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激素对同化物的运输分配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中以( A )的最为显著。 正确
A.IAA A
B.GA B
C.CTK C
D.ETH D
2.蛋白质磷酸化以及脱磷酸化是分别由一组蛋白激酶和蛋白( B )酶所催化的。 正确
A.激酶A
B.磷酸酯酶B
C.水解酶C
D.合成酶D
3.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主要靠元素( C )的变化来传递电子 正确
A.钼A
B.锰B
C.铁C
D.钙D
4.植物在受伤或感病时常常改变呼吸作用途径,使( C )加强。 正确
A.TCA A
B.无氧呼吸B
C.PPP C
D.乙醛酸循环D
5.正开花结实的作物,其叶片的光合强度比开花之前( A )。 正确
A.有所增强A
B.有所下降B
C.变化不大C
D.变化无常D
6.具有明显放热特征的呼吸途径,其末端氧化酶是( B )氧化酶。 正确
A.细胞色素A
B.抗氰B
C.抗坏血酸C
D.多酚D
7.植物组织中,最常见的二糖是( A )。 正确
A.蔗糖A
B.乳糖B
C.麦芽糖C
D.纤维二糖D
8.在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的部位是( A )。 正确
A.叶绿体间质A
B.类囊体B
C.细胞质C
D.高尔基体D
9.巴斯德效应是指空气中的氧气能( A )的过程。 正确
A.EMP A
B.TCA循环B
C.PPP C
D.产生ATP D
10.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多糖是( B )。 正确
A.淀粉A
B.纤维素B
C.半纤维素C
D.果胶物质D
11.( B )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它们的功能是将溶质输出或输入导管或筛管。其突出的特点是质膜内陷或折叠以增加其表面积。 正确
A.通道细胞A
B.转移细胞B
C.保卫细胞C
D.厚壁细胞D
12.三羧酸循环中的主要氢受体是( A )。 正确
A.NAD+ A
B.NADP+ B
C.FAD C
D.CoQ D
13.植物组织进行强烈的需能反应时,其能荷( B )。 正确
A.增大A
B.减小B
C.变化不大C
D.无规律变化D
14.大部分植物筛管内运输的光合产物主要是以(D )进行的。 正确
A.山梨糖醇A
B.葡萄糖B
C.果糖C
D.蔗糖D
15.以下( A )物质不是植物胞内信号。 正确
A.激素受体和G蛋白A
B.肌醇磷脂信号系统B
C.环核苷酸信号系统C
D.钙信号系统D
16.糖酵解的最后产物是( C )。 正确
A.丙酮A
B.丙酸B
C.丙酮酸C
D.醛类D
17.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其呼吸商( A )。 正确
A.RQ=1A
B.RQ>1B
C.RQ<1C
D.RQ=0D
18.蔗糖向筛管装载是( A )进行的。 错误 正确答案:B
A.顺浓度梯度A
B.逆浓度梯度B
C.等浓度C
D.无一定浓度规律D
19.G蛋白的生理活性有赖于与( D )的结合。 正确
A.ATP A
B.ADP B
C.钙离子C
D.GTP D
20.用标记C6和C1的葡萄糖分别测定呼吸放出的CO2来源,若测出C6/C1的比值接近于1,说明植物组织的呼吸代谢( A )。 正确
A.主要是EMP-TCA途径A
B.主要是PPP途径B
C.两种途径相当C
21.与油料种子相比,淀粉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 B )。 正确
A.更多些A
B.较少B
C.差异不大C
D.差异不规律D
22.植物在结果期,如去除果实,叶片的光合强度( B )。 正确
A.增强A
B.减弱B
C.不会变化C
D.变化无规律D
23.在双信号系统中,其中IP3通过调节( B )浓度,来传递信息。 正确
A.DAG A
B.Ca2+ B
C.ATP C
D.酶D
24.苹果和马铃薯等切开后,组织变褐,是由于其末端氧化酶( D )作用的结果。 正确
A.抗坏血酸氧化酶A
B.抗氰氧化酶B
C.细胞色素氧化酶C
D.多酚氧化酶D
25.粮油种子贮藏应注意控制的首要因素是( B )。 正确
A.温度A
B.含水量B
C.气体成分C
D.避光D
