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外舞蹈简史
2025-09-27 16:17:11 责编:小OO
文档
一些成为流行的民俗舞蹈,一般都具有两个特征:性感与技巧。

踢踏舞分为两个流派:爱尔兰踢踏舞,美国踢踏舞。

流行舞有两大舞系:

1 拉丁舞:伦巴  恰恰恰  桑巴  牛仔  斗牛  

2 摩登舞:华尔兹  探戈  狐步  快步舞  维也纳华尔兹

什么是纪功舞蹈: 反应和歌颂统治者功绩的舞蹈。中国历代统治者在取得王位以后,一般要将自己的功绩或德政以乐舞的形式进行表现和宣传。所谓“功成作乐”

东周的“礼崩乐坏”:

1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西周王权的崩溃,周初精心建立起来的的“礼乐政治”出现危机,致使“礼崩乐坏”的局面逐渐形成,在加之当时清新活泼,充满人间真情的民间乐舞涌入宫廷和贵族之家,严重冲击了雅乐的统治地位,加速了“礼崩乐坏”的进程;

2 “礼崩乐坏”的形成,还与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休戚相关,在周初《六大舞》被固定下来后,长期用于宗庙祭祀变成经典的“先王之乐”,势必导致原有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活力的丧失,充满生机的“桑间濮上之乐”就会顺应时代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

《六大舞》:黄帝的《云门》  尧的《大章》  舜的《大韶》  禹的《大夏》  

汤的《大濩》  武的《大武》

《六小舞》:《帗舞》  《羽舞》  《里舞》  《旄舞》  《干舞》  《人舞》  

武的的《大武》: 周武时期的乐舞,是武王克商后命周公而作,颂武王伐纣除其害的德能功绩。

周代雅乐的主要功能:教化与祭祀

“百戏”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演出形式

“以舞相属”是汉代一种带游戏性质的礼性舞蹈,其形式为一个人自舞——他人继舞为报——相属另一人,其目的是在相属过程中增进人际关系和人际情感。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从形式上看):

1 纵向继承。对战国楚地民间舞蹈的翘袖折腰之姿,轻盈曼妙之态的继承。

2 横向吸收。一方面,从同时代的姊妹艺术如杂技,武术,幻术等方面吸收养料;另一方面对各地少数民族的舞蹈兼合并著。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从思想上看):

1 神仙幻想,代表作《总会仙唱》,其以歌舞的形式表现了汉代人对神界歌舞的幻想,同时也折射出他们对人生永恒延续的希冀。

2 “人一己”意识,代表“以舞相属”,汉代人在向往神界的同时也积极于现实生活,“以舞相属”通过人民有来往的舞蹈过程,获得一种社会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使个体的“人一己”意识得以表现并强化。

清商乐舞的特征:

1 抒至言情      2 飘逸娴雅    

3 以目传情,眼神的运用

4 以轻见长,“体轻如风” “纤腰袅袅”

5 以妙取胜,“独特的意蕴”

宫廷宴乐:指旧时王朝的宴飨典礼,娱乐欣赏中所运用的乐舞。

主要包括“九 十部伎” “坐 立部伎” “健 软舞” “大曲” “歌舞戏”

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其实雄伟。

堂下坐奏谓之“坐部伎”:人员较少,精巧典雅,温馨致雅。

宋的“队舞”的定义: 是以唐的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基础的结果,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

什么是芭蕾舞:

广义的说,芭蕾泛指各种舞蹈或舞蹈剧。

狭义的说,芭蕾是一张特定的舞种,是古典芭蕾的略称,专指15世纪出现于意大利,经过300年的发展而形成的,有特定的审美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欧洲古典舞蹈。

“席间芭蕾”  1581年《皇后的喜剧》

芭蕾三大奠基人:

