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2025-09-27 16:08:49 责编:小OO
文档
文章编号:1674-5094(2010)01-0015-04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郑力平

(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00)

摘 要:针对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了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建立系统的安全模式。结合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通过分析已有的安全模式,找出制约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依据工作分解结构思想提出一种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这种系统安全模式是用 人 形的框架形象描绘出来。

关键词:安全管理模式;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工作分解结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76.2 文献标识码:A DO I:10.3863/.j i ss n.1674-5094.2010.01.004

引 言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石油生产企业生产系统中使用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生产的程序、组织和技术工艺越来越复杂,由此而产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安全问题具有系统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于是,安全管理便成为石油天然气企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作。

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中,虽然事故呈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发生了一些重大甚至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2003年12月23日21时57分,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12队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一起井喷特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职工2人,当地群众241人),直接经济损失9262.71万元。

导致发生这起事故的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作为指导,如长时间停机检修后下钻,没有充分循环泥浆即行起钻,没有排出气侵泥浆,影响泥浆液柱的密度和密封效果。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如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事故应急预案不完善等。

通过这次事故可以看出,寻求认识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新办法和途径已经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存在

的问题

石油天然气是一个高危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点多线长等特点。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生产中意想不到的毒气危害及热能伤害的可能性较高,在安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来看,安全管理机制应概括为:在进行生产管理的同时,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技术等手段,依据并适应生产中人、物、环境因素的运动规律,使其积极方面充分发挥[1]5。如实行作业标准化,组织安全点检查,推行安全操作资格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与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在安全管理机制方面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对违反安全制度的处罚力度不够,这样就没有体现对人的安全与健康的重视。由于生产现场是生产因素的集中点,属于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预防和避免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所以建立健全基层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于安全生产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第3卷 第1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3 N o.1 2010年 1月 Journa l o f South w est Pe tro leum U n i versity(Soc i a l Sc i ences Ed ition) Jan. 2010

*收稿日期:2009-10-13

作者简介:郑力平(1957-),男(汉族),河北顺平人,高级经济师,从事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1.2 缺乏安全文化与安全技术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既包括保护职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也包括职工对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企业安全激励机制的精神因素。

对于石油生产企业来说,在当今石油天然气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应该把生产放在第一位,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安全问题,特别要重视安全管理文化,因为这种安全管理文化可以贯穿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始终。在以前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为了寻找资源、开发资源,产生了 铁人精神 、 四个一样 等企业文化,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文化的宣传,灌输给员工一种理念,就是为了寻找和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原有的企业文化已经适应不了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石油天然气企业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应围绕如何进行安全生产来建立。在大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只有做到了安全生产,石油天然气企业才能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之中。所以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文化,借鉴国外安全管理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石油天然气企业的管理水平。

安全技术是为防止伤亡事故、减轻劳动强度、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与组织管理措施,即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还缺乏相应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如安全设计标准方面,我国有关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装置安全设计标准低,与国外相关标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高危险的液化气罐区的设计中,国外标准要求将液化气球罐罐底的开孔数尽量减少,一般为1-2个,罐底第一道连接法兰处应安装遥控紧急切断阀门,而国内标准中就没有类似的设计要求[2]8。

1.3 安全规划不够周密

安全规划是对每一时期安全生产的任务、目标和措施作出的规定,其目的是在考虑社会经济、基本建设、科学技术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的发展和老工艺及设备扩产改造的同时,改善和提高安全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保证安全生产。

对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而言,安全规划就应与企业生产战略规划同等重要,因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毕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危害,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就可能有酿成重大事故的风险。但一些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对安全生产和风险的管理企业往往规划得不够严密,没有把安全问题渗透到每一个生产环节。

1.4 缺乏安全培训

对安全方面的培训应是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努力方向,培训是安全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培训学习,而且是不断地学习,才能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企业要想把安全工作做好,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也就必须获得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学习培训才能获得,而这种能力的获得,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遵循不断的学习 实践 总结经验教训 再培训学习 再实践 再总结分析,这样一个持续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实现。在充分培训、学习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建立并运行好管理体系,才可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走上正轨,少走弯路。反之,不管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得再好,运行起来还是会障碍重重,最后还是需要强化相应的培训工作。

