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机床常用的技术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1)机床的加工范围:机床上加工的工件类型和尺寸,能够加工完成何种工序,使用什么刀具等。
机床的技术参数: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动力参数。尺寸参数具体反映机床的加工范围,包括主参数、第二主和与加工零件有关的其他尺寸参数;运动参数指机床执行件的运动速度;动力参数指机床电动机的功率。
3-2 试说明如何区分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答:主运动是指使工件与刀具产生相对运动用以产生切削速度切下切削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运动,是速度最高的,是消耗动力的主要工作运动。而进给运动是工件多余材料不断被投入切削,从而加工出完整工件所需要的运动。通常主运动只有一个而进给运动可以有多个。
3-5 主轴部件、导轨、支承件及刀架应满足的基本技术要求有哪些?
答:主轴部件应满足旋转精度、刚度、抗振性、温升和热变形要求。
导轨应满足导向精度要求,且承载能力大,刚度好,精度保持性好,低速运动平稳。
支承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较高的刚度质量比;
(2)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包括较大的位移阻抗和阻尼,整机的低阶频率较高,各阶频率不至引起结构共振;不会因薄壁振动而产生噪声;
(3)热稳定性好,热变形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小;
(4)排屑通畅,吊运安全,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刀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满足工艺过程所提出的要求;
(2)在刀架上要能牢固地安装刀具,在刀架上安装刀具时还应能精确地调整刀具位置,采用自动换刀时,应能保证刀具交换前后都能处于正确位置;
(3)刀架、刀库、换刀机械手部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4)刀架可靠性高;
(5)自动换刀装置应能保证换刀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6)应保证操作方便与安全。
4-1 机床夹具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答:夹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1.定位元件:以定位工作面与工件的定位基准面相接触、配合或对准,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准确位置,起到定位作用;
2.夹紧装置:能将外力施加到工件上来克服切削力等外力作用,使工件保持在确定位置上不动;
3.对刀元件:根据其调整刀具相对于夹具的位置;
4.导引元件:引导刀具,决定了刀具相对于夹具的位置;
5.其它装置
6.连接元件和连接表面:决定夹具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
7.夹具体:基础元件,其它各元件装配在其上形成一个夹具的整体。
4-3 何谓基准?试分析下列零件的有关基准
(1)图4-70所示齿轮的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滚切齿轮时的定位基准和测量基准。
(2)图4-71所示为小轴零件图及在车床顶尖间加工小端外圆及台肩面2的工序图,试分析台肩面2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图示1为左端面)
答:基准就是零件上用来确定点、线、面位置时作为参考的其他点、线、面。
1)径向尺寸、、设计基准为齿轮中心轴,定位基准为齿轮中心轴。
轴向尺寸18、24设计基准为端面B
角度120°设计基准为左视图竖直对称轴
尺寸6的设计基准为左视图竖直对称轴
尺寸22.6设计基准为左视图内圆开口处在A端面上的最低点
装配基准为两键槽侧面、端面B、齿轮中心轴
滚切齿形时,定位基准为齿轮中心轴,测量基准为齿顶圆母线。
2)台肩面2的设计基准为端面1,定位基准为大头轴线,测量基准为左端面
4-7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中各定位元件所的自由度
a)左顶尖,右顶尖
b)左锥销,右锥销
c)底面支承板,侧面支承钉,削边销
d)左V形块,右支承钉,元件台肩
e)上下两个V形块,右V形块
f)底面,右边V形块,定位销
4-10如图所示为一圆柱零件,在其上加工一个键槽,要求保证尺寸,采用工作角度90°的V形块定位,试计算该尺寸的定位误差。
解:
4-11 解:(1)加工B面时,设计基准为D面,定位基准为D面,所以。
面采用双支承钉定位,B方向上,所以B面的定位误差为0,满足要求。
(2)(题目有错:题上是30±0.1,图上却为30±0.01,若统一为0.01,则无论怎样都不满足要求,若统一为0.1,则定位误差可能满足)
加工A面时,设计基准为孔轴线,定位基准为C面,所以,调刀基准为孔的中心线,与定位基准误差为
所以A的定位误差为>(其中,3为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
4-12 有一批如图所示的工件,除孔外其余各表面均已加工合格。今按照4-75b的方案用盖板式钻模一次装夹后依次加工孔I和空II。盖板式钻模用心轴与孔相配定位。试分析计算两个孔心距的定位误差。
解:
两个孔心距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因此基准不重合误差为零。
另基准位移误差为
因此定位误差为0.124
4-13 简述夹具夹紧力的确定原则。
答:1.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面;
2.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使所需夹紧力最小;
3.夹紧力作用方向应使工件变形尽量小。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