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焊工安全风险风险告知书
2025-09-27 16:06:46 责编:小OO
文档
楚姚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四工区从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书

                                                                             编号:            

焊工作业 的同志:

     您在我工区即将从事  焊工作业  工作,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该项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正确的防范措施,应急处理措施等,特编制本安全风险告知书,请您认真阅知,如您有困难或疑惑,请及时向我们专职安全员或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提出,他们将会向您耐心讲解。如您确定已清楚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安全风险后,请在安全风险告知书签到表上签名并印上手印。

一、存在的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序号部位或

名称

危险源及职业危害潜在事故防范措施
1氧气瓶、

乙炔瓶

两瓶存放距离不够;作业区域周围有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瓶上仪表缺失、损坏;装置连接不密实、曝晒;剧烈碰撞爆炸

火灾

氧气瓶、乙炔瓶使用时存放距离5米及以上,不作业时存放距离10米及以上;两瓶作业区域内10米以内不得有明火;瓶上仪表应清晰、灵敏,使用中要注意仪表上显示的瓶内压力指标低于额定压力指标不得继续使用;使用前可用肥皂水检验是否漏气,有遮阳放热措施,瓶上应有防震胶圈
2高温火焰、焊件操作不当灼烫

火灾

操作人员应佩戴面罩(护目镜),在刚施焊的金属材料处应提醒可能接近、接触的人员
3溅落

的火花

防护缺失灼烫

火灾

在高处电氧焊、割作业时,地面应有专人看护,并设警戒,溅落物垫板,配备灭火器、水、消防砂
4电能操作不当触电焊机外壳应有可靠的接保护导体,在潮湿、金属容器内作业应穿绝缘鞋,移动式配电箱及各种保护装置齐全,线路穿越铁件应有可靠的保护
5金属烟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通风及防护缺失吸入性伤害    中毒

灼伤

职业病

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不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监测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
6吸烟作业时随意吸烟,乱扔烟蒂火灾不吸游烟,不乱扔烟蒂,在指定的吸烟点吸烟
二、电焊工安全措施

1、必须遵守焊、割设备一般安全规定及电焊机安全操作规则。

2、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3、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4、严禁在带电和带压力的容器、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5、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6、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7、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档板等隔热措施。

8、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9、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10、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11、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

12、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3、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14、氧气瓶、乙炔瓶、气瓶、乙炔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

15、压力表、安全阀应定期校验。

16、氧气瓶、乙炔瓶不得放一处,与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检验是否漏气,要有肥皂水,严禁用明火。

17、氧气瓶、乙炔瓶应有防震胶圈,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和剧烈震动,并防止曝晒。

18、点火时,焊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带有乙炔和氧气时,不得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逸出,发生燃烧事故。

19、刚刚施焊的金属材料应提醒周围可能接近、接触的人防止烫伤,公共场所应设标牌警示。

三、重点监控内容

1、现场按规定设置乙炔和氧气瓶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防火警示标志,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2、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

3、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必须先办理“三级”动火审批手续,领取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好足够的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动火时要设专人监护,随时观察动火情况。

4、严禁对盛装过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进行焊割。

5、焊割(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的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上岗位证书后,方可上岗。

6、定期对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意识教育,指定吸烟点,严禁抽游烟,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四、潜在突发安全事故及应急措施

序号安全事故描述应急措施常备物品
1灼烫⑴立即清除致伤的原因,包括脱去烫伤着火的衣服。⑵用冷水或冰浸泡、冲洗烫伤或灼伤的部位,以减轻皮肤的损伤。⑶如果致伤的部位不能包扎,宜采用暴露法,使创面干燥,减少感染的机会。⑷如果致伤的程度深,范围较大或部位重要,就应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作进一步的处理。

消毒用品、烫伤药
2触电⑴现场人员应当机立断地脱离电源,尽可能的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电路),亦可用现场得到的绝缘材料等器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⑵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⑶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员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⑷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⑸立即向所属公司领导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并寻求支持。⑹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事故现场。消毒用品、急救用

品(绷带、无菌敷

料)及各种常用小

夹板、绝缘棒、担

架或床(木)板、

止血带、氧气袋

3爆炸⑴发现人员应大声呼叫,并拨打现场负责人电话。⑵迅速用干净毛巾或细绳给伤者止血。⑶如停止呼吸,应掐人中或进行人工呼吸,并等待救援。消毒用品、急救用

品(绷带、无菌敷

料)及各种常用小

夹板、担架或床

(木)板、止血带、

氧气袋、灭火器

4火灾⑴发现人员应大声呼叫,并立即拨打现场负责人电话及“119”火警电话。⑵断绝可燃物,将燃烧点附近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可燃物移走。⑶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源头。⑷使用灭火器、水桶等进行扑救。⑸如火势威胁到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或电气影响灭火人员安全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灭火器、毛巾、逃生绳、烫伤药
5职业病⑴通风。⑵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不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⑶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防护眼镜、面罩、

口罩、手套,防护

服、绝缘鞋、防护

头盔

五、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1、享有的权利

⑴ 享有人身伤害索赔权;

⑵ 危害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⑶ 安全管理的批评、检举、控告权;

⑷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权;

⑸ 危险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⑹ 获得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权;

⑺ 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⑻ 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权。

2、应遵守的义务

⑴ 自律遵规的义务,即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则,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⑵ 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要求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⑶ 危害义务报告,即发生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承认

本人已清楚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安全风险,愿意承担此风险,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及落实相关措施,关注自身及施工安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