26.剪去枝上的一部分叶子,保留下来的叶片其光合速率( A )。 正确
A.有所增强A
B.随之减弱B
C.变化不大C
D.变化无规律D
27.抗氰呼吸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 C )。 正确
A.P/O=2A
B.P/O=3B
C.放热C
D.P/O=0D
28.纤维素是由( B )聚合而成的多糖 正确
A.α葡萄糖A
B.β葡萄糖B
C.果糖C
D.麦芽糖D
29.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首先积累( B )。 正确
A.油脂A
B.可溶性糖和淀粉B
C.蛋白质C
D.淀粉和油脂D
30.糖代谢的磷酸戊糖途径是在( C )内进行的。 正确
A.线粒体A
B.叶绿体B
C.细胞质C
D.细胞核D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
1.在双信号系统中,其中IP3通过调节( B )浓度,来传递信息。 正确
A.DAG A
B.Ca2+ B
C.ATP C
D.酶D
2.质膜中的磷酸脂酶C水解( C )而产生IP3以及DAG两种信号分子。因此,该系统又称双信号系统。 正确
A.PI3A
B.Fat B
C.PIP2C
D.ATP D
3.蛋白质磷酸化以及脱磷酸化是分别由一组蛋白激酶和蛋白( B )酶所催化的。 正确
A.激酶A
B.磷酸酯酶B
C.水解酶C
D.合成酶D
4.对于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途径,可分为( C )个阶段。 正确
A.二A
B.三B
C.四C
D.五D
5.G蛋白的生理活性有赖于与( D )的结合。 正确
A.ATP A
B.ADP B
C.钙离子C
D.GTP D
6.植物细胞壁上的Ca2+含量一般在( D )。 正确
A.10-7~10-6mol•L-1 A
B.≥10-6mol•L-1 B
C.10-4~10-3mol•L-1 C
D.1~5mol•L-1 D
7.以下物质( D )不是植物胞间信号。 正确
A.植物激素A
B.电波B
C.水压C
D.淀粉D
8.以下( A )物质不是植物胞内信号。 正确
A.激素受体和G蛋白A
B.肌醇磷脂信号系统B
C.环核苷酸信号系统C
D.钙信号系统D
9.( B )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它们的功能是将溶质输出或输入导管或筛管。其突出的特点是质膜内陷或折叠以增加其表面积。 正确
A.通道细胞A
B.转移细胞B
C.保卫细胞C
D.厚壁细胞D
10.细胞依靠( B )将原生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共质体。 正确
A.纤维丝A
B.胞间连丝B
C.微管C
D.微丝D
11.在筛管中下面哪种离子的含量最高( D )。 正确
A.AL3+ A
B.Cl-1 B
C.Ca2+ C
D.K+ D
12.在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的部位是( A )。 正确
A.叶绿体间质A
B.类囊体B
C.细胞质C
D.高尔基体D
13.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首先积累( B )。 正确
A.油脂A
B.可溶性糖和淀粉B
C.蛋白质C
D.淀粉和油脂D
14.剪去枝上的一部分叶子,保留下来的叶片其光合速率( A )。 正确
A.有所增强A
B.随之减弱B
C.变化不大C
D.变化无规律D
15.气温过高或过低,或植株受到机械损伤时,筛管内会形成( C )而阻碍同化物的运输。
A.几丁质A 错误 正确答案:D
B.角质B
C.维纤丝C
D.胼胝质D
16.摘去植物的繁殖器官后,其营养器官的寿命( A )。 正确
A.延长A
B.缩短B
C.变化不显C
D.无一定变化规律D
17.正开花结实的作物,其叶片的光合强度比开花之前( A )。 正确
A.有所增强A
B.有所下降B
C.变化不大C
D.变化无常D
18.植物在结果期,如去除果实,叶片的光合强度( B )。 正确
A.增强A
B.减弱B
C.不会变化C
D.变化无规律D
19.秋季落叶前,筛管内含氮物质明显增多,其成分主要是( C )。 正确
A.蛋白质A
B.多肽B
C.氨基酸和酰胺C
D.无机氮D
