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好的教育》读后感
2025-09-27 16:08:27 责编:小OO
文档
近段时间,拜读了唐江澎校长的《好的教育》一书,感触颇深,受益良多。心底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有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

正是因为有像唐校长这样的,具有开阔视野,教育情怀的政协委员,在上提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1 “岂能将中国的明天交给补习班”的提案。此提案一提出,立刻得到了的认同。

据有关数据显示,80%的学生在课外机构补习,稍加推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2049年,这一代在补课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年龄是36-48岁。换句话说,那时候承担重担的一代栋梁,今天多在补习班补课,这是一个真正令人忧思的“成长现象”。学校本应该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方。课外培训机构只能作为辅助,学校学习才是正餐,培训机构只能是点心甚至是零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黑白是颠倒的。学校减负成了学习的次要场所,家庭和补习机构反而成了学习的主要场所,家长和补习机构成了知识的传授方。正是因为这个古怪的现象,造成了家长的烦恼与日俱增,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并没有得到减负,某种程度上反而加负了。今年,对校外培训机构重拳出击,一时间,全国上下,无数家长拍手称快。国家要么不出手,出手必是雷霆之势。2021年,被称之为培训机构大整顿之年。

紧接着,教育部又针对学生在校问题发文,强调要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要求学校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通的正常下班时间之后的半小时。这个消息,高兴坏了无数的家长。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参与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指导学生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消除家长下班迟,无法接孩子、无人指导孩子作业的顾虑。

唐校长还提出“普及高中教育是基层学校的期盼” “振兴县中,营造均衡发展的教育生态”。普及高中教育这项工作的关注重点已由启动推进转向目标达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某些地区

“超级中学”的突现,引发广泛争议,直接导致区域教育生态的整体恶化和教育水平的整体降低。唐校长呼吁“以县中优质化引领县域教育整体振兴”,用五年左右时间大幅提升县域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每50万人口区域就有一所受当地群众认可的优质高中的目标。

唐校长是一个“有故事”的校长,是一个会“讲故事”的校长,是一个会运用“讲故事”来做成事的校长。他的人生故事可谓励志、传奇;他的学校故事是他推进学校课改的动力和资源;他的“教育故事”丰富了学校内涵建设。 “讲故事”不是全部,用“讲故事”带来的影响力、推动力把事情做成,才是“讲故事”的意义所在。唐校长是-位非常了不起的校长,他已经开启了未来教育实践的大幕,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现实模样。

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孩子们都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直抵心灵的关爱,激活孩子们的发展潜能,并为他们的潜能发展尽可能创造条件。既能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业成绩,又能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和品格。把孩子们培养成终身运动者,责任的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