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赵艳红开题报告
2025-09-29 18:16:21 责编:小OO
文档


邯  郸  学  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论文题目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若干策略  

      

学生姓名           赵艳红      

学    号       20100740011015  

指导教师           赵冠华      

年    级         2010级本科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3年 12月20日

说        明

1.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

3.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题目来源

   

    教师课题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若干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多种方式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层次了解资料,从中认真分析数学教育与数学过程教学,然后结合现代数学教育教学提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必要性。

2、查找各种文献资料后,以数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分析探讨为基本出发点,提出数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极其价值所在,从而这找出优化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

3、通过对数学教育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探讨,结合自己大学实习期间在教学方面所积累到的相关经验,结合一些课例,提出如何设计数学课堂,才能使教学过程更优化的一些策略。

开题依据(包括相关研究现状、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等)

数学教育的发展 ,远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现,是数字和几何孕育了人的理性思维,而这种理性思维通过对客观世界数学规律的揭示得以体现出来,而数学教育是数学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数学教育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而逐渐形成的,而数学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数学教育特有规律的一门科学。数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和“数学学习论”为基本框架的学科分支。数学教学论以教师的教育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等不同层面探讨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数学教学过程规律、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原则、数学教学策略、数学教学组织形式、数学教学实践等内容的研究与讨论,是数学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离不开数学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下,积极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养成全面发展的个性。从一般意义上讲,数学教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数学活动,由此获得知识经验、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数学教育教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数学教育教学的传统。我国对数学教学起指导作用的纲要,过去称为教学大纲,现今借用美国的名词改称课程标准。无论大纲还是课标,都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突出具体的目标描述。如:《教学大纲》中不仅明确了总体教学目的,而且分章、节详细罗列了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目标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陈述,横向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纵向的课程目标则是根据上述四个目标提出分学段目标。

    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获取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真切体验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充分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我们的新课改实施的时间还不长,有些教师还不能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新理念,很好的运用教学新策略,致使目前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练习而练习,更多的只是因为要“体现新理念”而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而已,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因此,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而课堂的有效性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可谓是息息相关。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现在数学教师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因此,探究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方法和策略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包括外出调研)

2013年11月01日-2013年11月10日, 选题

2013年11月11日-2013年12月20日, 查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013年12月21日-2013年12月30日, 上交开题报告,开题

2014年01月03日-2014年05月16日, 写毕业论文,完成论文初稿

2014年05月17日-2014年05月25日, 提交毕业论文

2014年05月26日- 2014年06月08日, 论文答辩

预期结果及成果形式

    论文

可行性分析(已具备的条件和待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已具备的条件:大学四年中已学的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数学解题思维与方法等相关专业知识,使我已经对数学教育和数学课堂过程教学有了一定认识和知识积累,大学期间自己通过教育实习实践教学得到的教学的相关经验,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悉心听取指导老师的见解与建议,深入的总结分析。

待解决的问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研究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提出一些合理的策略和方法,并结合教学实例进行阐述和说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要做的是对自己的亲身体验,论述文献中和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典型案例,再进行调查研究,最后整理出来论文的形式。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对数学教育和数学课堂过程教学进行探究,提出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些合理的策略和方法,主要是从数学教育和数学课堂过程教学的探讨两个方面剖析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策略。       

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首先了解一下现在新课改下的数学教育相关资料,想好大概的论文模式后,先把实践中已有资料整理,并对其进行一下分析研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中,借助有关的文献在深入研究得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若干策略,并结合相关课例进行整理总结,出相关内容,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

[2] 郑毓信.数学思维与数学方[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3] 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5] 叶晓俐.过程教学的几点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04

[6] 黄新民.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01 

        

[7] Rollions,jason .U.s.Science,Technology,Engneering and Math (STEM) Education [M].C:Published By Nova Science Publications Inc ,2011,07

[8] 沈南山,周其明.数学教育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出版,2012

[9] 刘俊,孙雪梅,康霞,朱维宗.数学教学概论[M].成都:科学出版社,2012

[10] 全国中师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论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

[11]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2] 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论证意见

____________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系(二级学院)主任(院长)审查意见

系(二级学院)主任(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