从现阶段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来看,还没有把培训工作充分重视起来。一些企业没有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这就使得很多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还没有达到效果,也就不能按照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从事生产活动。

2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的建立

2.1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我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发展历程(见表1)可分为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象安全管理模式、过程安全管理模式和系统安全管理模式4个阶段[3]。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选择,可结合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管理现状,建立符合自身要求的安全管理模式,而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传统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种事后控制的模式,事故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整改,因而风险控制水平低。对象安全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对事故致因系统的分析,在预防事故时以偏概全,难免顾此失彼。过程安

16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表1 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阶段代表性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模式特点归类

事故管理模型吸收事故教训,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经验管理模型依靠个人的经验进行安全管理。

传统安全

管理模式

以人为中心 的管理模式以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以设备为中心 的管理模式以控制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以管理为中心 的管理模式把完善作业过程中的管理缺陷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

对象安全

管理模式

0123 管理模式[4-5]

以零事故为目标,以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保

证,以标准化作业、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为基础,以全员教育、全面

管理、全线预防为对策。

NOSA(Nati onal Occupati onal

Safet y Associati on)模式[6-7]

以系统工程的理论综合管理安全、健康和环保,将安全、健康、环保3

个方面的风险管理理论科学地融入安全管理单元和要素中,对每一

个单元进行风险管理,并评选出管理水平所对应的等级。

过程安全

管理模式

H SE(H ea l th,S af ety and Environ

m en tM anage m en t)模式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

风险分析,确定企业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在健康、安全、环境

等方面产生的后果;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并采取有效的防范

手段和控制措施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的管理方法[8]3。

OSHM S(O ccupational S afet y and

H ea l th M anage m ent Syst e m)模式

帮助企业建立一种能够实现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旨在通过系统化

的预防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尽快进入自我约束阶段,最大限度地减

少各种工伤事故和职业疾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率。

系统安全

管理模式

全管理模式针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了人、机、环境系统,较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但这种模式还没有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系统安全管理模式则摒弃了传统的事后管理与处理的作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根据体系管理的方法实施动态循环,可以将风险极大程度地降低。为消除风险,提高安全性,安全科学与技术必将更多地应用到石油天然气安全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和技术,主动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

2.2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结构

通过对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在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模式的发展阶段分析,对于现代的安全管理更应该强调系统性。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实施系统的安全管理,就需要把安全管理分解成一些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要素。

根据项目管理的工作分解技术(W ork B reakdo w n S tructure),将安全管理分解为若干个工作包。工作分解技术是指将项目产出物(或项目目标)逐层细分为更小、更易管理的子项目或项目要素,直到分解出全部生成项目产出物的工作包为止。对于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应把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长期项目来运作,根据工作分解技术将安全管理按功能结构分解:安全文化、安全培训、安全规划、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文件、组织管理、风险控制等七个工作包(见图1)。一个工作包由一个人负责,其他人是参与者。

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的一种指导思想,是灌输在大脑中的,贯穿于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培育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从事每一项活动都应秉承企业的安全文化,逐渐形成安全意识。

安全培训是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求有步骤地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

安全规划是对每一时期安全生产的任务、目标和措施作出的规定,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实际,不断改善安全技术条件和提高人员素质。

安全技术是在改进劳动条件采用的技术措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与加强管理达到生产过程的安全。

系统安全文件是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运用体系管理的方法所建立的各种文件,如H SE,对于这些

17

第1期 郑力平: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图1 项目管理安全模式框架

文件只有不断地完善与更新,才能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动力。风险控制是企业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与安全有关的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与风险消减措施。组织管理主要是指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企业各层次人员职责的制定,要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程序,活动有资源。

3 结 语

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需要建立更为系统的、有效的、适宜的安全管理模式。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找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全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提高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德全.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探讨[D].中

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05.

[2] 罗云.安全文化百问百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

版社,1995.

[3] 田震.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其比较[J].工业安

全与环保,2006,32(9):63-.

[4] 于飞. 0123 管理模式与安全文化[J].施工企业管

理,2007(10):90-91.

[5] 侯传东.浅论 0123 安全管理模式的指导作用[J].地

质勘探安全,1995,2(2):15-18.

