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邹 霞
(重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 400050)
摘 要: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情感交流触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
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通过分析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
展情感教育的方式与手段。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79(2008)05-0221-04
Analysis of Emotion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OU Xia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hool,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0, China)
Abstract:Emotion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the ne-
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emotion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ome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use emotion education in the ideo-
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emotion education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未成曲调
先有情”,这一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表现得
尤为明显。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
育,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情感交流触发大
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
性。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引入情感
教育的必要性及作用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一般都是全
家关注的重心,物质生活条件好,事事不用自己操
心。但一进入大学,远离了父母亲人,就可能出现情
感缺失,具有较强的情感需求。若在我们的教育过
程中,能很好地利用这种情感需求,就能取得意想不
到的效果。
大学阶段,正值学生个性和人格形成时期,
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
种较强的逆反心理,很容易使学生与老师形成对立
情绪,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若不注
重教育方式,即使说的全是真理,也只能激发学生更
强的逆反心理。
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善于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
发,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克服学生逆反心理带来的
不良影响,才能引起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的共鸣。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情感丰富,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授的思想观念能否内化到
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是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和
“催化”的。当师生情感相融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
地接受教育;当师生情感相悖时,学生就会
抵制、排
斥教育。此外,在高节奏、高效率、高竞争的现代社
第6卷第5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6,No.5
2008年10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Oct.2008
*收稿日期:2008-03-12
作者简介:邹 霞(1975—),女,重庆人,重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日益突
出。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大学生
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管理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者应把情感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的日常工作中,
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强化积极健康的情
感,抑制和改变消极不良的情感。这不仅能促使大
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还能帮助他们形成健康
乐观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情感教
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
点。(1)熏陶作用。运用情感教育营造和谐、融洽的
情感氛围,能够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各种积极
因素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2)共鸣作
用。运用情感教育让老师与大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
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有利于消除师
生之间的隔阂,使大学生产生接受教育的自觉动机。
(3)导向作用。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
地接受正确的观念、思想,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激励作用。积极的情
感犹如催化剂,能激发大学生努力进取、不懈追求,
也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催化和推动作
用。可见,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变化,加强大学生的情
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知识经济时代
面临的又一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转变
角色,深刻领会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
念,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真正把大学生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发挥情感教育在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情感
教育的方式与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增强对情感
教育重要作用的认识,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
开展情感教育,适时地引导大学生的情感,使其健康
发展。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
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2],同时正确运用情感教育
的方式也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重要体现。为有效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应当在
工作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倾注爱
心
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
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也是
教师的天职。能够得到老师的爱,是每个学生最起
码的心理需求。当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关爱时,就
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从而主动地接受
教育。同理,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
生之间的情感纽带,没有“爱”就没有彼此之间心灵
的沟通和情感的交融,也难以得到学生的理解、信
任、拥护和支持。“亲其师,信其道。”大学生只有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爱他们、理解他们的情
况下,才有可能向教育者敞开心灵的大门,听取他们
的见解,并将他们传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转化
为自己的信念,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用真挚的情感去关爱学
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实际工作中,关爱品学兼
优的好学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关爱不求上进、不
学无术的后进学生就较难做到了。但恰恰是这些后
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情感教育在后进
学生的转化方面作用更为突出。爱是沟通后进学生
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灵的桥梁,是转化后
进生的前提。从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不难发现,当
老师倾注满腔热情、不带偏见地对待后进学生时,就
会发现他们身上也不乏闪光点,如果能及时抓住这
些闪光点,适时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
优点,就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收到良好的
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提升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前提[3]。因此,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以真诚的爱心多
关注后进学生,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借助爱的力量唤
起他们对所犯错误的自责和悔恨,激发他们积极追
求、超越自我。此外,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者,还应特别关爱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雪
中送炭”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诚相待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
尊重学生。尊重是爱的具体体现,也是做好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大学生是有人格、独
立思考能力的群体,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也会
因为受到尊重而乐于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自觉接受
教育者的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
者尊重大学生,以礼相待,必然会赢得他们的信任和
支持,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而架起两者的桥梁则
是“真诚”。只有真诚,才能打开心灵的窗口,才能拨
动教育对象的心弦,才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的转化,
222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投稿网址http://xbgjxt·swu·edu·cn 2008年10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道理很简单,当一个人
受到他人诚心诚意的尊重时,他就会在内心产生一
种自我尊严感,会千方百计地表现出不使对方失望
的言行,使自己与这种受尊重相称。如果是弱者,他
会振奋起来;如果是强者,他会比原来表现得更加出
色,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是失德者,他
