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
2025-09-29 18:16:28 责编:小OO
文档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电话
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
邮件714779617@QQ.com
单位镇雄县尖山乡陇家湾小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研究,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精神。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共有50个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探索是孩子热衷的事情,他们在课外已经从网络和学校藏书中对于居里夫人做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镭的发现和提炼是一项很艰苦工程量巨大的事情,但是对于镭的发现对科学的推进及为什么居里夫人在丧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完成这项伟大的发现,认识的不到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背诵喜欢的部分。

2、在思考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认识居里夫人形象之美,感受其品格之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3、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感悟人生意义。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预习探究环节,我利用多媒体PPT课件制作的“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的演讲视频”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目光集中到本课的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的居里夫人身上来。居里夫人的容貌,她那沙哑的声音,居里夫人上台前后的会场气氛变化,黑白交间的画面让学生沉浸在思考中,居里夫人的美到底体现在哪里?

合作交流环节,主要通过PPT对生字新词进行检查,这一部分生字新词也就是下一环节需要学生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去理解的。

品读感悟环节,通过学生的理解,对于居里夫人的美进行深入的剖析。利用字体变色的技术手段,让学生明白居里夫人的美,不只体现在外在容貌的美,还体现在永不言败执着追求的科学献身精神的美,更表现在不追求金钱名利的科学人格美上。利用科技手段让镭发出淡蓝色的荧光,让学生明白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的女学者变成了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了物理学的计量单位居里……

课堂设计,由于多媒体的帮助更符合孩子们的兴趣,让我的课堂生动活泼。每一步都紧扣科学精神的主题,恰到好处的表达了文本信息,让孩子们准确地理解了文本,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对美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预习探究出示“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的演讲”视频学生交流资料

观看视频

质疑课题

网络课件、视频资料
合作交流出示生字新词句子课件读词语和句子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
品读感悟找出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这些句子

补充资料

激情朗读

学生默读,在书中划线,品悟,抓重点词语和句子

学生进入情境

写一写居里夫人认为的人生的意义

课件、动画
拓展延伸引导交流人生的意义

推荐阅读

展示自己所理解的居里夫人的人生意义实物投影、课件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采取“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在了解居里夫人环节,为弥补学生教科书和认知的缺憾,教师截取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的演讲”视频资料,并以主持人颁奖词的形式拉近学生与居里夫人的距离。紧接着抓住课题中“美丽”一次,进一步挖掘居里夫人的美丽,从外貌到人格到精神的美,让学生在品读中陡升对居里夫人的仰慕之情,从小就树立为祖国、为事业奉献的思想。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通过默读、指名读、朗读、师生接读这一手段,加深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2、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成为学生情感投入的催化剂,更像一台播种机把科学奉献的思想播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特点。在第三环节的设计,就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认为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这些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观点的提出,孩子们在问题中学,在讨论中深入,在总结中提高,进而达到披文入情的学习目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