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线缆,铜杆行业2011-2012发展趋势资料收集
2025-09-27 16:07:50 责编:小OO
文档
线缆,铜杆行业2011-2012发展趋势分析资料收集

漆包线

1我国已成为最大的漆包线生产和消费国

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统计,1999年我国漆包线需求量仅约30万吨,至2010年增至约11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3.26%,总体增长率达293.33%。 

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和世界制造业大转移,家电、电子信息、通讯产品、电动工具等出口大幅增长,带动漆包线行业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并保持全面增长,我国海关统计数量显示,近几年我国漆包线的出口量在稳步提升,进口数量逐年下降。

②集聚效应显著

我国漆包线行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及自主研发,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规模优势。2010年,我国铜材总产量达1,009.30万吨,浙江、江西、广东和江苏四省铜材产量名列全国前四位,四省产量合计609万吨,占全国铜材产量60.34%。铜产品加工基地的形成产生了产业化的区域集聚效应,如漆包线与永康的五金业(电动工具)、上虞的制冷设备制造业、温州的低压电器业、玉环的水暖五金业、宁波的日用家电业等形成了对应的产业链优势。繁荣的“板块经济”为江、浙地区漆包线行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011-2012年中国漆包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国家节能环保的深入贯彻实施,围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节能设备、信息网络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不断涌现,漆包线作为重要的配套元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几年我国漆包线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1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漆包线行业厂家数量较多,但普遍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下业对产品质量、性能及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漆包线行业整合的进程将加快。另外,2008年以来铜价的大幅波动客观上对漆包线生产商的资金实力及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技术储备、先进生产工艺的大型漆包线生产商将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漆包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产品结构调整加快

  随着近年我国工业电器、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产品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漆包线产品的品质要求有所提高,由原来对耐热等级的单一需求转变为多样化需求,漆包线产品需要同时具备多种优良性能,如耐冷媒、耐电晕、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自润滑等。从我国绝缘漆产品的供应情况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漆包线产品结构已经开始逐步优化调整,特种漆包线比例大幅增加。未来几年,耐冷媒、耐电晕、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自润滑等高性能水平的特种漆包线产品比例将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3节能环保成为技术发展的方向

  能环保是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节能环保技术不断应用于电机和家电等漆包线应用领域,漆包线作为电机、家电等产品的关键材料,不仅要满足一般特性和加工工艺性的要求,更要满足新型的环保节能技术对漆包线化学稳定性、绝缘特性的要求,实现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2010年5月31日财政部和国家推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实施细则》,财政将向高效电机生产企业发放补贴,这将直接推动高效电机的市场需求,同时带动节能环保型特种漆包线产品的发展。

 

 总的来看,2012年漆包线行业将保持一个继续发展的势头,行业将集中化,规模化,环保化,高档化。外来的发展形势,我司应该以环保型为主,努力提升漆包线的品质和技术含量。

铜杆行业

铜杆主要用途是作为电线电缆生产的原材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电力、电器、电子、通讯、空间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对电用铜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尚普咨询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外电缆行业中使用量占主导地位的铜杆是连铸连轧的低氧铜杆和上引连铸的无氧铜杆;低氧铜杆一般由废紫杂铜加工而成的,无氧铜杆大多则是由阴极铜(电解铜)生产而成的。两者由于使用原料和加工方法的不同,金相组织和氧的存在状态有所不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国内铜杆生产工艺成熟,有大量生产能力的铜杆生产工艺与装备是上引无氧铜杆工业、连铸连轧低氧铜杆工业和浸涂无氧铜杆工艺。至目前我国已经具备无氧铜杆和低氧铜杆年生产能力各400万吨左右。

   目前铜杆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国内低氧铜杆实际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需求能力,国内的无氧铜杆生产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迅速,对低氧铜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内铜杆市场供给能力要远远大于需求能力,目前铜杆市场竞争主要反映在产品质量、价格、规模、售后服务上。尚普咨询认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危机即将过去,我国铜加工材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电子、通讯、钢铁、汽车和交通、建筑、家电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铜加工工业的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形势和机遇。

