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5-09-27 16:09:42 责编:小OO
文档
2010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卷

说明:1.本卷共有六大题,30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g—24    S—32     Ca—40     Fe—56     Zn—65  

      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第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海水晒烟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上海世博会部分场馆的图片如下。图片说明中出现了金属材料的是

3.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

   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

   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4. “吸烟有害于健康”。我国规定:从2010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焦油              D.甲醛 

5.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氮气中只含氮元素,属于单质                B.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C.硫酸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属于酸            D.碳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选项用途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红磷用于制烟幕弹4P + 5O2  2P2O5

B天然气用于作燃料CH4 + 2O2CO2 + 2H2O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3CO + Fe2O3  2Fe + 3CO2

D稀硫酸用于除锈Fe + H2SO4 === FeSO4 + H2↑

9、下列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2SO4、Na2SO4、NaOH                    B.Ca(OH)2、KCl、K2CO3

C.NaCl、Na2CO3、KNO3                     D.CuSO4、NaOH、Na2SO4

10.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               B.锌、镁            

C.锌、铁              D.铁、锌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填在相应的括号内,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与填充各1分)

11.我省素有“红土地”之称,红土壤偏酸性。下列农作物适宜在红土壤中种植的是

农作物马铃薯甘草茶树橘子桑树
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

5.5~6.0

7.2~8.5

5.0~5.5

5.5~6.5

7.0~8.0

    A.甘草             B.橘子            C.桑树              D.           

12.某品牌饼干中含有钠、钙、铁、锌、钾、碘等人体所需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锌               B.钙              C.钠                D.           

13.镁带、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其相同点是

A.都产生耀眼的白光                   B.都放出热量               

C.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D.           

14.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食盐                               B.铵

C.氧化钙                             D.                

15.下列除杂方法中,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A. 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C.用铁粉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D.用             除去铜粉中的锌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9小题,共35分)

16.(3分)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南澳一号”考古发掘出青花瓷器、青铜器、铁器等文物。青花瓷上的着色剂是氧化钴(CoO),氧化钴中钴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青铜器文物上的铜绿可用酸洗,清洗后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        ;铁制文物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

17.(4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江西婺源,以“红、绿、黑、白”四大特色而闻名。

(1) “红”指红鲤鱼:食用红鲤鱼可以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                     ;

(2) “绿”指婺源绿茶:绿茶中含有儿茶素(C15H14O6·H2O),儿茶素由      种元素组成;

(3) “黑”指龙尾砚:罗文金星石头(主要成分是Fe2S)是制作龙尾砚的材料之一,Fe2S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              ;

 (4) “白”指江湾雪梨种植雪梨需施适量氮肥。下列肥料中属于氮肥的是:      。

      A.KCl             B.CO(NH2)2       C.Ca(H2PO4)2

18.(4分)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         种分子;

(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                     ;

(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                 。

19.(4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时         ;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X == NaClO +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有机物,能赋予生命             B.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

C.水是人体主要的功能物质             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20.(4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 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是            ;

(4) 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

甲物质溶液的质量       (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21.(6分)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E是气态单质。则C的化学式是                 ,E的用途可能是                ,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

22.(3分)小思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包括:铜在空气中灼烧、锌与稀硫酸反应、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下图是他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情景。 

(1)上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操作,该操作是                ;(填序号)

(2)操作A的现象是                  ;

(3)他讲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任何现象,其原因是                                  。

23.(3分)我省石英矿(制硅注意原料)储量居全国首位。

(1)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其中X=     ;

 (2)硅的工业制备原理为SiO2 + 2C  Si + 2CO↑,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

 (3)硅常用于太阳能帆板。发展太阳能产业比发展其他传统能源产业的优点是             。

24.(4分)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5分)

25.(6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填序号);

A.大理石              B.纯碱             C.稀盐酸         D.稀硫酸

(3)组装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时,除选择仪器A和B外,还要从图中选择的仪器有    (填序号); 

(4)上述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某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取干燥气体,发生装置与图乙装置中的                (填“a”或“b”)连接。

26.(7分)下图是某班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

(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                       ; 

(2)小璐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          g,然后注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                    ;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丽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注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

27.(5分)小辰和小昕看到一则新闻:2009年12月15日,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请教老师后获知: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且遇水会产生气体。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现象结论
(1)             

向盛有一小块电石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的水,发现有气泡产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到               

电石与水反应放热
(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具有可燃性?

收集一小试管该气体,点火,观察到有明亮的火焰该气体具有       性

(3)该气体可能含有碳、氢元素吗?

点燃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出现水雾;然后迅速将烧杯倒置,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含碳、氢元素

【反思】通过上述素材,谈谈你对灭火方法的新认识                                      。

28.(7分)小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右下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    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猜    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         (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

                   

"

               

猜想②正确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9.(3分)欲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70g。

(1)甲同学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              g;  

(2)乙同学用2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氯化钠溶液          g;配制时应选用        mL(选填“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30.(7分)今年全国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烧杯②烧杯③烧杯④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101010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1.762.3.523.52
(1)1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        g气体;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