20.植物激素对同化物的运输分配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中以( A )的最为显著。 正确
A.IAA A
B.GA B
C.CTK C
D.ETH D
21.P—蛋白是( C )特有的一种蛋白质。 正确
A.初生壁A
B.柱头表面B
C.筛管内C
D.分生组织D
22.蔗糖向筛管装载是( D )进行的。 错误 正确答案:B
A.顺浓度梯度A
B.逆浓度梯度B
C.等浓度C
D.无一定浓度规律D
23.秋季落叶前,叶片撤退的含氮化合物主要通过( C )运往根中 。 正确
A.木质部导管A
B.薄壁细胞B
C.韧皮部筛管C
D.木质部和韧皮部D
24.棉花和麻皮有很强的韧性,主要与其细胞壁含有大量( B )有关。 正确
A.果胶物质A
B.纤维素B
C.半纤维素C
D.木质素D
25.大部分植物筛管内运输的光合产物主要是以(D )进行的。 正确
A.山梨糖醇A
B.葡萄糖B
C.果糖C
D.蔗糖D
26.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多糖是( B )。 正确
A.淀粉A
B.纤维素B
C.半纤维素C
D.果胶物质D
27.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C )。 正确
A.苯环A
B.苯甲酸B
C.苯丙烷C
D.硝基苯D
28.植物体内合成纤维素的主要糖基供体是( C )。 错误 正确答案:D
A.ADPG A
B.GDPG B
C.UDPG C
D.G6P D
29.植物组织中,最常见的二糖是( D )。 错误 正确答案:A
A.蔗糖A
B.乳糖B
C.麦芽糖C
D.纤维二糖D
30.纤维素是由( B )聚合而成的多糖 正确
A.α葡萄糖A
B.β葡萄糖B
C.果糖C
D.麦芽糖D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
1.P—蛋白是( C )特有的一种蛋白质。 正确
A.初生壁A
B.柱头表面B
C.筛管内C
D.分生组织D
2.以下物质( D )不是植物胞间信号。 正确
A.植物激素A
B.电波B
C.水压C
D.淀粉D
3.具有明显放热特征的呼吸途径,其末端氧化酶是( B )氧化酶。 正确
A.细胞色素A
B.抗氰B
C.抗坏血酸C
D.多酚D
4.植物在受伤或感病时常常改变呼吸作用途径,使( C )加强。 正确
A.TCA A
B.无氧呼吸B
C.PPP C
D.乙醛酸循环D
5.植物激素对同化物的运输分配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中以( A )的最为显著。 正确
A.IAA A
B.GA B
C.CTK C
D.ETH D
6.对于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途径,可分为( C )个阶段。 正确
A.二A
B.三B
C.四C
D.五D
7.三羧酸循环中的主要氢受体是( A )。 正确
A.NAD+ A
B.NADP+ B
C.FAD C
D.CoQ D
8.巴斯德效应是指空气中的氧气能( A )的过程。 正确
A.EMP A
B.TCA循环B
C.PPP C
D.产生ATP D
9.植物组织中,最常见的二糖是( A )。 正确
A.蔗糖A
B.乳糖B
C.麦芽糖C
D.纤维二糖D
10.正开花结实的作物,其叶片的光合强度比开花之前( A )。 正确
A.有所增强A
B.有所下降B
C.变化不大C
D.变化无常D
11.蛋白质磷酸化以及脱磷酸化是分别由一组蛋白激酶和蛋白( B )酶所催化的。 正确
A.激酶A
B.磷酸酯酶B
C.水解酶C
D.合成酶D
12.糖酵解的最后产物是( C )。 正确
A.丙酮A
B.丙酸B
C.丙酮酸C
D.醛类D
13.植物组织进行强烈的需能反应时,其能荷( B )。 正确
A.增大A
B.减小B
C.变化不大C
D.无规律变化D
14.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多糖是( B )。 正确
A.淀粉A
B.纤维素B
C.半纤维素C
D.果胶物质D
15.在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的部位是( A )。 正确
A.叶绿体间质A
B.类囊体B
C.细胞质C
D.高尔基体D
16.用标记C6和C1的葡萄糖分别测定呼吸放出的CO2来源,若测出C6/C1的比值接近于1,说明植物组织的呼吸代谢( A )。 正确
A.主要是EMP-TCA途径A
B.主要是PPP途径B
