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福建省晋江市永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2025-09-27 16:07:14 责编:小OO
文档
    永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第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如期举行。据悉,184天的展期吸引海内外约7000万人次参观,本届世博会将以最广泛的国际参与度载入世博会史册。回答1-4题。

1.世博会期间,各种款式的吉祥物“海宝”深受消费者欢迎,畅销一直红火。“海宝”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它是(    )

A.世博会指定产品                  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承载“上海世博”的文化因素      D.深受消费者欢迎

2. 晋江的林先生打算到上海游世博园,他是第一次出门,不知道该携带现金,还是携带信用工具。你给他的建议是(    )

A.携带转帐支票                    B. 携带信用卡和少量现金

C.携带支票和少量现金              D. 只携带信用卡就行了

3. 上海世博会点燃火爆了“世博游”。旅游属于(    )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生产资料消费

4.当前流行的见面话题是:你世博了没?游世博成为一种时尚。这表明,影响当前很多人游世博的消费心理是(     )

A.攀比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实心理      D.求异心理

5.2010年5月10日100美元兑换679元人民币。5月15日,100美元兑换672元人民币。这表明(    )

    A.美元汇率升高    B.人民币贬值       C.美元升值    D.美元汇率跌落

6.人民币升值将会(    )

    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C.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             D.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7.产品质量,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走以质取胜之路。其经济学依据是(    )

    A.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B.产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C.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D.产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8.国庆节期间,一消费者在某商场打折优惠活动中用1600元购买了一台标价为2000元的数码相机。在这里的1600元和2000元,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9.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部分经济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从而引起了部分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恐惧,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

    ① 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 人们的存款数量增加  

    ③ 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 存款所代表的实物数量减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2011年春节前后,W市猪肉价格是每千克35元,西红柿价格虽比平时上涨,但每千克只有5元。猪肉之所以比西红柿贵,主要是因为(    )

    A.买西红柿的人更多               B.猪肉营养价值高于西红柿

    C.猪肉价值量大                 D.猪肉比西红柿的需求量大

11.商品的价值量由(   )决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比          B.个别劳动时间、正比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比          D.个别劳动时间、反比

12.我国春秋时代的大富翁陶朱公,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冬天购买商船夏天卖。这说明(    )

    A.时间会影响某些商品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商品价格

    B.陶朱公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C.不同的季节决定了商品的不同价格

    D.人们在夏冬两季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商品的不同价格

13.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

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B.古代少数名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

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14.在家庭生活中,如果把鸡蛋和肉类看作是替代商品。那么,当肉类价格大幅上涨后,所产生的影响是(    )

    ①消费者将减少对肉类的需求        ②消费者将增加对肉类的需求

    ③消费者将增加对鸡蛋的需求        ④消费者将减少对鸡蛋的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2011年4月,京鲁豫等部分地区蔬菜价格迅速下跌。蔬菜价格下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    )

    A.人们对其需求量急剧增加        B.人们对其需求量可能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

    C.人们对其需求量迅速减少             D.菜农扩大蔬菜种植规模

16.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规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东部地区的消费水平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要高,这主要取决于    (    )

    A.东部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B.东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

    C.东部地区对未来的预期收入较高    D.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超前

住房是人们在社会上安身立足的基本需求,过高的房价却使许多购房者望而止步,造成许多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请回答18—19题:

18.按消费对象划分,住房消费属于(    )

    A.劳务消费    B.有形商品消费    C.生存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消费

19.“过高的房价使许多购房者望而止步”说明了(    )

   A.我国居民的收入过低

   B.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

   C.商品价格高低影响居民的消费选择

   D.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还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

20.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占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  )

A.该家庭的收入水平高       B.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

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       D.该家庭的消费水平低

21、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        D.盲目从众

22.“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在别人家;岁末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这首诗(    )

    A.反映作者缺乏起码生存条件,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B.反映旧社会一般贫民家庭的生活情况

    C.反映作者不用为生存资料担心、衣食无忧的心情

    D.说明家庭消费中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23.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环节是(    )

    A.生产过程       B.分配过程       C.交换过程       D.消费过程

24. “破窗理论”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玻璃门窗被砸破,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而带来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破窗理论”体现了(    ) 

    A.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B.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C.  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D.市场调节与宏观的关系

25.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按劳分配制度

    C.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6.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27.随着电视动画片的出现,连环画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电视机、DVD、网上影院的出现,到电影院去看影片的人越来越少。这说明(     )

A.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B.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C.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29.我国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是(     )

A.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B.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

C.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0.当前,扩大农村消费,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归根到底要靠(  )

A 转变农民消费观念

B 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

C 大力发展生产力

D 正确认识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班级

姓名

座号

  永和中学2012年秋季期中考试

      高一年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60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0分,共4小题)

31              供过于求      (  ①       )     获利减少

       生产扩大                                            (      ②      )

                 获利增加       (    ③     )     供不应求    

(1)根据上图,在划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2)这个图所表现的经济现象对企业生产者来说有什么重要启示?(6分) 

32、2011年母亲节这天,康乃馨是最热销的花卉,价格从平时的每枝1至2元涨到7至8元左右。据了解,随着康乃馨价格的上涨,玫瑰花和百合花的销量也随之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康乃馨价格的无限上涨。

   (1)同样的康乃馨花为什么在母亲节期间的价格要比平时高很多?(4分)

   

(2)抑制康乃馨价格无限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主要内容如下。

 材料一:学生生日宴请:90%以上学生过生日都要互相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呈扩大的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貴。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就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有电子词典100%,手机、MP3达30%以上,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通过对获取材料的分析研究,学生王某准备撰写一篇研究报告。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为他的报告确定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并回答下列相关关问题。

(1)报告题目:                                                 (2分)

(2)在中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消费情况受哪些因素的影响?(5分)

    

(3)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学生应当树立怎么样的消费观?(8分)

34、近年来,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老区之一的广西近两年已经有50万海内外游客踏访了这一红土地。对此广西制定了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以百色等地为重点,以“足迹之游”和“长征之旅”为两大主题,初步构建“一个红色旅游中心、两大红色旅游主题、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大红色旅游品牌、五大红色旅游区、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到2008年,每年参加广西红色旅游的人数增长速度超过16%,2009—2010将超过18%,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将达8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5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30万人。

请运用经济生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8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