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的目的:
通过阅读和分析案例资料,熟悉风险评估的流程,掌握如何通过风险评估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如何应对评估出来的重大错报风险。
案例资料:
华兴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华兴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华兴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09年至今没有发生变化。华兴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注册会计师A和B负责审计华兴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
注册会计师A和B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华兴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2010 | 2009 | |||
C产品 | D产品 | C产品 | D产品 | |
产成品 | 2000 | 1800 | 2500 | 0 |
存货跌价准备 | 0 | 0 | 0 | 0 |
主营业务收入 | 18500 | 8000 | 20000 | 0 |
主营业务成本 | 17000 | 5600 | 16800 | 0 |
销售费用—运输费 | 1200 | 1150 | ||
利息支出 | 300 | 25 | ||
减:利息资本化 | 250 | 25 | ||
净利息支出 | 50 | 0 |
1.在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华兴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10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华兴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华兴公司所处行业2010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华兴公司财务总监已为华兴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10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华兴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华兴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期少于2年。
3.华兴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华兴公司于2010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售价下调8%—10%。另外,华兴公司在2010年8月推出了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11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11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为了加速资金流转,华兴公司于2011年1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4.华兴公司销售的产品均有经客户认可的外部运输公司实施运输,运费由华兴公司承担,但运输途中的风险仍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10年的运输单价比上年平均上升了15%,但运输商同意将运输结算周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60天。
5.2010年度华兴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例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产品上升了3%。
6.除了于2009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率为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华兴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09年12月开工,2010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
要求:针对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华兴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是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请指出相关事项与何种交易或账户的何种认定相关。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