[6] 于涛.全面安全管理方法在装置检修中的应用[J].工

业安全与环保,2006(9):7-9.

[7] 谭冠雄.NO S A 安全五星 管理系统及其推行[J].电

力安全技术,2000,2(5):9-11.

[8] 郑社教.石油H SE管理教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2008.

(编辑:钟青)

18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dong 257061,Ch i n a )JOUR NAL OF SOUT HWEST PETROLEU M UNIVERSI TY (SOCI AL SCIE NCES ED I TI ON ),V OL.3,NO.1,10-14,2010(I SSN 1674-5094,in Chinese)

Abst ract :I nvest m ent portfo lio opti m izati o n contr i b utes to break through the choke po i n t o f o il and gas prospect brought about by the i n creasi n g difficulty and ti g hten i n g f u nds .The autho rs ho ld that risk assess m ent should be m ade on i n vest m ent portfo lio on t h e basis o f si n g le project assess m en.t An ex a m ple of mu lti objecti v e progra mm ing m ode l is ana lyzed i n w hich present value of annu ity is taken as inco m e i n dex of si n g le prospect project and variance of si n gle pro ject as risk m easure m ent i n dex .

K ey w ords :i n vest m ent portf o lio ;o il and gas prospect pro jec;t mu lti objective progra mm i n g ;risk evaluation;pro ject m anage m ent

A STUDY ON SAFETY MANAGEMENT I N O IL AND NATURAL GAS COMPAN IES

Z H ENG Li p i n g (Dongx i n O il Ex tracti o n P lan,t Sheng liO il F ield ,Dongy i n g Shangdong 257000,Ch i n a)JOUR 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 M U N IVERSI TY(SOCI AL SC I E NCES EDI TION ),VOL.3,NO.1,15-18,2010(I SSN 1674-5094,i n Ch i n ese)

Abst ract :A syste m atic safety m anage m ent pattern shou l d be set up in o il and natura l gas co m pan ie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 le deve l o p m ent o f o il and natura l gas industr y .The author first l o cates the key factors restricti n g production safety i n oils and natural gas co m panies by analyzi n g the status quo of safety m anage m ent and the estab lished sa fety m anage m ent patterns .The analysis then leads to a suggested ne w safe ty m anage m ent patter n based on the concept o f w ork breakdo w n structure ,wh ich is d i s played i n a Y shaped struct u re .

K ey words :safety m anage m ent pattern ;o il and natural gas ;production co mpan i e s ;work breakdo w n str ucture ;sustainab le deve l o pm ent

METAP HORIC AL C HARACTERISTI CS OF ENGLIS H V OCABULARY OF PETROLEU M TEC HNOLOGY JI ANG Shu juan (D epart m ent o f Fore i g n Languages ,Ch i n a Un iversity of Petroleum,Changp i n g Be iji n g 102249,China)JOURNAL OF SOU THWEST PETROLEU M U N IVERSI TY(SOCI AL SCIE NCES EDI TI ON ),V OL.3,NO.1,19-22,2010(I SSN 1674-5094,in Ch i n ese)

Abst ract :A case study is m ade abou t Eng lish vocabulary of petr o leum techno logy to answ er the question w hether m etaphor i c al vocabu l a ry should be used in scientific language .The study on 20arti c les se lected fr o m a se lf bu il d corpus sho w s that Eng lish vocabu lar y of petr o leum Eng li s h bears disti n ct m etaphorical characteristi c s .The author also studies the cogn itive functions ofm etaphorical vocabu lar y i n Petro leum Eng lish wh ich are ana l o g ica l reason i n g ,t h eory constructi n g ,and stating .

K ey words :petr o leum techno logy ;Eng lish technical ter m s ;vocabulary ;m etaphor ;corpus ;character ;cogniti v e f u nction

I M P ROVING REGI ONAL P OLICY I N ETHNIC AREASW I TH SOC I AL AND ECONO M IC DEVELOP MENT LI H ou q i a ng ,L I J,i LI U Fu m i n (Policy Research O ffice of the CPC Sichuan Prov i n c i a l Co mm ittee ,Chengdu S ichuan 610500,Ch i n a)JOUR 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 M UN IV ERSI TY(SOC I AL SC I E NCES EDI TIO N ),

2 2010 A bstrac t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