铜线杆主要用于电线电缆、绕组线、电气装备用线三个领域,其中电线电缆所占比例最大。2009年,受国家电网投资高速增长的带动,电线电缆用量也将增加,从而使铜杆线需求量保持稳定;而空调、电机、家电等产品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尤其是出口受到重创,该领域对铜杆线的需求出现下降。

  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电器、仪表、汽车、床、机械等设备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器材,是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

  作为一个具有800万吨无氧、低氧铜杆生产能力和4500万公里光缆生产能力的世界第一线缆制造大国,中国在国际线缆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电线电缆用铜主要是含铜99.95%的电解铜,电线电缆原料主要是铜杆。

目前,国内生产工艺成熟,有大量生产能力的铜杆生产工艺与装备是上引无氧铜杆工艺、连铸连轧低氧铜杆工艺和浸涂无氧铜杆工艺。

  上引工艺无氧铜杆生产:主要是国产设备,估计现有设备1100套左右。前期设备年产能力约为2000吨/套,约有500套;后期设备的年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约为4000~5000吨/套,且直接引出Φ8mm铜杆,约有600套。其次是引进国外设备约20套。合计生产能力约390万吨。现在每年新增约30套。但有部分上引设备由于企业运营状况不佳而处于停顿状态。

  连铸连轧工艺低氧铜杆生产:就生产能力而言,引进设备与国产设备约各占一半。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共引进连铸连轧低氧铜杆生产线19条,其中处于生产状态的14条。具备年总设计生产能力137万吨。

我国铜杆产品的产量同行业生产能力有很大差距,基本产能利用率要超过50%,铜杆生产能力大大过剩,尚普咨询预计2011年到2014年我国的铜杆生产量比国内需求量的增长幅度要大,这是因为我国铜杆产品的进口较少,而出口相对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2010年我国铜杆的生产量约为450万吨。

  

  由于国内铜杆产能超过需求量,因此2012年我司的铜杆销量可能降低,可由于国家电网改造的需求,和我司在国内铜杆厂家中的地位。明年我司铜杆生产量应保持一个保守的态度。努力提高铜杆的质量和品质才是销量的保证。

电线电缆行业

电线电缆行业又是一个配套大行业,产品必须满足各主行业的要求,主行业发展了,线缆行业也随之发展,国民经济的绝大多数行业与电线电缆有关。目前,我国电线电缆的产值已达国民经济总产值1%以上,可以看出它仍有较强的活力。

“八五”期间是中国线缆行业的辉煌时期,“九五”保持了“八五”高速发展的势头,“十五”势头不减。目前电线电缆行业正以7--8%的速度发展。2000年电线电缆产值是1995年的1.92倍,仅次于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电线电缆生产国。

电线电缆行业是用铜大户,而且是需用精铜的大户,一般品位都在99.95%铜及以上,乃至A级高纯铜。这是用作导体的铜,为了保证导电率和制杆、制线过程中的“三性”(可轧性、可拉性和可退火性)的基本要求。在这方面,全世界都一样,中国也不例外。

2003年电线电缆行业用铜量已达193万吨,约占我国2003年精铜总消耗量的65.4%,与美国相当,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铜导体年用量的增速约在11%左右。

各种类电缆发展预测

电气装配用线我国加工工业平稳发展,整个电气装备线缆产品将以年均5%~8%速度增长。其中建筑用线、汽车用线、家电工业线束增加量较大,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10%。煤矿电缆、橡套电缆增长量较小。

电力电缆由于城市电网改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第三产业用电量增大,第二产业工业用电平稳增长,电力电缆环比增长速度将达8%~10%。

通信电缆及光缆通信在“十五”期间仍将扩大,市话电缆将按4%~5%速度平稳增长,在“十五”后两年有可能维持在1亿对公里左右。光纤光缆将以年均15%环比速度增长,而CATV电缆将以年均8%速度增长。数据传输电缆也将按年均10%速度增长。

绕组线“十五”期间,将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需求增长较大的仍然是家电工业,其产品结构也将会按市场需求得到调整。

电网发展情况

中国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在三个阶段里总投资预计将超过4万亿。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电线,线缆,铜杆的销售主要对象就是电网。随着国家电网工程的大力投入,开发。未来对线缆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大。我司应加强在电线电缆铜杆等产品的重视,加强技术和品质的保证。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