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1微观经济学试题答案
2025-09-27 16:06:48 责编:小OO
文档
2011年秋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业

请按照“作业系统使用说明”中的方法正确操作,如出现问题,责任自负

鼓励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1,社会主义的本质(出自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2、(课本第2章)说明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情况下,商品降价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

答: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对厂商收入没有影响。

3、(课本第3章)假定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B两个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各自为和。计算市场需求函数。

解:(1)A消费的需求表为:

P543210
QAd

048121620
B消费的需求表为:

P6543210
QBd

051015202530
市场的需求表为:

P6543210
Qd

051423324150
(2)A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

P

5

                      20      Q   

  B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P        

6

  

                              30    Q 

4、(课本第3章)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解:消费者均衡条件:

可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

即MRS12=P1/P2

需求曲线推导:从图上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 分别绘在图上,就是需求曲线X1=f (P1)

5、(课本第3章)已知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72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答:根据MU1/P1=MU2/P2,I=P1X1+P2X2,可计算出 

MU1=3 X22,MU2=6X1X2, 

3X22 =4X1X2 (1) 

720=20X1+30X2 (2) 

X1=12,X2=16

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U=3X1X22 =9216

6、(课本第4章)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劳动的价格,资本的价格r=1。求:(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Q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C值。

(1)解:生产函数Q=L^2/3K^1/3

所以MPL=2/3L^(-1/3)K^1/3

MPK=L^2/3*1/3K^(-2/3)

又因为MPL/W=MPK/R

所以K=L

又由成本方程得:C=KR+LW

所以L=K=Q=1000 

(2)解:因为MPL/W=MPK/R

所以K=L

800=L^2/3K^1/3

L=K=800

又由成本方程得:C=KR+LW

所以C=2400

7、(课本第4章)用图说明并论述短期生产函数的TPL曲线、APL曲线&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

(1).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的值。

(2)连接TPL曲线上热和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的值。

(3)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上升的。

          当MPL          当MPL=APL时,APL曲线达到极大值。

8、(课本第5章)用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1)                       Q

                 TPL 

                                                      APL

                      L    

0                                0                  MPL    L

MC

     Q                                Q                     AVC

2)                 TVC

                               

                                      

0                           L        0                               L

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MC和边际产量M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当总产量TPL下凸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 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L曲线和APL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9、(课本第5章)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

 

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解:TC(Q)=TFC+TVC(Q)

AVC(Q)=TVC(Q)÷Q=【0.04Q3-0.8Q2+10Q】÷Q=0.04Q2-0.8Q+10

【AVC(Q)】′=0.08Q-0.8               解得驻点Q=10

min AVC=6

10、(课本第6章)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SMC       SAC

E1           d1=(AR1=MR1=P1)

解:

       P

E2               d2=(AR2=MR2=P2)

E3          AVC     d3=(AR3=MR3=P3)

E4                      d4=(AR4=MR4=P4)

P1

P2 

P3

P4

E5                             d5=(AR5=MR5=P5)

         

P5

        O   Q5    Q4  Q3  Q2  Q1          Q

答:(1)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是在给定的价格和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如图6-1所示。

(2)厂商先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来决定产量。如在图中,在价格顺次为P1、P2、P3、P4、P5时,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依次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Q2、Q3、Q4、Q5,相应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1、E2、E3、E4、E5。

(3)在(2)的基础上,厂商由(2) 中所选择的产量出发,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

上的平均收益AR与短期平均成本SAC的大小,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最大利润量或最小亏损量。在图中,如果厂商在Q1的产量水平上,则厂商有AR>SAC,即>0;如果厂商在Q2的产量水平上,则厂商有有AR=SAC,即=0;如果厂商在Q3或Q4或Q5的产量水平上,则厂商均有AR<SAC,即<0。

(4)如果厂商在(3)中是亏损的,即<0,那么,亏损时的厂商就需要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收益AR和平均可变成本AVC的大小,来确定自己在亏损的情况下,是否仍要继续生产,因为此时生产比不生产强;在亏损时的产量为Q4时,厂商有AR=AVC,于是厂商继续生产与不生产都是一样的;而在亏损时的产量为Q5时,厂商有AR<AVC,于是,厂商必须停产,因为此时不生产比生产强。

(5)由(1)、(2)、(3)、(4),可得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其中,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或者小于零。

11、(课本第7章)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

求: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解:MTC=1.2Q+3

MR=8-0.8Q

利润最大化时有MR=MTC,即1.2Q+3=8-0.8Q,

解得

Q=2.5,P=6,TR=15,利润=1.75

12、(课本第7章)用图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答:(1)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形成及条件:

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如图1-41所示,垄断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P0和Q0,在均衡产量Q0上,垄断厂商可以赢利即л>0,如分图(a)所示,此时AR>SAC,其最大的利润相当与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垄断厂商也可以亏损即л<0,如分图(b)所示,此时,AR<SAC,其最大的亏待量相当与图中的阴影部分.在亏损的场合,垄断厂商需要根据AR与AVC的比较,来决定是否继续生产:当AR>AVC时,垄断厂商则继续生产; 当AR<AVC时,垄断厂商必须停产;而当AR=AVC时,则垄断厂商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在分图(b)中,由于AR<AVC,故该垄断厂商是停产的.

由此,可得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其利润可以大于零,或小于零,或等于零.

(2)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条件及形成:

在长期,垄断厂商是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产量和价格的,而且,垄断厂商还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来生产长期均衡产量.所以,垄断厂商在长期可以获得比短期更大的利润.

在图1-42中,在市场需求状况和厂商需求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先假定垄断厂商处于短期生产,尤其要注意的是,其生产规模是给定的,以SAC0曲线和SMC0所代表,于是,根据MR=SMC的短期利润最大化原则,垄断厂商将短期均衡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为Q0和P0,并由此获得短期润相当于图中较小的那块阴影部分的面积P0ABC.下面,再假定垄断厂商处于长期生产状态,则垄断厂商首先根据MR=LMC的长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确定长期的均衡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和P*,然后,垄断厂商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以SAC*曲线和SMC*曲线所表示),来生产长期均衡产量Q*.由此,垄断厂商获得的长期利润相当于图中较大的阴影部分的面积P*DE0F.显然,由于垄断厂商在长期可以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而在短期只能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生产,所以,垄断厂商的长期利润总是大于短期利润.此外,在垄断市场上,即使是长期,也总是假定不可能有新厂商加入,因而垄断厂商可以保持其高额的垄断利润.

由此可得,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且л>0.

13、请结合本学期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对于课程教学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答: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帮助我更了解生活所在的世界,例如房价为什么居高不下,机票为什么可以根据预定时间不同有相应的折扣,经济学专家的讲座为什么收费很高?人民币为什么会升值等等。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工具,我认为主要是学一种思路,学一些观点。所以我认为,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应该重点把握这些东西,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尝试应用。例如,在学消费者理论的无差异曲线时,就要充分的搞懂这是有关在一定的约束条件时两种事物的选择,在很多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两种事物的选择都可借用,比如我们在工作和闲暇的选择等等。所以,微观经济学真正学得是会应用而不是知识的记忆。对于本课程我也建议可以增加一些与实际经济生活案例相联系的分析与实践环节,可以把所学的知识更加灵活的与经济实践结合起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