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产褥期产妇乳房疾病及护理
2025-09-27 16:10:10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产褥期产妇乳房疾病及护理

摘 要:本文针对产妇在产褥期可能出现的乳房疾病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旨在引起广大产妇的高度关注,使产褥期的婴儿获得营养、充足的乳汁,产妇乳房恢复到孕前状态并保持原有的美感。

关键词:产褥期 乳房疾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233-01

女性的乳房不仅具有哺乳的功能,更是一种美的象征,每个女性都希望有一对美丽且富有弹性的乳房。产褥期女性的乳房既处于孕后的恢复阶段,又处于哺乳阶段,须引起高度重视。现针对产褥期产妇乳房疾病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下。

1 乳腺炎

1.1 乳腺炎产生原因

产妇在最初几天哺乳后易患乳腺炎,由于乳腺管阻塞,导致乳汁淤积,引起局部炎症。或是细菌直接从乳头侵入乳腺组织所致,表现为乳房红肿、发硬并伴疼痛。

1.2 乳腺炎护理措施

1.2.1 单纯乳汁淤积所致的乳腺炎

指导产妇对乳房进行按摩。方法如下:在按摩前湿热敷3~5分钟,先在患侧乳房涂少许润滑油,用五指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沿着乳腺方向施以正压,使淤滞的乳汁逐步推出,在按摩同时可以轻揪乳头数次[1]。

1.2.2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如果出现化脓病灶,应告知产妇及时就医,在化脓病灶作一个切口,将脓液引流干净。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告知产妇不可哺乳。

1.2.3 乳腺炎时哺乳方法

换乳腺炎时哺乳时先喂病情严重的一侧,等吸空后再喂另一侧。哺乳结束后,告知产妇用吸奶器将乳房内的乳汁吸尽。

1.2.4 一般护理

告知产妇休息时应采取侧卧位与仰卧位,不要采取俯卧位,以免长期压迫乳房,导致乳汁淤积,加重病情。

1.2.5 心理护理

乳腺炎会造成乳房红肿、疼痛和硬结,产妇会因这些改变而变得焦虑、烦躁不安,家属应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2 乳头皲裂

2.1 乳头皲裂产生原因

产妇在最初几天哺乳后易发生乳头皲裂,由于哺乳时姿势不当,或是婴儿含吮乳头方法不正确,或是婴儿长时间吸吮乳头。表现为乳头裂开、红肿并伴出血,哺乳时疼痛。

2.2 乳头皲裂护理措施

2.2.1 轻度乳头皲裂

告知产妇仍可继续哺乳,但需哺乳前湿热敷乳头3~5分钟,再挤出少许乳汁抹在乳晕上,待乳晕变软后再喂奶。清洁乳头时易选用弱酸性硼酸皂。

2.2.2 重度乳头皲裂

让产妇暂停使用婴儿直接吸吮乳头的方法哺乳,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存放于奶瓶中,然后用奶瓶给婴儿喂奶。

2.2.3 乳头皲裂时哺乳方法

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先用乳头触及婴儿上唇,引起觅食反射,当婴儿张大嘴巴的瞬间,送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让婴儿含入,婴儿的嘴呈“鱼嘴状”[2]。哺乳结束后应用一手指轻压乳晕边缘或用手指轻轻向下按压婴儿下颏。最后产妇挤出少量乳汁涂抹在乳头和乳晕上。

2.2.4 心理护理

部分产妇因为乳头皲裂疼痛拒绝给婴儿喂奶,此时应及时跟产妇沟通,告知产妇为了孩子得到丰富的营养,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都应为婴儿哺乳。丈夫和亲属应给予心理支持,并鼓励产妇。

3 乳头凹陷

3.1 轻度乳头凹陷护理措施

轻度乳头凹陷用手轻轻牵拉、刺激、挤压乳头即可突出。对此指导产妇进行如下练习。将两示指平行放在乳头两侧,慢慢地由乳头两侧外方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接着将两示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侧和下侧,将乳头向上、向下纵形拉开,此练习重复多次,做满15分钟,每日2次[3]。持续练习可以改善产妇乳头凹陷的状况。

3.2 重度乳头凹陷的护理措施

重度乳头凹陷表现为乳头完全内陷无法牵拉出,只能通过外科手术才能恢复。乳头凹陷矫正手术是通过彻底松解内陷乳头下的平滑肌纤维束,并将周围组织填充于乳头下,以增强乳头的支撑力,使乳头隆出[2]。乳头凹陷手术矫正后仍可复发,在矫正术后的5~7天拆线后,护士应指导产妇进行手法牵引或器械牵引乳头1~2个月。

3.3 心理护理

部分产妇因为乳头凹陷,婴儿很难吸吮到乳头,不能得到充足乳汁,产妇感到灰心丧气。护士应及时跟产妇沟通,告知产妇只要长期坚持训练,即可改善乳头凹陷的程度,帮助产妇恢复信心。

4 乳房胀痛

4.1 乳房胀痛产生原因

产妇在最初几天易出现乳房胀痛,由于产后乳房内有充盈的血液,乳汁堆积在乳腺管内导致乳房肿胀。乳房分泌的乳汁不能及时排除,乳腺管堵塞,乳汁堆积成块,导致乳房逐渐变硬并伴有疼痛。

4.2 乳房胀痛护理措施

(1)告知产妇尽早哺乳,产后半小时内要求产妇开乳,婴儿的吸吮不仅能使乳腺管开放,保持乳汁通畅,减轻乳房胀痛感,还能增进母婴之间的情感。

(2)产后的第一天要对产妇进行穴位按摩。用双手拇指关节同时指压左右两边天溪穴,指压5~10次,可促进乳汁分泌,防治乳房胀痛;用拇指或手掌大鱼际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各按揉20次,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又有催乳作用并能防治乳腺炎[4]。

(3)心理护理。产妇不仅会感到乳房疼痛、肿胀,还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躁,要及早发现产妇情绪的变化,护理治疗前要耐心解释。告知产妇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胀痛的缓解。丈夫及亲属应给予产妇安慰及心理上的支持。

5 乳房松弛下垂、缺乏弹性

5.1 乳房松弛下垂、缺乏弹性的原因

由于产后产妇长期给婴儿哺乳,婴儿吸吮时牵拉乳房。哺乳期为适应婴儿哺乳的需要,乳房自然增大,易出现乳房松弛下垂、缺乏弹性。

5.2 乳房松弛下垂、缺乏弹性的护理措施

(1)指导产妇挑选胸罩,产妇在哺乳期间应佩戴合适大小的胸罩,将乳房托起,防止乳房下垂。胸罩的材料最好选用透气的棉质布料。

(2)告知产妇每次哺乳后,用手轻轻托起乳房数分钟,防止乳房下垂;平时坐立行走,要收腹、挺胸。多进行体育锻炼,做胸部健美操。

(3)告知产妇坚持给婴儿哺乳能够促进母体催产素的分泌,催产素会增强乳房悬韧带的弹性[5]。但哺乳期不可过长,最好不超过十个月,十个月以后的乳汁营养成分不多,同时长期哺乳易导致乳房松弛下垂、缺乏弹性。

(4)饮食护理。肥胖易导致乳房松弛下垂,指导产妇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食用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参考文献

[1]    王国忠,赵卫兵.乳房疾病中西医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6:146-147.

[2]    庄志刚,蒋蓓琦.乳房常见疾病咨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8:113-114,33-34.

[3]    郑修霞,王治英,安力彬,等.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99.

[4]    冉令梅,吴秀华.干预性护理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4):-65.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