1 吕里  路易十四的芭蕾老师,他与戏剧家莫里哀合作创作了十余部舞剧。

2 博尚  路易十四的老师,1651年被任命为皇家舞蹈院第一院长

3 莫里哀

诺威尔的思想核心:情节芭蕾。《关不住的女儿》多贝瓦尔

浪漫芭蕾的三个时期:

1 奠基时期:

  开创者——塔里奥妮父女

  代表作——《仙女》

艺术特色:a 编导充分考虑主演的形体条件和技术基础,设计了希尔菲这个角色的舞蹈。

          b 编导从逃避现实追求幻想的浪漫的主义原则出发构建两个不同的世界

          c 编排清晰易懂

2 鼎盛时期:

  代表人物——佩罗·格里奇夫妇

  代表作——《吉赛尔》

艺术特色:a 线索单一,结果清晰完整,人物性格鲜明,主题鲜明。

          b 对不同的人物和不同场合采用不同表现手法。

          C 舞蹈编排。

          d 舞蹈音乐更多完备。

3 衰落时期:

  代表作——《葛蓓莉亚》 编导(代表人物):圣列翁  主演:朱瑟·比亚  搏扎奇

  原因:a 芭蕾明星的退出

        b 资产阶级的反对,聘请演员

艺术特色:a 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木偶题材

          b 轻松诙谐内容空间仅注重娱乐

          c 音乐符合剧情发展

          d 女演员反串男演员

浪漫芭蕾特点:a 更富有诗意,更直接,更深刻的诉诸观战的情感,舞蹈从理性上升到感性,更加深探人物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b 浪漫芭蕾的舞蹈技术提高,特别是女子足尖技术

c 题材多提取与神话传说,爱情故事,诗句

交响编舞法:从音乐出发,按照音乐的内容和形象来设计舞蹈和场面的一种编舞方法。

应用:《堂·吉诃德》  第三幕“梦”

     《天鹅湖》  第二幕“群鹅舞蹈”

     《胡桃夹子》  “小雪花舞”

     《舞姬》 四幕“幻影王国”

俄罗斯学派的形成:主要吸收意大利和丹麦学派的精华,并结合本民族的文学艺术传统和形体特点,创立了俄罗斯芭蕾学派。

瓦斯拉夫·尼金斯基:1900年8月,年仅 10岁的他进入圣彼得堡帝国芭蕾舞蹈学校学习。十八岁时便以天才的表演艺术闻名全俄。1909年加入佳吉列夫创建的芭蕾舞团,编导、演出了《牧神的午后》,《春之祭》等不朽芭蕾巨作。在一战期间,尼金斯基离开芭蕾舞团,与舞蹈家罗茉娜结婚并旅居海外。

戏剧芭蕾:特指以舞蹈表现故事或戏剧情节的芭蕾,通常是有一条或几条情节线索贯穿始终,“戏剧芭蕾”要讲故事,要演戏,通常必须借助了哑剧手势和面部表情多,非常舞蹈手段。

现代舞的训练五大体系:

a玛莎·格莱姆   b默斯·堪宁汗  c保罗·泰勒  d霍塞.林蒙  e汉姬.霍尔姆

邓肯的艺术特色:

a 对古希腊艺术精神的追求

b 伴随着音乐起舞

c 即兴起舞

邓肯的舞蹈思想:

a 建立民族自由的美国舞蹈

b 生活于艺术一体化

c 赞美女性自由的身体与心灵

泰格·肖恩代表作——《劳工交响曲》

玛莎的艺术特色:

a 独特的个性特征

b 沉重的原始风格和性意味

c 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戏剧性追求

d 紧张沉重的肢体语言

e 一呼吸喂原动力的“收缩——伸展”的技术体系

舞蹈剧场:是德国表现派代表,在20世纪中后期的分枝,共有两大流派,一派是强调舞台乃至生活的戏剧性,追求用舞蹈去真实的表现人生,代表人物皮娜·鲍希;另一派则以纯舞蹈探索为主,迷恋对纯都动作形式的探索,代表人物苏珊·林克。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