C.两种途径相当C
17.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其呼吸商( A )。 正确
A.RQ=1A
B.RQ>1B
C.RQ<1C
D.RQ=0D
18.大部分植物筛管内运输的光合产物主要是以(D )进行的。 正确
A.山梨糖醇A
B.葡萄糖B
C.果糖C
D.蔗糖D
19.( B )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它们的功能是将溶质输出或输入导管或筛管。其突出的特点是质膜内陷或折叠以增加其表面积。 正确
A.通道细胞A
B.转移细胞B
C.保卫细胞C
D.厚壁细胞D
20.苹果和马铃薯等切开后,组织变褐,是由于其末端氧化酶( D )作用的结果。 正确
A.抗坏血酸氧化酶A
B.抗氰氧化酶B
C.细胞色素氧化酶C
D.多酚氧化酶D
21.与油料种子相比,淀粉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 B )。 正确
A.更多些A
B.较少B
C.差异不大C
D.差异不规律D
22.蔗糖向筛管装载是( B )进行的。 正确
A.顺浓度梯度A
B.逆浓度梯度B
C.等浓度C
D.无一定浓度规律D
23.以下( A )物质不是植物胞内信号。 正确
A.激素受体和G蛋白A
B.肌醇磷脂信号系统B
C.环核苷酸信号系统C
D.钙信号系统D
24.糖代谢的磷酸戊糖途径是在( C )内进行的。 正确
A.线粒体A
B.叶绿体B
C.细胞质C
D.细胞核D
25.抗氰呼吸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 C )。 正确
A.P/O=2A
B.P/O=3B
C.放热C
D.P/O=0D
26.粮油种子贮藏应注意控制的首要因素是( B )。 正确
A.温度A
B.含水量B
C.气体成分C
D.避光D
27.植物在结果期,如去除果实,叶片的光合强度( B )。 正确
A.增强A
B.减弱B
C.不会变化C
D.变化无规律D
28.G蛋白的生理活性有赖于与( D )的结合。 正确
A.ATP A
B.ADP B
C.钙离子C
D.GTP D
29.在缺氧条件下,呼吸速率减慢,底物分解速率( B )。 正确
A.也减慢A
B.反而上升B
C.变化不显C
D.无一定变化规律D
30.巴斯德效应是指( A )能糖酵解过程的现象。 正确
A.氧气A
B.CO2 B
C.改善光照C
D.防治病虫害D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
1.摘去植物的繁殖器官后,其营养器官的寿命( A )。 正确
A.延长A
B.缩短B
C.变化不显C
D.无一定变化规律D
2.用标记C1和C6的葡萄糖分别测定呼吸产生的CO2来源,若测出的C6/C1比值约为0.6,说明植物组织的呼吸代谢( A )。 错误 正确答案:C
A.EMP-TCA途径A
B.PPP B
C.两种途径都在进行C
3.在筛管中下面哪种离子的含量最高( C )。 错误 正确答案:D
A.AL3+ A
B.Cl-1 B
C.Ca2+ C
D.K+ D
4.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主要靠元素( C )的变化来传递电子 正确
A.钼A
B.锰B
C.铁C
D.钙D
5.对于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途径,可分为( C )个阶段。 正确
A.二A
B.三B
C.四C
D.五D
6.具有明显放热特征的呼吸途径,其末端氧化酶是( D )氧化酶。 错误 正确答案:B
A.细胞色素A
B.抗氰B
C.抗坏血酸C
D.多酚D
7.分生组织内由于有局部的无氧呼吸发生,因此其呼吸商( B )。 正确
A.RQ=1A
B.RQ>1B
C.RQ<1C
D.RQ=0D
8.巴斯德效应是指空气中的氧气能( A )的过程。 正确
A.EMP A
B.TCA循环B
C.PPP C
D.产生ATP D
9.植物组织中,最常见的二糖是( A )。 正确
A.蔗糖A
B.乳糖B
C.麦芽糖C
D.纤维二糖D
10.植物组织进行强烈的需能反应时,其能荷( B )。 正确
A.增大A
B.减小B
C.变化不大C
D.无规律变化D
11.大部分植物筛管内运输的光合产物主要是以(D )进行的。 正确
A.山梨糖醇A
B.葡萄糖B
C.果糖C
D.蔗糖D
