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水量,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河道水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5)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水资源区域宏观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措施之一。根据2007年上游流域用水调查分析,由于持续干旱,
流域内水量不能满足当地用水需求,水资源不足问题在本流域不好解决。建议尽快推动万家寨水库引黄济京方案的落实,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促进上游地区经济建设,发挥官厅水库综合效益。
(责任编辑:梁延丽)
北京城市用水主要由地下水、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两大水库为主,张坊、怀柔、平谷和昌平4大应急水源以及再生水为辅供应;郊区主要依靠当地地下水。
1999年来,本市遭遇持续干旱,年均降水量仅为多年平均的7成,年产水资源量不足多年平均的一半,多年积蓄的地下水、水库存水不断减少,水资源紧缺成
Situationofwaterresourcedevelopment,utilizationandmanagementafterSouth-to-
NorthwatertransferprojectinoperationLIWu-qin1FENGShao-yuan2LIUPei-bin3
(1.BeijingMunicipalCommissionofDevelopmentandReform,100031,China;2.CollegeofWaterConservancyandCivilEngineering,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3.BeijingMunicipalInstituteofHydraulicEngineeringPlanning,Design&Resarch,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
Basedontheexistingsituationanalysisofwaterutilizationandthenewconditionof
waterresourceafterSouth-to-Northwatertransferprojectputtinginoperation,somecountermeasuresandassignmentsfordevelopment,utilizationandmanagementofwaterresourceshavebeensuggested.
KeywordsSouth-to-Northwatertransfer
Waterresources
Situation
Assignment
南水北调通水后北京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李五勤1
冯绍元2
刘培斌3
(1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000312中国农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100083
3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100044)
摘
要
分析了北京市当前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南水北调通水后新的水资源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的任务和对策。关键词
南水北调
水资源
形势
任务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637(2007)06-00011-03
收稿日期:2006-08-20
作者简介:李五勤(1977—),男,工程师。
・11・
1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前后的水资源形势
当前,北京市的水资源供需属缺水状况下的非常安排,采用了危机管理措施。概括起来就是:牺牲生态保生活,压缩郊区保城区,动用储存保当前,总量控制,持续供给。付出的代价十分巨大:生态环境用水大幅调减,城市水系水质恶化;水库蓄水逐年减少,地下水持续超采,供水水源减少,应对供水危机的能力继续降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质灾害初步显现。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到“十一五”的末期,南水北调工程将可向北京输送10亿m3的优质水源,在战略上将极大地解决北京严重缺水的状况。届时北京将拥有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洪水和南水北调等“五水”资源,城市水资源条件将大大改善。结合我市本地地下水、地表水和再生水等资源的联合利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指出,到2010年北京市本地水源可供水量32亿m3,再加上南水北调来水,2010年北京市的水资源供给总量将达到42亿m3左右,满足北京城乡用水的基本需求。
从全市水资源量上看,北京市从90年代末开始已持续多年的逐年用水超过可供水资源量的状况将大大改善。在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基本维持生态环境不再恶化等方面具备了资源基础,为建设宜居城市创造了条件。将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这种生态环境供水超极限压缩的局面,维持生态环境状况不再恶化的需求量将会得到基本满足。
2新阶段北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新任务
(1)水资源总量基本满足,空间分布不均是急需解决的急迫问题。南水北调来水后从总量上可以满足北京的用水需求,但是,目前我市城市水资源供应体系是按照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地表水由北向南、地下水就地开采的格局不断建设的,南水北调通水后,目前的供水体系尚不能满足将全市40多亿m3水资源合理的配置到各个区域、各种产业的需水要求。要加快配套工程建设,实现中心城区的用水需求和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能力的顺利衔接,逐步退还郊区水源地的水资源保障新城用水,充分、高效利用南水北调来水。例如,目前城市中心区的主要供水厂为第九水厂,通过怀柔水库到第九水厂的管线供水。南水北调来水后,第九水厂作为南水北调水的规划主要水厂,就急需解决南水北调水向第九水厂的输水系统;目前的南城地区主要依靠城市北部地区的水厂通过配水管网配水,以及当地的地下水解决,造成城市供水管网水压不均,也造成南城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南水北调来水后就需及时构建覆盖南城的输水、净水和配水体系。因此,架构将南水北调主体工程从城市西部向东南部再分配的水资源配置系统,解决好这一空间分布问题是用好南水北调水迫切的重要任务。
