗目标

期末考试争取进入全县前六名

红崖子沟中心学校

                                    蔡进菊

二0一八年三月七日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17—2018第二学期

一、 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及全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确定把教育作为法治教育为主要任务,教材根据这一要求,在重点讲解的基础上,落实或渗透课程标准中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相关教学内容。随着学生生活领域扩展和行为能力增强,他们必将深入参与社会与国家生活,并作为公民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以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为主要内容,开展公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教材设计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两课。

二、整体教学思路

生本教学是教师为学生而设计和服务的教学。要真正地为学生设计教学,做到心中有生,目中有人。“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参与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心理能力和情感需要,不在一厢情愿地谋划教学内容和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自始至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包括他们对活动对象的兴趣和初始认识水平。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共四个班,大部分学生聪明自信,接受能力强,自觉性高,求知欲旺,成绩优秀;三、四两个班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很努力,有很强的潜力可挖;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基础差,好玩好动,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等现状。针对这些情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本学期学习有关与人交往的一些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标。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用老方法教新教材,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学生和本校的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特别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正面积极的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明辨事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主要任务是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4.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律实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为学生的终身服务的教学思想。

6.采用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7.扎实基础、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能够坚持学习。

8.充分运用生本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练习。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拓展学生视野及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既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又是治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保障的实施是国家和公民共同的责任。

4.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以及财产权利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和其他权利,懂得公民的权利是有边界的,既受法律保障,又受法律的约束,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5.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懂得这些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

6.认识自由平等的真谛、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树立尊重自由平等的理念,并力所能及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能力目标

1.以法律知识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法治思维养成与法治行为能力提升。

2.教材通过“方法与技能”“相关链接”“拓展空间”等栏目培养学生法治行为能力。

3.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情境,引发思想碰撞,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学生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六、奋斗目标

期末考试争取进入全县前六名

红崖子沟中心学校

                                    蔡进菊

二0一八年三月七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