12.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其呼吸商( A )。 正确
A.RQ=1A
B.RQ>1B
C.RQ<1C
D.RQ=0D
13.植物在结果期,如去除果实,叶片的光合强度( B )。 正确
A.增强A
B.减弱B
C.不会变化C
D.变化无规律D
14.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首先积累( B )。 正确
A.油脂A
B.可溶性糖和淀粉B
C.蛋白质C
D.淀粉和油脂D
15.植物细胞壁上的Ca2+含量一般在( D )。 正确
A.10-7~10-6mol•L-1 A
B.≥10-6mol•L-1 B
C.10-4~10-3mol•L-1 C
D.1~5mol•L-1 D
16.若以有机酸作为呼吸底物,其呼吸商( A )。 正确
A.RQ>1A
B.RQ=1B
C.RQ<1C
D.RQ=0D
17.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与( D )的产生有关。 错误 正确答案:A
A.乙烯A
B.糖B
C.H2O2 C
D.CO2 D
18.糖代谢的磷酸戊糖途径是在( C )内进行的。 正确
A.线粒体A
B.叶绿体B
C.细胞质C
D.细胞核D
19.棉花和麻皮有很强的韧性,主要与其细胞壁含有大量( B )有关。 正确
A.果胶物质A
B.纤维素B
C.半纤维素C
D.木质素D
20.在缺氧条件下,呼吸速率减慢,底物分解速率( B )。 正确
A.也减慢A
B.反而上升B
C.变化不显C
D.无一定变化规律D
21.植物激素对同化物的运输分配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中以( A )的最为显著。 正确
A.IAA A
B.GA B
C.CTK C
D.ETH D
22.用标记C1和C6的葡萄糖分别测定呼吸放出的CO2来源,若测出的C6/C1接近于零,说明植物的呼吸主要走( A )。 错误 正确答案:B
A.EMP-TCA途径A
B.PPP途径B
C.两种途径相当C
23.在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的部位是( A )。 正确
A.叶绿体间质A
B.类囊体B
C.细胞质C
D.高尔基体D
24.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糖氧化时的氢受体是( A )。 错误 正确答案:B
A.NAD+ A
B.NADP+ B
C.FAD C
D.CoQ D
25.以下( A )物质不是植物胞内信号。 正确
A.激素受体和G蛋白A
B.肌醇磷脂信号系统B
C.环核苷酸信号系统C
D.钙信号系统D
26.呼吸作用发生解偶联是指( D )。 正确
A.底物氧化受阻A
B.发生无氧呼吸B
C.呼吸链电子传递中断C
D.氧化磷酸化受影响D
27.在双信号系统中,其中IP3通过调节( B )浓度,来传递信息。 正确
A.DAG A
B.Ca2+ B
C.ATP C
D.酶D
28.在有氧呼吸中,O2的作用是( B )。 错误 正确答案:D
A.参与底物氧化A
B.参与氢的传递B
C.参与电子传递C
D.作为电子的最终受体D
29.粮油种子贮藏应注意控制的首要因素是( B )。 正确
A.温度A
B.含水量B
C.气体成分C
D.避光D
30.当细胞内的腺苷酸全以ADP状态存在时,其能荷等于( B )。 错误 正确答案:C
A.1A
B.0.75B
C.0.5C
D.0D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
1.在双信号系统中,其中IP3通过调节( B )浓度,来传递信息。 正确
A.DAG A
B.Ca2+ B
C.ATP C
D.酶D
2.质膜中的磷酸脂酶C水解( C )而产生IP3以及DAG两种信号分子。因此,该系统又称双信号系统。 正确
A.PI3A
B.Fat B
C.PIP2C
D.ATP D
3.蛋白质磷酸化以及脱磷酸化是分别由一组蛋白激酶和蛋白( B )酶所催化的。 正确
A.激酶A
B.磷酸酯酶B
C.水解酶C
D.合成酶D
4.对于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途径,可分为( C )个阶段。 正确
A.二A
B.三B
C.四C
D.五D
5.G蛋白的生理活性有赖于与( D )的结合。 正确
A.ATP A
B.ADP B
C.钙离子C
D.GTP D
6.植物细胞壁上的Ca2+含量一般在( D )。 正确
