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萝岗中心城区(一期)保障性住房项目(规划路东侧)施工总承包(标段十)
建设单位: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
设计单位:广州市民用建筑科研设计院
监理单位:广州市市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含H-6、H-7、H-16、H-17四栋高层公租房,一栋3层幼儿园托儿所及风雨连廊,总建筑面积约77766㎡。地下室2层,负二层层高为4.0m,负一层层高为6.0m;H-6、H-7栋高层公租房地上32层,标准层层高为2.8m,建筑高度: 97.0m;H-16、H-17栋高层公租房地上30层,标准层层高为2.8m,建筑高度:91.2m。主体结构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3类(50年以上),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一类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
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0-2010
4、《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5、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强建筑工地环保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建质〔2014〕754号)等相关文件。
三、施工目标
1、控制粉尘及气体排放,不超过法律、法规的限定数值。
2、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
四、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1、领导小组架构
2、小组组成及工作分工
序号 | 职 务 | 分工情况 |
1 | 组长 (项目经理) | 组织制定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防尘降噪第一责任人,负责防尘降噪全面管理工作。组织制定防尘降噪施工方案、措施;负责防尘降噪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制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
2 |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 协助项目经理制定防尘降噪施工方案目标及规划;组织协调绿色施工所需的人员、设备、场地等资源,全面监督绿色施工方案执行。 |
3 | 副组长 (项目总工) | (1)协助项目经理制定防尘降噪施工方案、措施、管理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2)负责组织按防尘降噪施工要求,制定施工目标,编制施工方案,制定各种节约措施;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提供绿色施工中的技术支持。 (3)贯彻国家及地方环境保律、法规、标准及文件规定。 (4)参加环保检查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现场污染排放始终控制在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规的允许范围内。 |
6 | 噪音控制组 | 按照方案及平面图中所给定的噪声控制点,安装好测量仪器并妥善保护,每天早、中、晚分别记录噪音读数,并将每日记录 |
7 | 扬尘控制组 | (1)按照方案要求,每天落实土方施工、主体、装修施工阶段防扬尘污染措施的执行。 (2)做好不同施工阶段场区内目测扬尘高度记录整理汇总分析。 |
1、灰尘
(1)土方阶段:土方灰尘、生活垃圾。
(2)结构阶段: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细颗粒材料。
(3)装修阶段:建筑垃圾、粉状材料、生活垃圾。
2、噪音
(1)土方阶段: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破碎钻等。
(2)结构阶段:地泵、汽车泵、振捣器、混凝土罐车、空压机、支拆模板与修理、支拆脚手架、钢筋加工、电刨、电锯、人为喊叫、哨工吹哨、搅拌机、钢结构工程安装、水电加工等。
(3)装修阶段:拆除脚手架、石材切割机、砂浆搅拌机、空压机、、电刨、电锯、电钻、磨光机等。
六、防尘降噪一般规定
1、定期组织防尘降噪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防尘降噪施工意识;定期对施工现场防尘降噪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项目部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进行防尘降噪施工知识及有关规定、标准、文件和其他要求的培训并进行考核,以保证这些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和工作能力。
2、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防尘降噪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防尘降噪施工负责。总包进入施工现场的各工程承包单位签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责任书》。
七、防尘降噪控制措施
1、防尘措施
(1)办公区和生活区全部进行硬地化,并在部分区域进行绿化、美化。
(2)办公区、生活区在大门口设置垃圾箱,垃圾箱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清运。并在在食堂、饮水区、洗碗处放置塑料桶存放剩饭菜及液体垃圾,餐厨垃圾每天由专业公司进行收运。
(3)办公区、生活区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打扫,并定时进行洒水降尘。
(4)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用C20混凝土硬化10cm厚。非主要道路可采用其他硬化措施(铺砖、铺礁渣、铺碎石等)。裸露的场地进行绿化或固化。
(5)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6)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7)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系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应密封存放。
