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分析
2025-09-27 16:08:02 责编:小OO
文档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实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归纳、概括水平。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理解”和“小数的初步理解”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单元具体的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2.教材编排特点

(1)简化小数意义的叙述。

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能够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够用小数来表示。”如果学生问起为什么十进分数能够用小数表示,教师能够依其理解水平加以说明。

(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因为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来协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如第36页第3题“用手势比画下面的长度”,第3 7页第9题“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含义”等。

(3)增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个点,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如教材第32页的测量活动,第38页的商品标签,第40页的跳远排列名次等内容,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从而有利于促动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

(4)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如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理解小数时已学习过,这里仅仅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没有变。所以,教材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试着读、写,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同时,教材注意提供清晰的探索线索,协助学生明晰探索思路,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具针对性,提升探究效率。如教材第40页“小数的大小比较”,通过讨论的形式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探究提示,体现出“从高位比”的方法和线索,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思维保障。

(5)突出法则、规律等内容的提炼。

在本单元教学中涉及很多法则、规律等知识内容,如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单位换算、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等。教材在编排时注重引导学生提炼,突出提炼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教材采用对话的方式,具体表现了层次清晰的求小数近似数方法的探索过程,提升学生概括归纳的意识和水平。

(三)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协助学生理解。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促动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相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能够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激活学生的相关学习经验促动知识的正迁移,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水平也得到提升。

(3)注重板书设计,引领学生归纳概括。

本单元内容概念、性质等内容较多,教材在编排中也注意突出法则等内容的提炼,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即时的梳理、归纳,提升学生归纳概括的水平。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过程中,重要的思维支撑就是板书,教学中要通过清晰的板书设计,给学生提供明晰的思路,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

(4)建议用15课时教学。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