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2周)
2025-09-29 18:18:46 责编:小OO
文档
2020~2021学年七(下)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2周)

【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听邻家吹笙①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释】①笙: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洪亮如风鸣,固有“凤吹”之称。

1.“不知墙外是谁家”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本诗的“听笙”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闻笛”分别传递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阅读全诗,赏析末句“疑有碧桃千树花”的妙处。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     

A.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卖油翁》)
B.及鲁肃过寻阳

及其家穿井

(《穿井得一人》)
C.孰若孤

若躇步跐蹈

(《杞人忧天》)

D.见往事耳

昨夜见军帖

(《木兰诗》)
E.肃遂拜蒙母

遂成枯落

(《诫子书》)
5.结合画线句,说说吕蒙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问题。

    建南杨子石袍告予曰:吴越间,有鬈髯①丐子,编茅为舍,居于南坡。尝畜一猴,教以盘铃②傀儡③,演于市,以济朝夕。每得食,与猴共,虽严寒暑雨,亦与猴俱。相依为命,若父子然。如是十余年,丐子老且病,不能引猴入市。猴每日长跪道旁,乞食养之,久而不变。及丐子死,猴悲痛旋绕,如人子躃踊状④.哀毕,复长跪道旁,凄声俯首,引掌乞钱。不终日,得钱数贯,悉以绳钱入市中,至棺肆不去,匠果与棺,仍不去,伺担者,辄牵其衣裾。担者为舁棺至南坡,殓丐子埋之。猴复于道旁乞食以祭。祭毕,遍拾野之枯薪,廪于墓侧,取向时傀儡置其上焚之,乃长啼数声,自赴烈焰中死。行道之人,莫不惊叹而感其义,爰作“义猴冢”。                                   

  (选自《虞初新志•义猴传》)

【注】鬈髯:胡须卷曲;②盘铃:古代一种乐器;③傀儡:木偶;④躃踊:捶胸顿足。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是者十余年,丐子老且病,不能引猴入市。

②行道之人,莫不惊叹而感其义,爰作“义猴冢”。

7.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一话说说文中猴子的“义”表现在哪些地方。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疫情下的经济复苏

材料一:一个“夜魔方”,搅动苏州古城一池春水。

    夜幕降临,拥有百年历史的观前街上,潮流集市、露天电影、姑苏“美食趴”等准时登场,人流从四面八方聚来,这样的热闹景象已持续一个多月;夜色渐浓,古典园林沧浪亭里,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一票难求,在昆曲博物馆加推厅堂版演出,一样座无虚席。“夜魔方”不停转动,背后是“姑苏八点半”的品牌力。“苏州市举全市之力打造‘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把古城作为重点谋篇布局,给姑苏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苏州常委、姑苏区委、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黄爱军说,在夜间经济的推动下,姑苏区历史与现代重合碰撞,_________,变得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富魅力。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姑苏区,是全国首个而且是唯一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辖区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高度密集,古街古巷纵横交织、名人典故俯拾皆是,一直以来都是世人“看苏州、读苏州、品苏州”的重要窗口。2019年,姑苏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675.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0.15亿元,分别占苏州全市的20%和17.82%,两项数据在苏州各板块中均位列第一。

  材料二:“姑苏八点半”精品夜游线路

线路范围活动
 繁华山塘

 山塘街一带

夜游画舫

玉涵堂后花园《寻梦山塘》演出

 邂逅Young苏州

 金鸡湖畔

交响乐团演出

芭蕾舞团文艺快闪

音乐灯光秀

 夜游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画与景的交响曲

名画情景模仿秀

传统活动体验

 盛世观前

 人民路观前街

怡园夜花园

观前老字号

姑苏“美食趴”

 创意姑苏

 平江路一带

《金榜题名时》沉浸式喜剧

“网红菜场”双塔市集

评弹昆曲表演

材料三: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2020年5月27日,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月1日上午,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夜市在丰富市场,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区其他一些街道也或多或少存在规模不等的夜市,一定程度上对交通、环境等方面造成了影响。同时产生的生活噪音和油烟污染,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群众的生活和休息。

    因为没有固定经营场所而且贩卖的商品质量低下,产品及服务不受相关部门监督,某些不法摊贩为了求得更大的眼前利益而欺骗消费者,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

    摊贩间争夺摆卖地盘,摊贩与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周边商铺对摊贩的敌意与无可奈何,都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更有一些城市发生暴力事件。

8.阅读“材料一”,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模仿画线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

9.如果你有朋友来苏州游玩,想领略一下苏城的风采,你会推荐他去什么地方呢?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推荐一条线路及活动,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10.在经济复苏的举措中,有利有弊,请针对材料,给市场管理部门提两条消除弊端的建议。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一碗米粉

徐全庆

   (1)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2)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3)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4)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5)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

   (6)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7)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8)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9)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10)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11)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12)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13)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

11.文章第(4)段用了哪一种叙述方式?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12.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桂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13.赏析第(8)段划线的句子。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

14.你认为小说的结尾好吗?好,请说说理由。不好,你会怎么写?

