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制作电子报刊》教学设计
2025-09-29 18:17:00 责编:小OO
文档

课题: 《制作电子报刊》

科目: 

信息技术课时: 2课时

提供者: 

李永根                单位: 玉龙县九河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制作电子报刊》是云南省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课是word排版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艺术字这个主题展开。是word中的关于美化文档的内容,图文混排是word中的最常用的功能,它在文字处理方面的地位十分重要,插入图片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本节知识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学会word的图文混排的操作技巧,会利用菜单来插入图片。会利用绘图工具栏来调整修饰已经插入的图片。

2、能力目标:具备制作简单海报的能力。理解“文字环绕”的设置,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完成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团体协作、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的双方活动中,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自信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能力基础:

初一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概括与归纳能力,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快,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较强。

2、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 的相关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操作基础。

3、情感基础:学生对图文混排有着强烈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对于本课我将采取如下方法:

①展示两个不同的文本。一个纯文字,一个是画报。让学生回答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反应引入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配合的重要作用。

②在知识点讲授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作品,使学生有创作的冲动。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应用的知识技能。

③本节课将知识点分解成三个任务,通过学生小组协作,上机实践,老师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在文档中插入图片。

教学难点:调整图片位置、图片的大小、以及文字的环绕方式。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激情引趣  导入新课

 在校园中经常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宣传海报,对活动加以宣传,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那么你能用WORD制作一张精美的海报呢?

 学生精力集中,兴趣十足,跃跃欲试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 、讲解重点  点拔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就只能盲目尝试。所以我先演示一个事先做好的海报,先让学生有个直观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提问学生:这个海报应该怎么制作,学生能够很明确地进行回答。利用PPT,将制作的所有过程步骤,展示在课件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整个制作的过程。同时辅以WORD软件,在软件中再直观的演示一下,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同时加深了对图文混排的理解。

 认真听讲,适时记笔记。在书把重要知识点画出。并把难点画上问号。

 我校学生都为农村学生,信息基础薄弱,采取这种先演后讲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动得手。让下个环节更顺利的进行。

 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设置三个任务。

任务一:小组自主设计一张体育节海报,海报要中插入至少两幅图片和一行艺术字。

任务二:要有文字宣传语。

任务三:在海报中,改变图片“文字环绕方式”及图片位置。

 

学生们自主创新,动手创作,团结协作。兴趣十足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
学生自评1.能否熟练地掌握新学的知识

□能 □基本能 □不能

2.是否经常与其它同学合作研究

□经常 □不经常 □很少

3.对自己的创作成果是否满意

□很满意□满意□不满意
同学互评1.能否积极与他人团协作,主动和同学配合

□能 □基本能 □不能

2.能否高效、快速地完成任务

□能 □基本能 □不能

3.遇到困难时能否极寻求解决办法

□能 □基本能 □不能

八、板书设计
制作电子报刊

1、图片的插入

2、插入艺术字

3、调整图片大、位置及文字环绕方式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好的做法是:

1、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2、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不仅是教师与学生,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学。

3、创造学习,即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是一味的讲,而是利用启发式的原则,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去研究、探索,注重了知识的及时巩固,也侧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但对于基础好,操作熟练的学生来讲可能会有作用,个人的能力得不到最大的发挥。以上是我在教学中进行的反思,恳请各位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