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doc
2025-09-27 16:09:01 责编:小OO
文档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英文名称:Basic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课程类型: 专业课  必修考查

总 学 时:42      学分:2.5      理论课学时:6      实验课学时:36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基本技能是医生和医学生的基本功,医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是衡量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临床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问诊和病历书写、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无菌术、妇产科基本技能、儿科基本技能等临床基本技能,以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临床分析能力等。依据“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内容,按照“牡丹江医学院培养方案”的安排和要求,课程开设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本课程目的是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主干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强化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的目的,为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 CAI 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模型等教学设备,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考试是检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实验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形成性考试采用对理论课和实验课出勤情况进行的考核,实验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主要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病历书写规范

【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掌握】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熟悉】门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思考题:

1、病历书写有那些基本规则和要求?

2、病历的种类有那些?

3、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那些规定?

二、问诊及处方、各项辅助检查申请单的填写

【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处分书写规则。

【熟悉】问诊的内容;辅助检查申请单的填写。

【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思考题: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包括那些内容? 

3、处分书写规则?

三、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

【掌握】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常见误诊原因。

思考题:

1、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常见误诊原因有哪些?

3、临床诊断的内容包括哪些?

4、临床诊断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四、实验

三、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

【实验名称】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

【实验时数】4学时

【实验教具】听诊器、典型病例资料等

【实验要求】初步建立临床思维,实现临床实习医师的角色转变。

【思考题】

1、试述临床思维的重要性?

2、如何自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

四、全身体格检查

【实验名称】全身体格检查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的手法,能够进行内容全面系统、结果准确的全身体格检查。

【实验时数】4学时

【实验教具】听诊器、血压计、直尺、软尺、叩诊锤等。

【实验要求】利用全身体格检查的教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组合训练,强化医学生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的手法,使学生熟练掌握体格检查的技能。

【思考题】

1、全身体格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五、临床常用穿刺操作技术

【实验名称】临床常用穿刺操作技术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1.掌握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的方法。2.熟悉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注意事项。

【实验时数】4学时

【实验教具】综合穿刺技能训练系统、各种穿刺包等。

【实验要求】教师操作示教,讲解操作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要求每个学生利用教学模型将四种穿刺术训练1-2 遍,规范操作手法,全部达到训练要求。

【思考题】

1、胸穿、腹穿、骨穿和腰穿常用的穿刺点各选在何处?

2、胸穿、腹穿、骨穿和腰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六、外科无菌术

【实验名称】无菌技术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

2.掌握洗手、穿/脱消毒衣、戴无菌手套、手术区消毒、铺无菌手术单等无菌操作。

3.了解无菌技术的相关规章制度。

【实验时数】4学时

【实验教具】消毒衣、手套、无菌单、训练模型、消毒液等

【实验要求】教师强化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相关规章制度,并通过强化无菌技术操作要点;学生相互练习并评判穿衣、戴手套、消毒、铺巾等无菌操作。

【思考题】

1、无菌术操作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2、消毒范围及操作时注意事项?

七、外科基本技术操作

【实验名称】外科基本技术操作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切开、分离、结扎、止血、缝合、换药、拆线的方法及操作要点。

2.掌握手术中常用的方结、外科结、张力结及三重结的打结方法。

3.了解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

【实验时数】8学时

【实验教具】刀柄、持针器、止血钳、剪刀、平镊、钩镊、弯盘、4号缝合线、棉垫、圆针、角针;示教绳(黑白两色)、棉线。

【实验要求】

1.掌握换药的正确方法;熟练、快速、标准地完成切开及单纯间断缝合法的操作;掌握单纯连续缝合法、荷包缝合法的操作要点;了解褥式(水平、垂直)缝合法的操作要点;了解各种缝合法的适用情况;

2.熟练、快速、标准地完成方结的操作;掌握外科结、张力结及三重结的操作要点;了解各种手术结的适用情况。

【思考题】

1、进针出针的方向、边距及间距?

2、切开操作时刀尖与皮肤的角度?

3、假结与滑结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避免?

八、妇产科基本技能操作

【实验名称】妇产科基本技能操作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产科和妇科采集病史的内容、基本方法和特点。

2.熟练掌握和应用妇科和产科检查的内容和手法。掌握四部触诊法,骨盆外测量,听胎心的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观察宫缩,骨盆内测量肛门检查法的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盆腔检查的检查器械、基本要求、检查方法;熟悉全身检查及腹部检查。

3.熟悉阴道分娩相关操作及手术;熟悉分娩机制。

4.计划生育的方法及选择

【实验时数】6学时

【实验教具】妇产科教学模型等

【实验要求】教师利用妇产科教学模型强化培训医学生的妇科和产科检查的内容。同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妇科和产科检查的内容,规范检查的手法。

【思考题】

1、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有哪些?

2、产前检查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有哪些?

九、儿科基本技能操作

【实验名称】儿科基本技能操作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儿童体格检查的特点和方法,儿科病史采集的特点和方法。

2.掌握儿科诊断技术骨髓穿刺、腰椎穿刺和硬脑膜下穿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其适应症。

3.熟悉小儿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的适应症。

【实验时数】6学时

【实验教具】儿科教学模型等

【实验要求】教师组织讨论和示范儿童体格检查的特点和方法,利用儿科教学模型或学生相互体检,练习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及内容和儿科基本技能,从而达到强化培训医学生的儿科学基本操作临床技能的目的。

【思考题】

1、小儿体格检查的方法?

2、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3、小儿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的适应症有哪些?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及进度分配表

序号课  程  内   容

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小计
病历书写规范22
问诊及病例分析22
临床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246
全身体格检查44
临床常用穿刺操作技术44
外科无菌术44
外科基本技术操作88
妇产科基本技能66
儿科基本技能66
合计63642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必修考查课,考核采用形成性考试加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要求主要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考核方式:出勤和课堂表现、随机测验、课程结业实验考试。课程结业实验考试(技能操作)题型及所占分值:待定。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占10%: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随机测验占10%)占20%;课程结业实验考试成绩(技能操作)占80%。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书目

参考教材: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主编:曹云霞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年8月出版

主要参考书:

《诊断学》第七版,主编:陈文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临床技能》主编:韩丽 王改兰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年4月出版

《内科学》第七版,陆在英 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外科手术学基础》主编:韩子玉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

《妇产科学》第7版,主编:乐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

《儿科学》第7版,主编:沈晓明 王卫平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