(2)用水和供水在时间上的差异将可能导致来水利用程度的降低,需要周密安排用水计划,加强联合调度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南水北调来水。目前本市水资源主要以地下水、密云、官厅等大型水库为水源,来水能充分存储,用水能随用随取。但南水北调来水将受到国家分配的指标、工程的输水能力、水源区的丰枯变化、京津冀等受水地区的需水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与需水情况不相一致的情况。因此,怎样实现南调水与用水之间的调蓄、南调水与本地水联合调度,也是来水之前要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3)调水进京后水资源的管理重点将发生一定的变化,长期应对应急供水的管理模式将不能适应具有一定资源调配能力的常规管理模式,需完善整个管理、决策、规划体系。南水北调来水后,本市水资源供应的寅吃卯粮局面将大大改善,密云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的主要任务将从侧重供水向侧重存储水资源,向战略储备水资源转变,目前这种本地水利工程设施通过收取水费保障工程设施的运行、管护的水管将难以维继,需要着眼长远、从保护和储备战略水资源的发展思维制定新的措施,实现功能的顺利转变。在水价的执行上,对多种水源联合调度供水、多种供水成本并存的情况,需要按照一种合理的水价标准、以及征收调整和相互补贴的制度,以实现全市自来水的同价和各自来水用户取用各种水源的相同价格,这才能实现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
・12・指标的落实。
3解决南水北调通水后北京水资源配置问题的主要措施
(1)合理安排各种水源的配置方案。根据南水北调来水后全市各种水源的功能定位,调整我市现有水源的功能和定位,把目前的地下水、密云水库等从重要的城市水源调整为未来南水北调的补充、战略资源储备。南水北调来水后合理配置各种水源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发挥密云水库及地下水的多年调节作用,充分使用南水北调来水,后用密云水库水,用密云水库作为南水北调的间接调蓄库,使密云水库有所储备,确保城市供水安全。二是南水北调进京水的主要供水对象是优先供城市生活、工业用水。对各种水源要进行统一调配使用,密云水库、南水北调来水和优质的地下水要优先满足生活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和农业,尽量使用再生水。三是适应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本地水资源要优先保障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云水库供水范围内新城要考虑由密云水库水源解决部分,调整密云水库只保障中心城用水的局面。四是逐步关闭自备井,涵养地下水,提高城市供水水质,提高城市自来水供水率。南水北调供水范围内的中心城及新城地区等地下水长期超采区,其城市工业、生活需水量尽量由南水北调水源解决。
(2)加快完善构建新的城市供水体系。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进京后,迫切需要我市按照新的水资源条件加快改造城市供水格局,要按照已经确定的功能定位的发展目标,实现南北互济、东西联调、围绕中心、新城相联的新的城市供水格局,要通过供水输水系统把南水北调来水输送到规划配置的地区和产业,使外调水送得进,落得下,用得上。随着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要加快实施本市配套工程总体规划,推进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建设。尤其要重视来水的调蓄工程建设,以适应来水后全市的水源供应格局的变化,提高南水北调工程调水的利用率。
(3)从侧重开源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转变。加强用水效益的评价,制定完善用水许可制度,在全市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基础上,落实用水指标的配置,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权制度的建设,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重点推动建立适应北京水资源条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争取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实现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的基本平衡,逐步涵养回补地下水,逐步重建良好生态系统。加强用水户的管理,杜绝高耗水企业绕过取水许可制度取用水资源。在新的水资源条件下应合理评价各项供水水源的综合效益,尤其是生态环境用水的直接和间接效益的合理评价,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基本满足。完善水价管理及征收机制,真正落实合理的配置方案。
(4)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环境状况。将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用水作为本市水资源利用的重点,利用良好的水资源基础改善城市河湖水系状况。要在新的水资源条件下,着重研究城市河湖水系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保障方案,充分利用再生水、大力开发雨洪水、适当配置地表水,补充生态环境用水,合理规划河湖水系的绿化和水面的比例,建设溪水潺潺,清水长流的生态河湖。
4结语
南水北调通水后,北京市的水资源形势将发生重大的转变,在南水未引进京之前,必须认清新的水资源形势,从合理安排各种水源的配置方案、加快完善新的城市供水体系、从开源侧转变到需求侧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充分地做好迎接客水的准备工作,确保外调水的高效合理利用,促进北京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资源公报[Z].1999—2005.
[2]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总体规划[Z].2006.
[3]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Z].2001.
[4]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Z].2006.
(责任编辑:林跃朝
)
・13・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