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EXCEL对各科成绩进行分析
2025-09-29 18:24:53 责编:小OO
文档
EXCEL对各科成绩进行分析、统计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都需要对各科成绩进行分析、统计,流程包括录入各科成绩→计算总分、平均分并排定名次→统计各科分数段人数、及格率、优秀率及综合指数→打印各种统计报表→制作各科统计分析图表等。有了EXCEL,我们可用不着躬着身、驼着背、拿着计算器一个一个算着学生的成绩了!

  启动EXCEL2000,录入学生的考试成绩,如图1所示。然后在J2单元格处输入公式"=sum(c2:i2)然后拖动填充柄向下填充,便得到了每人的总分。接着在k2单元格处输入公式"=average(c2:i2)",然后拖动填充柄向下填充,便得到了每人的平均分。 

图1

平均分只需保留一位小数,多了没用。所以选中第k列,用鼠标右键单击,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设置单元格格式(F)…如图2所示,在数字标签中选中"数值",小数位数设置为1位。  

图2

下面按总分给学生排出名次。 

在L2单元格处输入公式"RANK(J2,J$2:J$77,0)然后拖动填充柄向下填充,即可得到每人在班中的名次(请参考图1)。 

  说明:此处排名次用到了RANK函数,它的语法为:

  RANK(number,ref,order)

  其中number为需要找到排位的数字。(即你准备对哪个单元格进行排名)

  Ref为包含一组数字的数组或引用。Ref 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排名区域,注意绝对符号$ 的使用)

Order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 

  ·如果 order 为 0 或省略,Microsoft Excel 将 ref 当作按降序排列的数据清单进行排位。

  ·如果 order 不为零,Microsoft Excel 将 ref 当作按升序排列的数据清单进行排位。 

  最后,单击L1单元格,然后在“工具”菜单中选“排序”->“升序”,即可按照名次顺序显示各学生成绩。 

  另外,我们还希望把不及格的学科突出显示,最好用红色显示。于是拖拉选择C2:E78(即所有学生语、数、外三科成绩),然后执行"格式"菜单下"条件格式"命令,弹出"条件格式对话框"。我们把条件设为小于72分的用红色显示(因为这三科每科总分为120分),点击"格式"按钮,把颜色设为红色。再按"确定"按钮。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把理、化、政、历四科小于60分的也用红色显示(因为这四科每科总分为100分)。

下面我们来统计各科的分数段以及及格率、优生率、综合指数等。

下面我们来统计各科的分数段以及及格率、优生率、综合指数等。 

(1)60分以下人数:在C78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C2:C77,"<6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I78单元格处;

 (2)60分~69分人数:在C79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C2:C77,">=60")-COUNTIF(C2:C77,">=7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3)70分~79分人数:在C80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C2:C77,">=70")-COUNTIF(C2:C77,">=8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4)80分~8分人数:在C81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C2:C77,">=0")-COUNTIF(C2:C77,">=9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5)90分以上人数:在C82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C2:C77,">=9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6)平均分:在C83单元格处输入公式"=AVERAGE(C2:C77)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I83;

  (7)最高分:在C84单元格处输入公式"=MAX(C2:C77)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I84;

  (8)低分率:是指各科40分以下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值。在C85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C2:C77,"<=40")/COUNT(C2:C77)*10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I85;

  (9)及格率:语、数、外三科及格分为72分,所以在C86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C2:C77,">=72")/COUNT(C2:C77))*100",并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E86;而理、化、政、历等四科及格分60分,所以在F86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F2:F77,">=60")/COUNT(F2:F77))*100",并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I86;

  (10)优生率:语、数、外三科96分以上为优生,所以在C87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C2:C77,">=96")/COUNT(C2:C77))*10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E87;理、化、政、历等四科80分以上为优生,所以在F87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F2:F77,">=80")/COUNT(F2:F77))*10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I87处;如图3所示。

  (11)综合指数:我们学校的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z=[(1+优生率-低分率)/2+及格率+平均分/该科总分]/3。所以在C88单元格处输入公式"=((1+C87/100-C85/100)/2+C86/100+C83/120)/3",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E88;在F88单元格处输入公式"=((1+F87/100-F85/100)/2+F86/100+F83/100)/3",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I88。如图3所示。 

图3

 对了,为了让别人对各科的分数段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可以考虑采用图表。单击“插入”菜单中“图表”命令,弹出“图表向导”对话框,在“图表类型”列表框中选择一种图型,如“饼图”,单击“下一步”,单击“数据区域”文本框右边的压缩列表框,拖拉选择B78:C82,再次点击该压缩列表框;单击“下一步”,输入图表标题,如“高一(1)班语文成绩分析图”;单击“下一步”,再单击“完成”。如图4所示。其它各科同样处理,但在拖拉选择数据区域时,因为是不连续的区域,所以要按住“Ctrl”键。好!一切OK!

且慢!为了以后的考试中不再重复上述繁琐的工作,最好把上述工作表另存为一个模板。于是我把上述工作表复制一份到另一工作簿中,然后删掉所有学生的单科成绩(即表中C2:I77部分),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在"保存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模板(*.xlt)",把它保存为一个模板文件,这下可以一劳永逸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