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机柜配线与导线加工规范
2025-09-27 16:08:26 责编:小OO
文档
机柜配线与导线加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机柜的接线施工工艺,指导装配人员正确、规范作业,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和外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机柜接线。

3职责

接线装配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接线生产。

4工作程序、要求及方法

4.1技术准备

熟悉接线图和原理图,核对接线图的准确性;

4.2连接导线要求

4.2.1一般不对导线相序及颜色标识提出规定;

4.2.2元器件与端子、端子与端子之间的连接,6mm2及以下截面的绝缘导线宜采用多股软线,并采用冷压端头。冷压连接要求牢靠、接触良好;导线接线端应加识别标志,采用单股线行线时,接线端应制作缓冲环,以免在振动、冲击下断线;

4.2.3所有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4.3配线原则

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 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

4.3.1机柜中的布线应走短线、近距离;

4.3.2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a)单股导线 不小于1.5mm2

b)多股导线 不小于1.0mm2

c)弱电回路 不小于0.5mm2

d)电流回路 不小于2.5mm2

e)保护接地线 不小于2.5mm2

4.3.3每个电气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2根线;

4.3.4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连接必须可靠;

4.3.5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

4.3.6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

4.3.7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4.3.8推荐采用行线槽的配线方式;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导线宜舒展布放、不宜交叉,导线布放不应导致行槽变形,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4.3.9在可运动的地方布线,应使用多股铜芯绝缘软导线,头部预留一定长度,并采用缠绕带等予以保护,缠绕带的相邻边应大于宽度的1/2,同时还应采取措施(如线束固定夹)对线束加以固定;

4.3.10导线束的转弯处应圆弧过渡,弯曲半径宜大于线束直径的2倍;

4.3.11导线束应避开发热元件,连接到发热元件的导线应采取隔热措施;

4.3.12插拔式机箱的捆扎线束宜竖直排放;

4.3.13成束的线缆不能过紧的扎在一起。

4.4配线的电磁兼容要求

4.4.1大电流的电源线不宜与低频的信号线平行,相邻布线;

4.4.2 交流线束与直流线束要分离布置;

4.4.3高电压与低电压的信号线不宜平行、相邻布线;

4.4.4高频的信号输入线不应与输出线以及其他用途的导线平行、相邻布线;

4.5接地要求

4.5.1信号地应与保护地分开设置,并达到功能性绝缘要求;

4.5.2接地线应采用黄绿双色多股铜线,并与接地母线直接相连,其中装置接地点引出的接地截面积为4mm2,其余接地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mm2;

4.5.3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4.6 标识

4.6.1按照接线图把系统中每一根连线的相关信息集中的编制再一起,通过表中的线号栏把所需的线号预先打印出来;

4.6.2所有的端子部位装上管径配套的白色线号管,线号管上按图纸要求打印号码。号码印记向外并防止其脱落。线号管号码的印字方向为“从左向右,从上向下”;

4.6.3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5绝缘导线加工工艺

绝缘导线加工工艺流程为:剪线-剥头-捻头-清洁-浸锡。

5)

5.1剪线

5.1.1绝缘导线在加工时,应先剪长导线,后剪短导线,这样可不浪费线材;

5.1.2手工剪切绝缘导线时要先拉直再剪,细裸铜导线可用人工拉直再剪;

5.1.3剪线要按工艺文件的导线加工表所规定的要求进行,长度要符合公差要求,而且不允许损坏绝缘层。如无特殊公差要求,则可按表1选择长度公差。

表1 剪线长度

长度(mm)5050-100100-200200-500500-10001000以上
公差(mm)355-1010-1515-2030
5.2剥头

5.2.1剥头是把绝缘线两端各去掉一段绝缘层,而露出芯线的过程。使用剥头钳时要对准所需要的剥头距离;

5.2.2选择与芯线粗细相配的钳口。塑胶线可用电剥头器剥头。剥头长度应符合工艺文件(导线加工表)的要求。无特殊要求时,可按照表2选择剥头长度;

表2 绝缘导线剥头长度

导线截面积mm2

<0.50.6-1.01.0-2.52.5-66-10
剥头长度mm6-88-1010-1414-2020-25
5.2.3压接导线的剥头长度为:

压接端头的套管长度+1mm(导线截面至1mm2)

或压接端头的套管长度+2mm(导线截面至10mm2)

5.3捻头

多股芯线剥去绝缘物后,芯线可能松散,应进行捻紧,以便浸锡和焊接。芯线捻过后,其螺旋角一般在30~45度之间,如下图所示。

5.4清洗

绝缘导线的端头浸锡前应进行清洁处理,去除导线表面的氧化层,提高端头的可焊性。

5.5浸锡

浸锡是为了提高导线及原器件在整机安装时的可焊性,是防止产生虚焊、假焊的有效措施之一。

5.5.1芯线浸锡

通常使用锡锅浸锡。锡锅通电加热后,锅中的焊料熔化。将导线端头蘸上助焊剂,然后将导线垂直插入锅中,加热后,锅中的焊料熔化。将导线端头蘸上助焊剂,然后将导线垂直插入锅中,并且使浸锡层与绝缘层之间留有1~2mm并且使浸锡层与绝缘层之间留有间隙,待浸润后取出即可。浸锡时间为1~3s。应随时清除残渣,以确保浸锡层均匀光亮。浸锡后要立刻浸入酒精中散热。

5.5.2裸导线浸锡

裸导线、铜带、扁铜带在浸锡前应先用刀具,砂纸或专用设备等消除浸锡端面的氧化层,再蘸上助焊剂后进行浸锡。若使用镀银导线,就不需要进行浸锡,但如果银层已氧化,则仍需要清除氧化层及浸锡。

5.5.3元器件引线及焊片的浸锡

元器件的引线在浸锡前应先进行整形,即用刀具离元器件根部2-5mm处开始除氧化层。

5.5.4焊片浸锡

焊片浸锡前首先应清除氧化层。无孔的焊片浸锡的长度应根据焊点的大小或工艺来确定 ,有孔的小型焊片浸锡应没过小孔2-5mm,浸锡后不能将小孔堵塞,如下图所示。浸锡时间应根据焊片或引线的 粗细酌情掌握,一般为2-5s。时间太短,焊片或引线未能充分预热,易造成浸锡不良。时间过长,大部分热量传到器件内部,易造成器件变质、损坏。元器件引线、焊片浸锡后立即浸入酒精中进行散热。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