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日期: 月 日 执教日期: 月 日 主备人:赵迎春 审核人: 学生姓名:
课 题 | 男孩,别哭(第一课时) |
学习目标 | 1、联系课文正确理解“重若千钧、蜿蜒、趔趄 ”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男孩,别哭”四个字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体会“男孩,别哭”的深刻含义,感知课文内容。 |
学习重点 | 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
学习难点 | 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
知识链接 | 谢宗玉 1972年生于湖南安仁,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湖南省散文报告文学委员会秘书长。 自1996年于《莽原》发表中篇小说《决斗》后,业余一直从事小说创作。2000年开始从事散文创作。作品多见于《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天涯》、《大家》、《随笔》、《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国作家》、《芙蓉》、《莽原》、《青年文学》等刊。共有40多篇(次)散文和小说入选中国年度优秀散文和小说选。编写过21集电视连续剧《阳光的哥》。有10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和读本。获过湖南青年文学奖、长沙文艺之星等多种奖项。进入过2001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
学习方法和措施 | 学习内容 |
练习回顾(5分钟) 1、学生上板,科代表念题。 2、由科代表组织,组长交叉批阅,科代表组织点评,教师抽查补充点评。 3、未完成的或做错的,由小组长记录,科代表督查,到室外黑板用其他时间在当天完成,直至达标。
自学讨论(5分钟) 1、学生再次检查预习练习及自己的导学案,清理出问题并更正。 2、以小组为单位对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指导。 3、再次讨论完善自己的导学案,组内先统一答案,小组长分配展示任务,准备分组展示。 展示提升(20分钟) 1、出示任务分配:小黑板或多媒体,以小组为单位再次进行讨论交流。(3-4分钟) 2、由科代表组织学生回到座位上,开始分组展示。 3、各组全体学生都分别到指定区位,由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展示,同组同学补充完善;其他组同学发表不同看法进行讨论。也可提出其他问题进行讨论。
梳理巩固(5分钟) 小组展示、共同讨论之后,各小组同学结合展示组的讲解、老师的点评,用双色笔再次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补充、梳理,更正错误,完善答案。小组内互帮互学,可以问组内同学,也可向老师质疑。 达标检测(5分钟)老师组织 不看教材,完成,检测所学的收获。组内互批。 | 一、练习回顾 1、给生字注音。 趔( )趄( ) 暮( )雨 劫( )数 浸( )透 2、理解词语。 蜿蜒: 趔趄: 重若千钧: 3、多音字注音组词。 趄 ( )( ) 担 ( )( ) 颤 ( )( ) ( )( ) ( )( ) ( )( ) 2、自学讨论 三、交流提升 展示内容:一区(第一组展示) 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区(第二组展示)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试着给课文划分意义段。 三区(第三组展示) 研读第一部分,思考: “我”小时候常遭遇怎样的劫数?此时“我”的心情如何?“我”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 四区(第四组展示) 研读第二部分,思考: 10岁那年“我”有遭遇了怎样的困扰?“我”当时有怎样的感受?面对山雨“我”如何应对?结果又怎样呢?父亲的话包含着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五区(第五组展示)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 “男孩,别哭”是一种成长的标记,这怎样理解?“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中,“困扰”可能是什么?你想怎样克服呢? 六区(第六组展示) 当你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你的父母通常会对你说点什么呢? 四、梳理巩固 1、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在文中作上标记 。 2、用双色笔再次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补充、梳理,更正错误,完善答案,做好笔记。 五、达标检测 1从下列词语中找出四组近义词。 怜惜 遗弃 阻碍 妨碍 烦扰 抛弃 爱惜 ( )——( ) ( )——( ) ( )——( ) ( )——( ) 2、不改变原意,给句子换个说法。 雨浇灭了我的哭声。
|
学后反思 | 1、组长对本节课的表现星级评价:☆☆☆☆☆ 2、整理重点、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