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辉
德州学院医学系临床医学教研室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566号,253023)
摘要: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专业课, 是护理学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强的学科,是临床各科护理学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整体护理的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尽早接触临床,在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 案例教学法; 护理本科生;传统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的某种方法,它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2]。目前,在多所高等医学院校,案例教学在理论和实验课中试行, 收到了一定效果。作者将案例教学法尝试性地应用到德州学院医学系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中, 以探究案例教学对培养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对象
选取德州学院医学系2008级4年制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均为女生, 共人。所有学生均系统地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设护理1班( 45人)为案例教学模式班, 护理2班( 44人)为传统教学模式班,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教材均选取尤黎明、吴瑛主编的《内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2 教学方法
1.2.1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在讲述临床疾病护理的章节中,选取一些典型、真实的案例, 在上课前先发放打印案例材料, 让学生进行准备, 然后上课时先由学生进行初步讨论分析, 得出初步诊断, 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教学中, 先给出两例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病例, 但其中1例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所致, 1 例为感染所致 (幽门螺旋杆菌) ,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消化性溃疡的判定标准, 同为消化性溃疡却病因不同, 病理类型不同,治疗和护理措施也不同, 而胃镜检查以及呼气试验在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的判定方面至关重要, 而非其他检查手段所能替代。通过教师的点拨、讲解, 学生对消化性溃疡逐渐有了新的认识, 意识到了胃镜检查以及呼气试验在疾病诊断判定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整体护理的必要性。再如:在糖尿病护理教学中,为达教学目的特设计病例如下:某患者,厌食乏力,口渴,多饮,多尿手脚麻木等症状,血糖 16 mmol/L其入院诊断:糖尿病。入院第二天,患者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呼吸深大,呼出气有烂苹果味,护士协助经积极抢救4小时后病情稳定。住院2周,血糖7.2 mmol/L,生命体征正常,患者要求出院。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案例进行主动分析、讨论。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正确引导, 启发更多的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如主要护理诊断是什么?患者的心理状况如何?出院时如何进行健康教育等问题。最后,教师从每组随机抽取一名同学向大家汇报该组同学的讨论结果。下课前,再由教师总结,指出每组同学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及解决的办法。
1.2.2传统教学模式教学
按照每章节内容, 由教师集中讲授, 按照整体护理的要求, 让学生掌握重点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护理评估, 诊断、实施及依据; 熟悉实验室检查和治疗, 简单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1.3评价方法
成绩评价: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 我们在内课护理学的理论考核中增加了案例分析题,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采用闭卷考试,均采用教考分离,从题库中随机抽出试题。三名老师流水集中阅卷。教学评价:学期结束教师对两班学生进行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方法的评价,发放问卷,当场收回。1班发放问卷45份,收回45份;2班发放问卷44份,收回44份。回收率均为100%.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理论成绩
案例教学模式班和传统教学模式班学生的理论成绩分别为(81.37 ± 7.25) 分和(70.43±6.67) 分,案例教学模式班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班,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2 两班学生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
No. | 项目 | (1班)实验组/45人 | (2班)对照组/44人 | ||
肯定回答 | 满意度(%) | 肯定回答 | 满意度(%) | ||
1 | 增加学习兴趣 | 44 | 97.7 | 27 | 61.4 |
2 | 提高学习能力 | 43 | 95.5 | 32 | 72.7 |
3 | 喜欢和别人讨论学习上的问题 | 43 | 95.5 | 29 | 65.9 |
4 | 会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工具进行学习、解决问题 | 41 | 91.1 | 19 | 43.2 |
5 | 一节课专注课堂学习时间大于40分钟以上 | 42 | 93.3 | 28 | 63.6 |
6 | 不增加学生负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使用 | 40 | 88.8 | 16 | 36.4 |
7 | 密切了师生关系 | 41 | 91.1 | 18 | 40.9 |
8 | 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42 | 93.3 | 22 | 50.0 |
3.1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3.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记什么,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无法主动参与教学,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一定的压抑[3];案例教学法的出现,在同学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寻求到极大的乐趣,把同学们的能量极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学生对于自己当护士非常感兴趣,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病情,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做出确切的护理诊断,制定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护理措施等。学习目的性更强, 学习积极性更高,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真实病例的叙述,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愿意主动分析做出决策以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法能够密切联系社会实践, 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抽丝剥茧, 层层深入分析综合的思维方式,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且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3.1.3锻炼学生人际语言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案例教学活动过程中, 人人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主导者。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各组学生会对自己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去寻求解决; 通过彼此的交流, 无形中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试卷调查结果中, 可以看到在这调查项目满意度的比较中,案例教学模式班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班;案例法顺应时代发展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要求, 为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3.1.4弥补学生临床实践机会的不足
多给同学一些案例,设置相应的病例情景,为学生提供临床预习机会。同学们在不断犯错,纠错、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达到思维成熟。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3.2案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对策
不足之处:由于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养成了学生习惯于接、受、听, 故进行案例教学时需要学生思考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 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法、不能积极参与其中、不思考、不发言;还有部分学生羞于回答错误引起别人嘲笑, 而不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本案例的认识和评判表述,完全等待依赖其他同学的分析及教师的归纳总结,这就会影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由于案例教学多采取集中讨论的方式, 受到课时, 需要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同时进入角色, 这对学生要求较高;而且由于时间紧迫, 学生多难以从多个角度对案例展开分析, 这势必影响学生开阔思维。 再者,案例本身没有标准答案, 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局面, 需要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解决, 孰对孰错, 不易检验。
对策: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多媒体等教学法相结合: 使之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使学生都能适应教学法的改革, 都能从中受益, 更扎实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 同时也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独力思考、正确思维、主动学习的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布置作业:课后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内科护理教学案例, 让学生、有序地完成案例中的能力强化训练题, 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地进行反馈或个别辅导。
加强教师培训学习:教师正确处理课程整合案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 并互相交流, 分享经验, 课时安排上兼顾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使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所关注的焦点, 引起学生兴趣, 使学生能迅速产生对案例的关注, 从而积极参与对案例的深入分析, 更深刻地理解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和所必需的思维方法,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摆正教师位置: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 其角色定位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其责任有三, 一是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 二是课堂上教师要指导案例讨论过程, 三是引导学生探求案例情境背后隐含的知识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教师要负责案例更新, 使案例教学跟上临床发展的要求。另外,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与整体教学环境相配合,如能提供模拟仿真环境, 案例教学的效果将更佳。
总之,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尝试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教育宗旨,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变被动为主动, 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互动式, 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状态, 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的理论解决临床问题,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思维方式, 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对于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态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93.
[2] 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 48-49.
[3] 姜丽萍,杨晔琴,姜文莉,等.护理综合实验教学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39-740.
附:英文标题及姓名汉语拼音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Internal Nursing Teaching
Yu Hui
个人简介:于辉,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19年07月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学系,同年到德州学院医学系临床教研室工作至今。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攻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活性物质在消化道内的分布及功能研究;护理学教学研究。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