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才培养和管理存在相关问题及建议
2025-09-27 16:06:21 责编:小OO
文档
人才培养和管理存在相关问题及建议

人才作为一种非固定量化的单位资源,决定着一家单位发展的上限,是保障单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在招录与选拔工作中存在误区

1.重显能,轻潜能。 

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主要通过考试、面试等途径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所掌握的知识与素质,据此推断其工作能力,而现有的工作经验与能力只是反映招录者的“显能”。结果就可能出现录用的新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与业绩达不到岗位上的要求,尤其是当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与原来工作岗位差异性较大时。

2.重优秀人才,轻适岗人才 

在招录人员的时候,很多单位倾向于选择素质与条件优秀的应聘者,往往结果是录用的新人员中有些条件明显高于岗位的任职资格。这就造成了大材小用,有的新员工可能就会辞职,有的可能会消极的对待工作。

3.重引才,轻用才

大多数单位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制定很多诱人的引进人才的,但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将引进的人才闲置不用;不给引进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环境而其作用的发挥;对其不信任,不将其放置重要工作岗位上等。 

4.重引才,轻留才 

在重视引进人才,制定各种引进人才的同时,有一大部分单位却疏忽了留住人才。一般表现在对现有人才不重视、不重要、不尊重、薪酬待遇不能体现出他们的能力与贡献;对新进人才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员工的绩效与能力不成正比之后单位对员工不满。这些原因就造成了人才流失。

(二)单位自身认识不足 

1.急功近利,盲目求成  

现在有的单位缺乏人才战略,不愿花时间和鞘力培养人才,认为:培养合格人才难度较大;需要什么人才召之即来,可以到人才市场上去找。而不会从单位总体发展战略出发,对单位来来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素质、数据、结构等做出规划,且不注重从本单位员工中去发掘与培养人才。  

2.认识不充分,缺乏系统性 

当前很多单位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对人才的培养只停留在员工培训上,并没有意识到人才培养对单位员工和单位本身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而另一方面,单位在社会发展中,不仅扮演的是用人单位的角色,它肩负着在实践中锻炼员工的社会职责,这种责任感是优秀单位不能忽略的。单位在认识上的不足直接导了员工培训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人才培养的效率低,效果小明显。 

(三)培养模式与人才发展通道单一 

1.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但在培养模式上直接照搬,死板硬套,并没能结合单位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出创新性的研究。这使得人才培养模式过渡单一,并不十分合适单位和员工的发展。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人力资源部门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缺乏创新性也是导致当前单位人才培养效率,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

2.人才发展渠道单一。

近年来.不少单位在人才培养和机制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有些单位仍存在对人才作用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官本位”思想严重.培养方式单一,致使员工发展途径狭窄.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等现象。有的单位则用“官位”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评判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一大批的一线基层工作人员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日复一日,从事着繁琐的工作,没有明确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久而久之便产生厌烦心理.失去 

三、单位人才培训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合理规划单位的招聘方案  

单位要想招揽更多优秀的人才,首先就要优化自身的招聘方案。在招聘活动开展之前,单位管理者就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发展现状,拟定出一定的人才需求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招聘方案。对于国有单位,最好能招揽一些能在单位长期工作的人才,这样有利于单位培养出经验丰富的优质人才,也有利于单位储备一部分人才,以免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单位在招聘中可以采用推荐制、社会招聘等方式,要严格规范招聘流程,对于提升单位的人才优势具有重大意义。总之,只有合理规划招聘方案,才能促进单位的快速发展,继而提高单位的综合实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单位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单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只有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保持员工持续的工作能力、塑造一流的员工队伍。

一是要建立全过程的培养体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少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建立全过程的体系对于加快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小单位而言,其要改变以往只重视新员工培养的观念,树立全过程培养的思想,及时发现和了解单位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单位发展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培养的实效性。

二是要建立全要素的培养体系。

改变以往重技能培养,轻素质养成的观念,将情商管理、挫折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加入到培养体系当中,真正实现全要素培养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在当前,单位之间竞争、

单位内部人员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单位和员工自身都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因此将情商管理等相关内容引导到培养体系之中有助于为单位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3.管理者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为单位塑造人才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

国际上对单位资产普遍界定为“为单位所拥有或控制,预期为单位带来经济效益的一切经济资源”。而人力资源正好符合单位的经济资源。而一般想要获得经济资源,就要付出相同的成本才可以取得。所以单位管理者要意识到人才培训的成果是单位巨大财富,能够给单位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力量,而还要认识到,人才资源的管理不是简单的对员工的管理,而是对员工的重视和关心。员工也不是为自身单位产生效益的机器,是家人、朋友,需要相互的理解和包容。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留住人才,才能让员工产生“单位的兴衰关系着自身的荣辱”的归属感。

4.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明确人才梯队建设,打通职业生涯通道。

单位必须结合自身人力资源实际情况与战略发展需求,通过适当的程序、方法,分析出人力资源发展差距,针对差距制定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搭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和发展的平台,促进管理、研发、技能操作等人才队伍成长,建设梯次明晰、结构合理、数量充沛的人才队伍。根据岗位需要、能力趋势和潜力开发,为员工制定个人培训计划,并与员工共同制定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动态性的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职业生涯发展激发员工自我发展。

5.单位人才培养要实现双赢,尤其是员工要实现自我成长。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单位利益还要考虑员工利益,营造员工积极成长、自我增值的氛围,形成人才支撑单位发展,单位发展造就人才的局面。对员工来说,首先看中的是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激发员工成长的热情,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带动单位的整体发展。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培训的成效作为员工晋升和薪酬高低的一项评估标准,让员工意识到专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自身在单位的发展前景和薪酬高低,以此激发员工自我成才的积极性。同时量身定做技能和文化培训,帮助员工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单位获得了更符合单位要求的优秀人才,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四、结语 

总之,人才是一个单位的核心,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是贯穿单位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当前人才培养的低重视度、低系统性已经严重阻碍单位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基于当前现状,从提升员工培训、制定培养计划、增强员工积极性、结合实践等方面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的发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

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不管是单位管理者还是单位员工本身,都应该为单位大局着想,切实完善和优化单位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单位整体竞争力,为单位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最后,为了抓住人才,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单位还应当建立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只有通过努力,国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向前发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