(8)在楼层外栅栏采用喷雾安装降尘系统,减少扬尘污染。
(9)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进行平整硬化(C20混凝土面),堆土区全部用密目网覆盖。
(10)建筑拆迁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11)对工程剩余的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要进行妥善再利用,严禁随意丢弃。
(12)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用洒水降尘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13)施工现场建垃圾堆场,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的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洒。
(14)依据现场场地情况安排专人进行洒水。
(15)各施工阶段降尘要求
1)土方施工阶段
各单位要与承包土方运输的单位签订环保协议,要求其遵守法律法规及其其他要求。
土方作业阶段,建筑挖掘机应在合适位置安装喷水降尘设备,及时对开挖土方扬尘污染严重的部位进行喷水处理。
基槽开挖时土方要及时清运并覆盖,四级风以上不得进行土方作业。现场需留土时,应采取覆盖、喷撒固化剂或种植植物等方法。
开发土方外运时,土建施工员旁站监督,每车控制土量不得超过车辆两侧挡板,严禁装载过满而洒出;每辆车出场区大门前必须用人工将车辆上的土体拍实并用密目网覆盖,方能放行。施工场区大门口设置洗车槽和高压水,运土车辆到达大门口时,由保安统一对车辆轮胎、车体进行清理,避免带泥上路。洗车池与沉淀池、临建排水沟连接,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临时道路安排专人对零星掉落的土石进行清理。
2)基础施工阶段
基础施工阶段,在场区内所有主道路上安排专人洒水,保证路面湿润。针对本地区干燥多风的气候特点,载重车暂不通行的路段覆盖密目网。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场区外。
扬尘控制组成员在土方开挖阶段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场区内主要道路目测扬尘高度,并整理汇总。
3)结构施工阶段
施工现场要制定清扫、洒水制度,配备设备,指定专人负责。
施工垃圾在分拣后要日产日清。
水泥、外加剂、白灰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材料必须入库存放。临时在库外存放时应进行牢固覆盖。现场存放的散体材料必须加以严格覆盖。运输和装卸细颗粒材料时应轻拿轻放并覆盖严密,防止遗撒、扬尘。
木工加工房内的锯末应随时装袋存放,防止扬尘,钢筋加工区的铁屑及时清理。
回填土施工时,掺拌白灰时禁止抛撒,避免产生扬尘。及时清扫地面上的回填土。
清除建筑内的施工垃圾时,必须采用袋装或容器吊运,严禁利用电梯井或从楼内向地面抛撒施工垃圾。
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平整坚实。
使用预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4)装修阶段
装修工程每道工序完成后要及时清理现场,垃圾装袋清运。工程全部完工清理房间前应洒水后进行清扫。
脚手架在拆除前,必须先将水平网内、脚手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避免扬尘。
对抹灰工程、涂料工程的基层处理、打磨工序等采取淋水降尘,饰面板(砖)、轻质隔墙等切割应采取封闭措施,避免造成扬尘。
根据在施工面积的大小成立15~20人的洒水小组。
2、降噪控制措施
(1)施工时间应安排在6:30~21:00进行,因生产工艺上必须连续施工或特殊需要夜间施工的,必须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施工。项目部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
(2)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易设置在远离居民区一侧。尽量选用低噪声振捣器,振捣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与保养。振捣混凝土时禁止接触模板与钢筋,并做到快插慢拔,应配备相应人员控制电源线的开关,防止振捣器空转。
(3)人为噪声的控制
1)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进行现场培训,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生产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合理安排施工生产时间,使产生噪声大的工序尽量在白天进行。
3)清理维修模板时禁止猛烈敲打。
4)脚手架的支拆、搬运、修理等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减少人为噪声。
5)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
6)夜间施工尽量使用隔音布、低噪声振捣器等方法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材料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必须轻拿轻放。
7)每年高考、中考期间,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不得夜间施工。
(4)机械噪声控制
减少施工噪声影响,应从噪声传播途径、噪声传播源入手,减轻噪声对施工现场之外的影响。切断施工噪声的传播波途径,可以对施工现场采取遮挡、封闭、绿化等吸声、隔音措施,从噪声源减少噪声。对机械设备采取必要的消声、隔振和减振措施,同时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施工现场场界噪声应符合下表规定:
施工现场场界噪声限值
施工阶段 | 主要噪声源 | 噪声限值(DB) | |
昼间 | 夜间 | ||
土石方 |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 75 | 55 |
打桩 | 各种打桩机等 | 85 | 禁止施工 |
结构 |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 70 | 55 |
装修 | 吊车、升降机 | 65 | 55 |
八、附图
1、生活区平面布置图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