A.10-7~10-6mol•L-1 A
B.≥10-6mol•L-1 B
C.10-4~10-3mol•L-1 C
D.1~5mol•L-1 D
7.以下物质( D )不是植物胞间信号。 正确
A.植物激素A
B.电波B
C.水压C
D.淀粉D
8.以下( A )物质不是植物胞内信号。 正确
A.激素受体和G蛋白A
B.肌醇磷脂信号系统B
C.环核苷酸信号系统C
D.钙信号系统D
9.( B )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它们的功能是将溶质输出或输入导管或筛管。其突出的特点是质膜内陷或折叠以增加其表面积。 正确
A.通道细胞A
B.转移细胞B
C.保卫细胞C
D.厚壁细胞D
10.细胞依靠( B )将原生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共质体。 正确
A.纤维丝A
B.胞间连丝B
C.微管C
D.微丝D
11.在筛管中下面哪种离子的含量最高( D )。 正确
A.AL3+ A
B.Cl-1 B
C.Ca2+ C
D.K+ D
12.在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的部位是( A )。 正确
A.叶绿体间质A
B.类囊体B
C.细胞质C
D.高尔基体D
13.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首先积累( B )。 正确
A.油脂A
B.可溶性糖和淀粉B
C.蛋白质C
D.淀粉和油脂D
14.剪去枝上的一部分叶子,保留下来的叶片其光合速率( A )。 正确
A.有所增强A
B.随之减弱B
C.变化不大C
D.变化无规律D
15.气温过高或过低,或植株受到机械损伤时,筛管内会形成( C )而阻碍同化物的运输。 A.几丁质A 错误 正确答案:D
B.角质B
C.维纤丝C
D.胼胝质D
16.摘去植物的繁殖器官后,其营养器官的寿命( A )。 正确
A.延长A
B.缩短B
C.变化不显C
D.无一定变化规律D
17.正开花结实的作物,其叶片的光合强度比开花之前( A )。 正确
A.有所增强A
B.有所下降B
C.变化不大C
D.变化无常D
18.植物在结果期,如去除果实,叶片的光合强度( B )。 正确
A.增强A
B.减弱B
C.不会变化C
D.变化无规律D
19.秋季落叶前,筛管内含氮物质明显增多,其成分主要是( C )。 正确
A.蛋白质A
B.多肽B
C.氨基酸和酰胺C
D.无机氮D
20.植物激素对同化物的运输分配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中以( A )的最为显著。 正确
A.IAA A
B.GA B
C.CTK C
D.ETH D
21.P—蛋白是( C )特有的一种蛋白质。 正确
A.初生壁A
B.柱头表面B
C.筛管内C
D.分生组织D
22.蔗糖向筛管装载是( D )进行的。 错误 正确答案:B
A.顺浓度梯度A
B.逆浓度梯度B
C.等浓度C
D.无一定浓度规律D
23.秋季落叶前,叶片撤退的含氮化合物主要通过( C )运往根中 。 正确
A.木质部导管A
B.薄壁细胞B
C.韧皮部筛管C
D.木质部和韧皮部D
24.棉花和麻皮有很强的韧性,主要与其细胞壁含有大量( B )有关。 正确
A.果胶物质A
B.纤维素B
C.半纤维素C
D.木质素D
25.大部分植物筛管内运输的光合产物主要是以(D )进行的。 正确
A.山梨糖醇A
B.葡萄糖B
C.果糖C
D.蔗糖D
26.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多糖是( B )。 正确
A.淀粉A
B.纤维素B
C.半纤维素C
D.果胶物质D
27.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C )。 正确
A.苯环A
B.苯甲酸B
C.苯丙烷C
D.硝基苯D
28.植物体内合成纤维素的主要糖基供体是( C )。 错误 正确答案:D
A.ADPG A
B.GDPG B
C.UDPG C
D.G6P D
29.植物组织中,最常见的二糖是( D )。 错误 正确答案:A
A.蔗糖A
B.乳糖B
C.麦芽糖C
D.纤维二糖D
30.纤维素是由( B )聚合而成的多糖 正确
A.α葡萄糖A
B.β葡萄糖B
C.果糖C
D.麦芽糖D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