可能会改邪从善。这就是尊重人的感化力量。因
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和大学生谈心时,态
度要诚恳,要出于关心和体贴,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
解决实际问题。
(三)平等相待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是影响思想政治
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做
到平等待人、一视同仁,才能得到教育对象的信任、
尊重与支持,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卓有成效地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
体,充分发挥其自觉性、主动性,教育者要到学生中
去,同他们平等而真诚地交谈与讨论,在民主氛围
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接受教育者的意见与观
点[4]。大量实践反复证明,如果把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关系摆到不平等的位置上,认
为二者是“我教你听,我导你从”的关系,就很难实现
教育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
应做到平等待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征,从关
心人、爱护人的立场出发,做到情感相通、情理相融,
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的积极教育。即使在对“问题学生”、“后进学生”进
行批评教育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们、关心他们。
(四)双向对流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的信息不能单方面流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同大学生进行情感
上的交流。若是教育者只要求教育对象“全抛一片
心,而自己话到口边留三分”,那就容易形成“话不投
机半句多”的僵持局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只有从真诚的情感出发,有良好的愿望、正确的态
度,才能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处境,才能促使他
们打开情感之门,使双方的情感产生“对流”,从而达
到转变大学生思想、提高其思想觉悟的目的。
(五)有的放矢
实践证明,只有当大学生具有接受教育的良好
心理状态时,思想政治教育才容易入耳、入脑、入心,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应选好大学生“动情”的契
机,对症下药。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个性化的
人,而心理的个别差异才使每个人作为一个的
个体而存在[5]。如果盲目动情,无的放矢,教育对象
不但不会为之所动,还会使情
感教育徒劳无功。这
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事先深入了解大
学生的思想情绪,摸清思想脉搏,注意察其言、观其
色,及时准确地掌握他们的“动情点”,抓住契机,对
症下药。
(六)倾听心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细心地、耐心地、
富有爱心地倾听大学生的心声,才能使所开展的教
育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耐心地听对方讲,
就等于宣布“你的话值得听”,这样可以提高对方的
自尊心,增强其自信心。而且倾听又能帮助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感情。当学
生把自己的积郁、意见和不满倾吐出来后,他们的心
情就会感到舒畅,也正是这种时候,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的意见、劝说最易占据他们的心田。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大学生广交朋友,多
开展谈心活动,多深入学生中间、学生心间,与学生
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七)充分信任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看到“你要这样,他要那样”
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这在大学
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应当承认,逆反心理的产
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素质有一定关
系,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对大学生的要求不太符合实
际,总是以自己的想象强加于大学生,习惯用固定模
式去衡量大学生,忽视了大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使
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消极对抗情绪。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要学会以朋友的身份
出现,缩短和大学生的心理距离,用信任去消除他们
的戒备和逆反心理,使双方有共同语言。信任是做
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做
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更要学会信任他们,处处关
心,耐心扶植,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
们取得了进步,哪怕进步不大,也要以此激发他们,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增强自信心。
(八)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是师生表达情感最常见的途径之一,通过
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密
切师生之间的联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收到预期效果,
不仅与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与
能力密切相关,也取决于辅导员是否善于运用语言
223第6卷第5期 邹 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艺术[6]。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
行情感教育时,要注意谈话技巧。在语言艺术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
讲究语言美。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运
用语言艺术,做到言情生动、情理结合,以此增强说
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引起教育对象的兴趣和关注,
使其受到教育启发,并留下印象和记忆。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调动各种手段把思想内容用
有声有色的语言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工作中那些
引人入胜的措辞和恰如其分的引句及新鲜生动的事
例,犹如一朵朵思想火花,照亮人心,激励斗志,可以
收到以一当十的成效。其次,注意语言的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心贴心、面对面、实打实的工
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学生不同年
龄、兴趣、素质、特长、性格特征等因素确定不同的谈
话内容和方式。例如:对心胸狭窄的人,语气要柔
和、婉转,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性格开朗的
人,语言要活泼利落、开门见山、直言不讳;对个性倔
强的人,语言要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以柔克刚;对感
情脆弱的人,语气要同情、理解和温和,辅之以心理
换位方法;对先进人物,要慎重认真、点到为止、留有
余味;对落后个体,语言要充满关怀和鼓励;对意见
分歧的对象,要多作自我批评,语言要诚恳、坦荡。
总之,应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
生进行情感教育。
(九)抓好学生干部工作
为了使情感教育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
方面面,必须在学生当中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
部团队。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团队,不但符
合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需要,而且能使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在学生中具有普遍的可接受
性。道理很简单,一般来说,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
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就
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示范作
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模范
带头作用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必备条件。因此,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
养、使用等一系列的工作。选拔是基础,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委任、竞选等各种形式把那
些愿意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选
为学生干部。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
作艺术上进行指导,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
规范内容,以情动人,调动学生干部内在的积极因
素,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7]。
当学生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者还要大胆使用他们,依靠他们了解其他
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和心理状况,依靠他们拉进与
其他学生的心理距离,使情感教育在学生中具有普
遍的可接受性。
三、结论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能
充分调动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
性、主动性,完
善他们的人格,提升他们的素质,是做好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一条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情感教育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引起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谢文平.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4-86.
[2] 靳玉军.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知识基础及其发
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8(3):78-81.
[3] 刘顺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J].中国
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33-37.
[4] 夏玉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西南师范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05-107.
[5] 黄晓彬.个性的自我认识与独特教学之路的开拓[J].
教育艺术,2008(3):73-74.
[6] 桑冬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辅导员的语言艺术要
求[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1-73.
[7] 潘玉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创新[J].西南农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66-168.
责任编辑:秦 俭
224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投稿网址http://xbgjxt·swu·edu·cn 2008年10月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