15.读完全文,你最敬佩哪个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诗词鉴赏】

1.这句诗写诗人的循声喻问,承上启下,承接上句写笙声的超凡脱俗、明丽绚烂,引出下文对笙声的探寻,又自然点题,侧面烘托了笙声的魅力(吸引了)之大。

2.“听笙”传递了作者对笙声的喜爱和向往之情。“闻笛”传递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一个“疑”字,表明了这一句是诗人听到了乐声后产生的想象.想象出花的繁盛烂漫,表现了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的特点.(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

译文:

吹笙的声音如隔着彩霞从天而来,不知是从墙外哪一家传来。

重重的大门紧锁无处可寻,猜想其中必有千树的桃花,灼灼其华。

【文言文阅读】

4.CD

5.面对鲁肃的惊叹,吕蒙既有当之无愧的坦然,又为自己的进步之大而感到自得、兴奋。

6.①像这样过了十多年,乞丐年老而且有病,不能再带猴子去集市表演了。

   ②路过的人无不惊叹,被它的忠义所感动,于是将它安葬,称为“义猴冢”。

7.猴子乞讨养活乞丐;告诉别人乞丐已死;哭求乡人为乞丐办丧事;跪着乞食,来祭奠乞丐;到野地找来枯柴点火焚烧,最后长啼几声追随乞丐而去。

【译文】

    建南杨石袍先生告诉我说:在吴越一带,有一个须髯卷曲的乞丐,在南坡搭了个茅草屋。他养了一只猴子,教它在盘铃的伴奏下表演木偶戏,在集市上演出以维持生计。乞丐每次得到食物,都与猴子分享。无论严寒酷暑都与猴子在一起,彼此相依为命,如同父子一般。像这样过了十多年,乞丐年老而且有病,不能再带猴子去集市表演了。猴子就每天跪在路边,向行人乞食来养活他,过了很久也从不改变。乞丐死后,猴子悲痛地环绕着他的尸体,像人子丧父一样捶胸顿足。哀悼之后,又在路边跪下,垂下头凄声叫着,伸手向路人要钱。不到一天,讨来数贯钱。它把这些钱用绳穿起来,到了集市上,在卖棺材的店铺前不肯离去,于是店主便卖给它一副棺材。它还不肯走,看见有挑担子的人,就上去牵拽他的衣服。挑担的人便帮它把棺材抬到南坡,收殓乞丐的尸体,将他埋葬。猴子又在路边跪着乞食,来祭奠主人。然后到四周的野地找来枯柴,堆在墓的一旁,取出以前使用的木偶放在上面,点火焚烧。最后长啼几声,便跳到烈焰中烧死了。路过的人,无不惊叹被它的忠义所感动,于是将它安葬,称为“义猴冢”。

【现代文阅读】

8.文化和经济共助振兴。

9.示例:对于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先到山塘街一带,参加夜游画舫,玉涵堂后花园《寻梦山塘》演出,然后到苏州博物馆,参与画与景的交响曲﹣﹣名画情景模仿秀,传统活动体验。最后累了饿了,就到人民路观前街,游怡园夜花园,观前老字号,姑苏“美食趴”。推荐这要路线,主要是这条线传统文化的气息比较浓,比较适合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可以游可以吃。

10.①出台相应的地摊经营规范条例,固定地摊位置,实行地摊环境责任制。②各摊户签定诚信经营承诺书,保证产品、服务质量。

11.C.

12.设置了悬念,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的兴趣。

13.这句话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采用了反复的修辞,传神地描会了父亲找到老杨后的激动、喜悦、兴奋心情。

14.小说结尾好的理由:小说的结尾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很好地折射出了老杨这个人物身上的重情重义、善解人意。

15.文中”我”、父亲、老杨都是值得敬佩的人。

示例一:“我”最值得敬佩;“我”是个孝子,为了父亲放弃去西双版纳,为了找老杨东奔西走,没有怨言。

示例二:父亲最值得敬佩,父亲为了偿还15年前欠下的米粉钱,不惜千里也要找到老杨还钱,他是一个做事坚持不懈、诚信、善良、感恩、重情重义的人。

示例三:老杨最值得敬佩,老杨15年前不收父亲米粉钱,帮父亲解困,是一个内心善良、心胸宽广、重情重义的人。15年后为了了却父亲的还钱的愿望,假冒米粉店老板,可见他又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意思对即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